糖尿病患者:补充膳食纤维别超量

时间:2022-07-06 05:48:55

对有些糖尿病朋友来说,纤维似乎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降糖”法宝。在他们看来,糖尿病的饮食控制就是膳食纤维的控制。他们把很多的注意力放在纤维上,把更多的胃口留给含纤维食物,把更多的花费投入到纤维食品中。由此,创造了一个越来越“火”的纤维市场,众多食品和保健品生产厂家趋之若鹜。一时间,从传统的含膳食纤维的莜麦、荞麦制品,到原本不含纤维、但被强化纤维的蛋糕、面条……似乎不含纤维就算不得“糖尿病食物”。其实,过多摄入膳食纤维对糖尿病患者不利。

糖尿病患者:

补充膳食纤维别超量

北京协和医院 临床营养科 于康

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标准:每日“五个一”

20世纪后期,众多医学研究证明了可溶性膳食纤维在控制血糖、降低血脂、调节结肠功能、改善胃肠动力、防治便秘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在食物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倡补充膳食纤维,可以防治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所谓的“现代文明病”。 因此,很多营养学和医学专家不断呼吁人们注意膳食纤维的补充。

在糖尿病饮食中,适量添加可溶性膳食纤维,可在胃肠道内与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延缓后者吸收的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低餐后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的作用。因此,营养学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在每日膳食中应添加燕麦片、荞麦等粗粮,以及海带、魔芋和富含纤维的新鲜蔬菜等食物。每日必需吃青菜,特别是青菜的叶和茎。如今,美国、欧洲等已提出糖尿病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标准,即每日25~30克。要实现这一标准,每日应摄入“五个一”,即:一两(50克)粗粮、一两(50克)燕麦片、一两(50克)豆类制品、一斤(500克)蔬菜(绿叶菜为主)、一至两克的魔芋精粉(冲服)。

然而,补充膳食纤维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加控制地超量补充,不仅难以起到平稳血糖的作用,相反有可能造成诸多问题。

过量补充膳食纤维的四大隐患

隐患一:胃肠道“不堪重负”

糖尿病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较弱,胃排空往往延迟,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轻瘫。大量摄入膳食纤维,可能加重胃排空延迟,造成腹胀、早饱、消化不良等。特别是儿童糖尿病和老年糖尿病患者,进食大量粗纤维食物后,如韭菜、芹菜、黄豆等,会出现上腹不适、嗳气、腹胀、食欲降低等症状,甚至还可能影响下一餐的进食。

隐患二:影响钙、铁、锌等元素的吸收

大量进食膳食纤维,在延缓糖和脂类吸收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部分常量和微量元素的吸收,特别是钙、铁、锌等元素。这对于本身就缺乏这些元素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说,糖尿病患者不宜大量进食膳食纤维,并且在补充膳食纤维的同时,还应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合剂。

隐患三: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蛋白质的补充,特别是优质蛋白质。一方面,要强调蛋白质的补充量;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较正常人低。若大量进食膳食纤维,特别是不溶解的粗纤维,将导致胃肠蠕动减缓,使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弱。加之有的糖尿病患者担心血糖波动,有意减少肉、蛋、奶等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取,这一正一负的叠加“效果”,往往会导致负氮平衡,使血浆蛋白降低。长此以往,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蛋白质营养不良。

隐患四:导致低血糖反应

有的糖尿病患者血糖很“脆弱”,往往因饮食、运动、药物(包括胰岛素)的改变或控制不当,出现低血糖反应。有些糖尿病患者因在短期内突然由低纤维膳食转变为高纤维膳食,会出现一系列消化道不耐受的反应,而且因 “胃轻瘫”加重,使含能量的营养素(如糖类、脂类等)不能被及时吸收,导致低血糖反应。尤其是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更要引起重视。

* 于 康

*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总编,国家卫生计生委营养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营养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上一篇:百年间,肺癌成全球“第一杀手” 下一篇:硒:过多、过少均有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