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心脏病的“危险信号”

时间:2022-10-27 11:12:47

警惕心脏病的“危险信号”

心脏病在人类疾病谱中居于首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不过,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脏病的疾病谱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以往老人常见的心脏问题,越来越多出现在中青年人群中,这个“危险”信号尤其值得警惕。

首先是大血管疾病早发、多发。近几年,主动脉夹层患者一年比一年多,我院的心血管外科仅大血管手术量,每年要增长一倍左右。主动脉夹层急性发作时“来势汹汹”,犹如隐藏在人体的“炸弹”,若发生大出血,几分钟就能要人命。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这一凶险的疾病主要集中在40~60岁的青壮年人群,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血管疾病多集中在70岁以上的老年人。究其原因,与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控制不佳密切相关。我国现有高血压人群超过3亿,高达70%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而高血压往往被中青年人群所忽视,甚至不闻不问,以致血管疾病进程加速。我们曾碰到不少40多岁、突发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经历了大手术、“死里逃生”后,才知道自己已患高血压多年。

其次是冠心病发病年龄提前。虽然目前冠心病高发人群仍以老年人为主,但发病年龄已明显日趋年轻化,十几岁、二十岁发生心梗的患者也不鲜见。眼下,年轻人由于心脏问题猝死,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悲剧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其实,冠心病提前“发难”,除了一些遗传因素外,多与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由于工作、生活压力等多种因素,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并不健康,长期熬夜、酗酒、大量抽烟、暴饮暴食、运动太少等。长此以往,犹如“慢性自杀”,心血管加速病变。可见,年轻人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心脏作为人体的“发动机”,是最后一个“罢工”的器官,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和灵敏的预警机制。年轻人一定要注意观察来自身体的“报警信号”,如胸闷、心慌、胃部不适、下颌骨疼痛、呼吸不畅、出冷汗等,哪怕是拉肚子,都要小心观察。只有自己高度重视心脏,心脏才能为你“鞠躬尽瘁”!

当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心脏病的“病谱”也在变化中,也有让人欣慰之处。例如,过去农村地区常见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多为青壮年时期发病,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发病人数已明显减少;目前的心脏瓣膜疾病多以退行性病变为主,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50~70岁。另外,先心病患儿数量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以武汉为例,过去,在各大医院心脏外科手术中,先心病占比高达60%以上;目前,除专科医院外,许多大医院先心病手术占比下降至40%,甚至更低。这与产前筛查手段的进步有很大关系,随着产前检查的普及,很多复杂先心病都被筛查掉了。

中国有句古话叫“大医治未病。”在疾病未发生时,我们就应该认识其特点和变化,更好地预防应对,早期发现病变。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改变生活方式刻不容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这些好习惯应当持之以恒。

作者简介

夏家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党委副书记、心脏大血管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武汉市中心医院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湖北省首届医学领军人才,中华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委员,中国胸心外科医师分会腔镜分会副会长,湖北省胸心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心脏移植、干细胞移植,以及危重心脏病临床和研究工作。对先心病、瓣膜病、冠心病、微创外科、危重心脏病患者的急救以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有丰富经验。

感言: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也是最后一个“罢工”的器官。只有高度重视自己的心脏,心脏才能为您“鞠躬尽瘁”!

上一篇:盘点2015“妙笔仁心”好医生 下一篇:治疗脂肪肝:要有“全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