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倾向性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时间:2022-07-05 11:00:23

论新闻倾向性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

摘 要:针对2013年初闾丘露薇与柴静的新闻观争论,本了如下思考,再次提出新闻倾向性,从新的视角进行关照。根据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分为:新闻事件产生时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性,新闻制作过程中经过层层把关后的后天倾向性,受众接触新闻后经过不同理解了的选择倾向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统一于新闻报道,贯穿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

关键词:新闻定义;先天倾向性;后天倾向性;选择倾向性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9-0119-03

一、引 言

2013年初,发生了一场颇有意思的论战,一方是在凤凰卫视任职的资深记者——闾丘露薇,一方是在央视任职的电视新闻人——柴静,而后者自新书《看见》后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可以说毁誉参半。说是论战,其实一直是闾丘露薇在发微博进行驳论,柴静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复,她是在之前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而更多的是网民的参与和争论。柴静的一个观点是“采访是一种抵达”,对此,闾丘露薇发微博说: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

其实采访一点也不玄乎,就是提问,把事实弄明白,把原因找出来;柴静的另一个观点是“关注新闻中的人”,闾丘露薇则认为: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记者选择一个个案,是因为这个个案背后能够从点到面的带出一个问题,这个个案遭遇的问题,要涉及到公众利益。当然,这会很安全,也很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那么,究竟什么是采访?到底应不应该关注新闻中的人?为什么要关注新闻中的人?关注新闻中的人的哪些方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究竟什么是新闻?新闻可以有倾向性吗?这些问题解决了前面的问题自然会不言自明。本文主要尝试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中重点阐释新闻倾向性。

二、新闻定义

先看新闻的定义,目前有两个最为流通,我认为也最具代表性: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二,新闻是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两个定义中的基本点大致相同,强调时效性,这是“新闻”之“心”;强调真实性,这是新闻的生命。

但是,二者的最大不同在于落脚点,前者是“报道”,后者是“信息”。若说新闻是某种“信息”,似乎强调的是它的本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这跟新闻是两回事,新闻的内容是说明这件事,却也还有这件事所没有的信息,比如某种潜在的观点,比如某种叙述方式;而这件事的所有细节,所有因素也不可能被新闻描述清楚(即不可能达到完全真实),那么显然,新闻不等于信息(新近发生事实的信息)。

新闻的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被人所报道出来,不是自己形成的。既然是报道,当然是给人报道,人的报道;既然是人的报道,当然会有人的因素存在其中,恰恰是因为有人的因素,所以新闻才有意义,才可以被称之为新闻。若说它是某种信息,那就脱离了人,脱离了人就全没有意义。因为信息的定义是“一切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照此来说,新闻就是那些新近发生的可以减少或消除人们不确定性的事实。而事实就是事实,自打它发生,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且无人传播便无人知晓(这里指产生影响的广泛知晓);而只要是传播,就会存在人的因素,可能明显可能隐晦,可能多可能少,但一定会有,所以新闻绝不直接等于事实!只可以说,新闻无限逼近事实。

说新闻是报道,就对了。报道是什么?报道是一种人的描叙,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归报道的主体是人。报道的主体是人,报道的受众也是人,说新闻是报道,恰恰注意到了这一点。人是新闻的发现者,采编者,传播者,接受者,使用者。离开了人来研究事实、研究新闻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没有范围,无边无际,漂无定所。这也正是现在的局面,诸子百家,众说纷纭,就是因为没有统一基点、统一范围。正是人的报道,所以带有主观性,所以可以讨论文体,可以讨论规范,可以评选优劣;如果是事实,那么讨论这种客观存在的文体、规范、优劣有什么意义?只有荒诞。

三、新闻的倾向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定义明确后,下面谈特点。

新闻的特点最显著的有三个:真实、新鲜、倾向性。前两个应该没有什么争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鲜是新闻的心脏,“旧新闻”如同枯木一样全身上下已没有任何活力。对于倾向性,不管是否承认,它都真实的存在于新闻之中。

根据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可以分为:新闻事件产生时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性;新闻制作过程中经过层层把关后的后天倾向性;受众接触新闻后经过不同理解下的选择倾向性。

(一)新闻倾向性表现在新闻事件产生时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性

新闻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指被当做新闻报道了的事件,是一种原生态的表述,这强调的是客观存在。每个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都会或多或少的接近某些个人或某些群体的立场、观点或利益,这种接近程度即为新闻事件的先天倾向性。新闻源于新闻事件,所以这种先天倾向性新闻也会一脉相承。任一新闻事件的产生客观上都伴随着对一部分人或团体的立场、观点或利益的接近,这部分人或团体可能是一对夫妻、一个家庭、一个党派、一个阶层、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他们大多都在某一方面有着共同点——观点或实际利益或信仰方面等等。先天倾向性具有客观和普遍的属性,没有人能改变它也没有人能左右它,它与事实是相伴相生的。打个比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就像一片树林,每一棵树木都代表一个事件,就像每一棵树木的生长都或多或少的偏向某个方向,每一个事件的发生也都或多或少的接近某些人的立场、观点或利益。

比如“启东事件”,这是2012年7月28日清晨发生在江苏省启东市的一起大规模。这起事件是由江苏南通市政府对日本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的批准触发的。当日当地百姓占领市政府大楼,后来官方于当天上午公告称“永远取消有关王子制纸排海工程项目”,事件才得以平息。这个新闻事件自打发生起,对于政府和当事企业,就先在的存在不利倾向,容易给人以政府以强权损害人民利益的想象;另一方面,对于当地民众,就先在的存在有利倾向,可以引起同情使当地民众获得舆论支持。

上述新闻事件自它们发生就明显天然的带有倾向某一方的特性。在新闻实践中,当传播者的观点与新闻事件的先天倾向性具有了内在的统一时,其对事件的筛选与加工会降到最低程度,即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这时传播者的观点非常容易为受众所接受。新闻报道也就真正达到了寓观点于新闻,这是获取良好传播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新闻倾向性表现在新闻制作过程中经过层层把关后的后天倾向性

从新闻定义看,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这里强调报道,是经过选择、编辑后的新闻报道。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把关(gate keeping)”。把关理论是这样定义“把关”的:传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从各自的观点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而这种筛选与过滤的行为就叫把关(守门),有这种行为的人就叫把关人或守门人[2]。把关的过程包括新闻产生到受众接收之间的众多人与机构的一系列的筛选。对此,巴斯提出,“双重行动模式”,认为信息流通网络中最关键的把关人是新闻媒介。

同时,该模式把新闻媒介的把关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即双重行动):第一部分是新闻采集阶段,主要把关人是记者;第二部分是新闻加工阶段,主要把关人是编辑,这一阶段相比前者更具有决定性。从这两个部分我们可以知道,最原始的客观事实被记者、编辑等新闻传播者层层加工,最终以消息或通讯或评论等不同形式见诸于受众。那么这些新闻报道势必会多多少少、或明显或模糊的带有传播者的主观痕迹,而加入了这些主观痕迹的新闻与之前原生态的新闻事件与传播者的态度、观点的接近程度即为新闻的后天倾向性。后天倾向性是新闻倾向性中最重要的一种倾向性,它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和价值取向。

如果说倾向性是与新闻客观性相矛盾的,那么二者冲突的焦点就是后天倾向性与客观实际之间的矛盾。每一篇新闻作品就像一棵经过剪枝的树木,它的“多余”枝叶都已被“剪掉”,其原来最本真的面目已经改变(程度大小暂不讨论),于是“新生的它”与“原来的它”会变得不同,有可能是大小、形状等发生变化甚至也会面貌全非。

但它是按照剪枝人(新闻传播者)心中那个或清晰或模糊的预先想好的形象被剪裁,那么这种“剪裁后的树木”与“剪裁前的树木”的偏向程度会出现一定差别,在新闻中即为后天倾向性。后天倾向性应该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超过一定的度,否则就会造成新闻失实,出现“克里空”现象。

新闻的后天倾向性有时在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尤为明显。回顾2012年发生在北京的一个新闻事件:丈夫刻假章为妻子付医疗费。事件大致是这样:廖丹家住北京五环外的一个50多平米的房子里,自己待业,妻子在外面同时打几份工,并不时加班,有一个儿子,在读小学。四年前妻子患上了尿毒症,需要做透析,每周三次。

因为医疗费用开支巨大,家里无力支,又因已经在亲戚朋友那里借过钱,走投无路。一个偶然的机会,廖丹想到了用刻假章的方式瞒过医生,为妻子继续治病。假章一用就是四年,后来终于被发现,警察来找他,廖丹供认不讳,表示自己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对于这一新闻事件,许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我们着重看一下新闻标题:《京华时报》标题——“下岗者救妻用假章骗医院17万受审认罪卖房退款”;搜狐新闻的标题——“丈夫为救妻用假章骗医院”;《现代快报》发表相关评论——“偷医救妻”案的另一个诱因是什么;《西安晚报》张贵峰发表评论——“私刻公章救妻”拷问民生医保之痛;人民网在“观点”板块里撰文——要丈夫刻假章救病妻的城市该被审判。

可以看到,不同的媒体根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抓住了同一事件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突出强调,使新闻标题产生了不同的倾向,把受众的思考引向了不同的方向;同时表现出了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新闻后天倾向性。

新闻的后天倾向性常常形成于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写作、编辑等把关上,受到新闻工作者职业理念、职业修养、职业技能及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

首先,记者在搜集新闻材料、图片和信息时是否全面、真实,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加工过程,这是新闻后天倾向性的形成期,可以说,新闻采访是新闻工作的基础,夯实基础,新闻才会可靠,后天倾向性才会趋于更小。

其次,在写作与编辑过程中,记者与编辑是否公正客观,是否全面的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整体平衡。这个过程是新闻后天倾向性的强化阶段,必须进行全方面考虑,尽量减少主观痕迹,从而把后天倾向性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正如“社会责任论”者在《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所言:“对于每日的新闻要予以真实、全面而理性的报道,并把它置于能显示其意义的特定的前后联系之中。[3]”

最后,就是受众接触新闻的阶段,这里涉及的是新闻的选择倾向性。它是新闻倾向性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形式,然而却受新闻的先天倾向性和后天倾向性的影响。

(三)受众接触新闻后经过不同理解产生了选择倾向性

这个阶段新闻传到受众那里,具有不同心理和背景的受众开始接触新闻。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方面。现在大众媒介的形式各种各样几乎无孔不入,选择性接触作为一个筛选环节其作用已经不再明显,这里主要说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理解指具有不同心理特征、文化倾向和社会成员关系的人们会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媒介内容,使之与固有认识相协调,而不是相冲突[4]。受众通过选择性理解,根据主观意愿发现新闻信息中所含意义,因此在对新闻信息如何理解上,主动权掌握在受众手中。既然受众都有自己的个人经历、文化背景及动机等,他们对于新闻信息就会根据自己现有信息量及过去经验或切身利益去选择性的解释、选择性的判断或选择性的接受其中的观点。

这种受众根据自己的标准从新闻中选择的观点与自己的固有观点与立场的接近程度即为新闻的选择倾向性。有时受众反对新闻报道中明显或隐晦的观点,有时也同意或接受,而同意或接受实质上就是选择倾向性与后天倾向性或先天倾向性的内在统一。

虽然由受众个体因素起主导作用,但选择倾向性是以受众接触新闻为前提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它是新闻后天倾向性与先天倾向性外在的延伸。对于一篇新闻报道,受众根据自己的现有信息量及经验可以选择接受它的后天倾向性(传播者清晰或隐晦的观点),也可以选择挖掘它的先天倾向性(新闻事件本来面目),或兼而有之(包括后天倾向性与先天倾向性一致和不一致两种情况)。受众对新闻报道完全可以“自行解码”——具有明显的解读上的不确定性,这种明显的不确定性是选择倾向性的重要属性。

四、结 语

新闻传播的三个阶段中,新闻的倾向性分别表现为:与生俱来的先天倾向性,经过层层把关后的后天倾向性和经过受众理解后的选择倾向性。

一般情况下,当传播者的观点与新闻事件的先天倾向性同向时,后天倾向性表现为同向差距,即夸大或缩小,比如事件规模、影响、意义上的夸张渲染或淡漠,这时选择倾向性较易受到影响;当传播者的后天倾向性与新闻事件的先天倾向性异向时,后天倾向性表现为异向差距,即歪曲或背道而驰,比如事实过程、性质、内容的篡改或编造,这时对选择倾向性一般影响较小;后天倾向性与先天倾向性一致时,对选择倾向性影响达到最大。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统一于新闻报道,贯穿于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杨宝军.新闻本体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美)哈钦斯等主编.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上一篇:浅析网络新闻受众的心理特征 下一篇: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