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困境

时间:2022-07-05 04:20:16

我国养老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困境

资源是养老保障体系能否持续的第一个决定行因素。通过研究资源在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社会福利中的比重可以从总体上看出一个国家的国民享用资源的状况。通过分析资源分配的结构,可以了解整个的社会结构、制度并预测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自然资源状况与养老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过去几十年,由于我国长期沿用以追求增长速度、大量消耗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线性发展模式,在由贫困落后逐步走向富强的同时,自然资源的消耗很大。由于福利金在资源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反映一个国家老龄化的程度和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有专家统计了2012年世界各国自然资源消耗量占GDP的比重,中国是28.7%,日本是8.6%,印度是21.4%,美国是13.5%,欧洲的英法德平均11.1%.由此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依存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印度,是典型的资源消耗型发展,也就是说每100元价值要耗费自然资源28.7元国内资源。与此同时,社会福利占GDP的比重分别为:中国5.1%,日本18.1%,印度12.3%,美国24.3%,欧洲的英法德各为25.9%、34.9%、27.6%,中国社会福利占GDP比重很低。通过这两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国资源消耗大,但是消耗的资源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变成国民的福利。并且由于中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资源大量集中在社会的上层,下层社会享用的资源就更少了。如果资源的消耗不能带来福利的提高,一旦资源消耗接近临界状态,经济的衰退必然带来社会的崩溃。另外,我国资源过度消耗的同时,环境破坏也十分严重,2012年国家用于治理环境的钱就达2万亿以上,再加上各种形式的浪费与豆腐渣工程带来的隐形浪费,有专家预计大约可以占到GDP的2%。如果这一部分浪费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只要将其中一半用之于社会养老,现在老人们的养老金可以增加5倍以上。如果不能做到将资源有效利用,持续的资源浪费必然会演变为各种社会问题,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到时候,没有资源可以利用的中国人将老来何依?而要改变目前粗放式发展的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让社会“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老有所养”,必须转变观念,调整结构,改革制度,让社会资源发展起来以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

二、社会资源状况与养老

我国社会资源的状况又如何呢?能否满足人们未来的养老需求?现今社会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否有利与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让我们看看我国养老金资源本身的现状。最新的研究报告《化解国家资产负债中长期风险》预测,到2013年,中国养老金的缺口将达到18.3万亿元。而且随着老年化的加速,这一缺口会越来越大,中国养老金的供给增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在2030年达到顶峰后将逐渐减少,而养老金支出则逐年增加,届时供需矛盾将十分突出。其次,就人口特别是劳动力资源而言,随着计划生育的进一步实施,中国人口高峰可能会比一些专家预计的2030年来的更早一些,劳动力的供给速度放缓,会增加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成本。人口老龄化浪潮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已初现端倪,这其中就包括日趋紧迫的养老保险保障需求。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减少不仅意味着创造财富的动力源――劳动量的供给减少,而且也可能意味整个社会人口质的下降,以及整个一个民族创新动力的不足,因为年轻人才是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群体。而创新精神与创造力几乎是实现经济发展,弥补资源不足的唯一方式。另外,年轻人是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老年人众多还意味着社会购买力的下降与经济的衰退。如果经济衰退,人们的养老金又哪儿来?

中国社会资源中,最有利于养老的资源或许就是家庭养老的文化,在中国的养老文化中,自古以来虽然是家庭养老,但是又有多少的老人忍心坐吃来等儿女们养他们呢?老人们只要能劳动,就会干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勤劳是中国人的美德,活到老就做到老,谁也不愿意增加儿女的负担。现在许多的60后、70后都在为将来的养老作着两手准备:社会能养老固然是理所当然的,实在是将来社会养不了老,他们也准备自己应付,许多人正在作存钱应对老年生活的准备。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怕像过去30年一样的疯狂通货膨胀夺走了他们的积蓄,因此,有经济学家在谈到未来中国的养老问题是说,保住了现在中国中青年人的存款,就保障了未来老年人饭碗。

政治资源决定了其他资源的配置结构,养老金的分配结构也与之相关。权力多,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机会就多些。而中国的权力都集中在上层,使得中国社会的各种资源配置都不是真正按照市场而是依权力谱系而排列。权力集中必然导致资源集中,权力下放资源就会分流。如果中国不受约束的权力继续下去,上层社会积累的资源必然会越来越多,到时候不仅社会拿不出钱来养老,恐怕家庭养老的方式也行不通了,整个社会结构就将断裂,社会就会崩溃。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既得者集团,依靠权力与垄断控制着大量的资源,甚至干扰、误导国家经济与社会政策的实施,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与政治改革,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如果政治资源(权力)不向下放,不端掉这个利益既得者集团,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就不能转型,人们期盼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就很难取得成效,养老金资源自然就不可能向社会分流,养老金的等级结构也必然会持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社会资源发展和配置的现状也不容乐观,与日益枯竭自然资源叠加在一起,这种叠加效应对未来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养老体系的持续性发展。但是解决未来的经济发展以及养老问题,未必就没有出路。只要我们理清头绪,坚持改革,是可以战胜困难的。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是共享的。如果国家强大,科技发达,别国的资源也能为己所用;如果国家弱小,科技落后,本国微薄的资源也有可能被别国攫取。因此,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必然取决于它所拥有的资源量,而取决于其利用资源的能力,以及资源相互转化的能力。养老金能否持续发展,也取决于将这两种资源转化为养老金的能力。

作者简介:刘礼聪(1973.10- ),男,硕士,副教授。

上一篇: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探索 下一篇:消毒供应中心产生湿包的原因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