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在复合伤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成效和体会

时间:2022-08-05 01:06:41

基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在复合伤院前急救工作中的成效和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在复合伤院前急救中的成效和体会。方法:

对我院组建危急重症院前急救体系前后各两个年度的各项工作指标进行分析和比较。

结果:将两组的应诊和转院时间、初步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医疗纠纷率、社会满意

度等指标进行比较,P

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院前急救体系,能缩短应诊时间、提高初步抢救成功率、减少患

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进医患和谐。

【关键词】全科医疗;复合伤;院前急救;成效;体会

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的发展导致复合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全科医学是近十多年来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师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对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和转诊,在复合伤的急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自2012年来开展全科医疗并组建院前急救体系,在抢救复合外伤患者工作中收效显著,现将工作方法和管理体会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是江苏省农垦总公司直属的副处级国营农场的医疗单位,担负着全场及周边地区数万人的医疗救治和预防保健工作。经省卫生厅逐批培训,现共有全科医师6名,全科护士2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4名,护师1名,护士1名;自2012年开始组建全科医师院前急救体系,负责辖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工作。

1.2工作方法 医院成立危急重症院前急救领导组,由业务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长、护士长和主治医师为成员,负责院前急救工作的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日常工作监管。将全科医师和护士分为两个急救小组,分别由具有全科医师资格的业务院长和主治医师担任小组长,负责医院危急重症院前急救的日常工作。

1.3评价内容 将我院2010~2011年度和2012~2013年度收治和接诊的复合外伤患者分为两个组,比较和分析组建危急重症院前急救体系前后,对复合外伤患者的应诊时间、初步抢救成功率、转院时间、死亡率、医疗纠纷率、社会满意度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处理 统计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组间用t检验,代入SPSS16.0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 P

2 结果

将2010~2011年度和2012~2013年度组建院前急救体系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

比较,P

3 讨论

全科医学有别于专科医疗,是近十多年来新兴的一门面向社区和家庭,结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及人文社会学科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涵盖了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和各类疾病。全科医师利用信息共享关系和相应的网络,使服务对象获得最方便、有效、及时和适当的服务,主要工作任务就是社区健康的系统管理,处理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和转诊等,在复合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和及时转诊等工作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大多基层医院缺乏全科医生,急救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严重威胁广大农村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易致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中一些意外伤害和创伤所致的复合外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复合伤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变化较快、病情复杂、程度严重,常合并多脏器损伤和失血性休克,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院前急救的目的是挽救生命,优先解决危及伤员生命的情况,为转运和后续确定性治疗创造条件,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能挽救不少危重伤者的生命【2】。要充分认识到全科医学院前急救在危急重症中的重要性,培养全科医学人才,组建全科医疗急救队伍,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常态化管理。院前急救小组要24小时待命,药品、各种抢救器材要配备齐全、安全到位、行之有效。

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技术操作水平和丰富的急救经验,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富有同情心。特别是要熟练掌握各种急诊急救的操作技术规程,如心肺复苏术、吸痰吸氧术、深静脉穿刺术、清创缝合术、气管切开术、静脉切开术、骨折外固定术,急诊摄片和超声检查,以及呼吸机、多功能监测仪、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的使用。接到急救通知后,急救小组成员以最快速度到位,迅速诊查病人,评估病情,明确处理要点,作出可行的急救方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处理出血、固定骨折和受伤肢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予以人工心肺复苏术,监测生命体征和神志瞳孔变化,对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等。病情严重者在施行急救措施的同时,积极考虑转院治疗。

综合上述,基层医院开展全科医疗院前急救体系,能缩短处置复合外伤等危急重

症的应诊和转院时间、提高初步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医疗纠

纷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增进医患和谐,有着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碧厦.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常见的医疗问题与处理对策[J].海南医学,2011,22(10):118-119.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66-177.

[3]杨秀玲.严重复合伤患者的院前急救体会,实用医技杂志[J].2010,17(4):354-355.

上一篇:浅谈气管切开后机械通气气道护理新进展综述 下一篇:泮托拉唑胶囊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老年患者上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