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在践行

时间:2022-07-04 12:56:28

【摘要】——我们看到了来自民间的草根教育家们,已经按耐不住而跃跃欲试。他们不是孤独的求败者,在他们的背后,有着政府的支撑和主管部门不遗余力的辅佐,乃至于社会各界的教育关注和教育...

STEM实验工坊开张了。

作为舶来品的STEM,在登陆大陆之后,似乎并没有显现出水土不服的症状,而我们的教育业界也没打算给它一个适应过渡期,大家都在了解的同时,也依据自家的理解而开始憧憬着它的未来。

然而,这个未来究竟距离我们的今天有多远,谁也不知道,但肯定不是遥远。它的应运而生,似乎契合了当下的一种时尚:变经验展示为行动研究,变案例陶醉为交互众筹,变权威判定为头脑风暴,变培训增值为学习共同体……这一切似乎都在释放出一种信号:新教育,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扑面而来,让我们甚至来不及咀嚼、消化、思考,更来不及等到领导的发话。

长期以来,我们在教育资源设置上,有意无意地将国家课程之外的课程开发,都纳入到了“活动”的范畴,也因此,受到不少课程开发人士的诟病,但我们对此并不苟同。理由很简单,活动课的定义本身,不仅没有自身歧视的语境,反倒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出新课程开发的鲜活特点,甚至可以直接定义为重要的课程活力指数。本期推介的种种开源课程恰恰是凸显了这样的课程生命力,为课改开发出一种新的践行空间。

在教育业内也不再断然排斥非“主流”的呼唤之时,大家或许已经意识到,明天的教师不再那么好当,彼此之间,对明天的教学挑战,已经做出了预期——哪怕是一种被动的应对和悲壮的预判。也因此:

——我们看到了来自民间的草根教育家们,已经按耐不住而跃跃欲试。他们不是孤独的求败者,在他们的背后,有着政府的支撑和主管部门不遗余力的辅佐,乃至于社会各界的教育关注和教育关怀,自然也包括了鞭策和叫板。

——我们看到了学科成长的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体现在对学生综合能力(包括潜力)的裁量与选择;更彰显出不同学段之间,对显性和隐形两条选拔策略的同步互补希求;期待能通过自有的渠道去构筑起潜质生源的评价体系,并发现适合的潜能新生。

——我们看到了教育的顶层设计,不再一味统一步调和简单均衡,而是以“负面清单”的形式来自我约束权利范围和允许管理多元;而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夹缝里,以往的拓展实践活动,被纳入到研究课程的范畴,并得到规范和指导。

——我们看到了经过几年的试探,当2014自主招生狼烟再起之际,各自主招生高校向考生传递的不再是决绝厮杀,新高招方案表明:“削弱高考、多元选拔、多次考试、自主招生”的战略在稳妥有效地推进。

这些微妙低调的信号,无不透露出政府实施教改的决心,教育主管部门推动教改的悉心,教学一线教师为多元教育而未雨绸缪的提前热身。

STEM教育就是在克服功利、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引出了STEMer们从竞合到竞和的话题,这样一个教育哲学命题的提出,为STEM课程的开发找寻到了一条复合成长的新路。比如,出于对开放课程的基本把握,老师们直接选取了来自各级科技创新赛事获奖项目作为素材,尽可能地穿插到开放课程案例中去;要求学生不断结合新的创新方法,进行再设计、再否定,再创新。这就使得STEM教育更接近于量身设计出的一门“成长再设计”的课程。

在搭建STEM共享平台的同时,应该把更多的思考留给共享平台本身的创意上,留给共享平台自身的开放性上,留在能实现跨平台的课堂实时互动、跨时空的云加端模式等最新技术支撑下的大数据分析后台的隐形支持系统……共同打造与STEM直接对接的线上线下学习支持系统,并寻求基于学习服务的新教育架构。这其中就包括了学习课程开发、课程资源的提供、随时随地的身边学习平台、自学习生态的大数据分析自动生成,以及基于学校教育背景下的新型学习型社区的模式探究。

STEM教育,从表象上看,似乎更多地接轨于我们的高科技,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化为对高科技的知识普及,甚至是学做高科技产品(如DIY 3D打印机等),毕竟,STEM的教育形态决定了它的设计,必须渗透进更多的教育元素。本期选取的几个侧面,就是尽可能更多地借力于“课程”的属性和架构来阐释STEM教育的常态,仅从这一点上,我们就不难体悟STEM教育与社会通常以为的“创客文化”之间的明显不同。STEM课程契合了成长的个性需求,课程样式影响着成长的吸收程度,课程元素决定了成长的体验模式,而课程形式取决于成长最近发展区。因此,“课程设计”可能会走出一条从好玩到不好玩,再到好玩的践行新路。而STEM课程则要立足于教育教学的自循环体系,不能片面过度强调课程的游戏特质等非课程因素。利用课题的延伸来验证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路径不致偏差,以贯穿课程探究的全过程。最后,STEM课程设计要由点及面,关注发展空间,注意提升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力;同时兼顾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内在关联度。从这一点引申开来,STEM教育,可能是课题探究课程,可能是资源共享课程,可能是学习方法课程,可能是学科成长课程,可能是素养孵化课程,可能是媒介互动课程,可能是游学修学课程,也可能是实践平台课程。

凡此种种,似乎在预示着一种趋势,STEM教育是一种迭代效应的综合体,就类似于在STEM推出不久,就有了STEAM一样,中国大地上的STEM教育,也极有可能呈现出STEM+的特征,这里的“+”,最有可能,就是一种结合地域文化、学校特色和社会热点的学科附加。我们对于这样的优势互补表示谨慎的欢迎。

“STEM实验工坊”的开设,也因应于广大体制外和社会各界对新教育变革的焦虑。这也就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栏目特性,不夸张地说,在新教育的地盘上,温良恭俭让的“按部就班”,很有可能会遭遇志在必胜的决战书,我们不敢说业外渗透教育圈内事本身是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诸如“互联网教育”的行动派们,动辄就是得到了风投大手笔的投入本身,就预示着新教育的空间吸引力,远比空间结构的复杂性要更让人垂涎欲滴。因此,“弯道超车”的情势对今天的教育现状而言,完全是可能出现的。而另一方面,客观地观察,不难发现,从“互联网教育”们拥有的技术优势来评估,经验、实证、数据正在走上相互印证之路,体现出新教育在宽度、广度和深度几个维度所显示出的多元机遇。这就预示着,业内在做加法的同时,业外却在争相做着减法和变法,究竟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敬请期待下期分解。

上一篇:学科课程可以这样成长 下一篇:优化识字教学,培养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