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双班委”管理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07-04 10:32:15

高职院校“双班委”管理模式的探讨

摘 要 班级管理与学生的成长成才紧密联系,而班委会是班级管理的直接执行者,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班委会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班级管理的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了一种新的班级管理模式――“双班委”管理模式,为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双班委” 班级管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也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需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路子,以创新的思想促进新阶段学生管理工作的进展。大一新生刚进入校园都有一种为班级服务的热情,而对于辅导员或班主任,一方面并不了解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同时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作者认为建立“双班委”是很有必要的。实践证明,“双班委”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1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而在班级管理中,班委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在学生中起到带头模范和管理的作用。在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一个班级通常由一个班委组成,其它职位主要设有班长、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体育委员、文娱委员、纪律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11个。每个职务各负其责又相互协作,共同管理班级的事务。

2 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榜样意识差,缺乏自律精神

现在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制力差、意志薄弱的问题,这同样表现在班干部身上。有些班干部素质较低,总是强调同学们该怎样做,总是用高标准苛求别人,而用低标准来要求自己,常常以工作繁忙为自己寻找借口,做不到严于律己,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

2.2 “官”位意识太强

班干部是为整个班级服务的,需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有的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班干部的职责,一旦当上班干部就觉得自己是“官”了,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可以随便发号施令,目中无人,甚至利用班干部的身份要求自己得到特殊的照顾。而在高职院校,一般不会轻易更换班干,一方面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不利于班级的团结。

2.3 班干部成员产生的模式较落后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优秀、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尽心的教育和培养,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绝大部分班干部是采用任命制方式产生,从而忽视一些有能力、有服务意识的同学,这样必定会使班干部失去群众基础,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即使采用选举制也因为学生对被选人缺乏足够的了解,大多感情用事甚至拉帮结派,对此事,学生多有怨言,多有非议,班级失去了“人和”,这对班集体的成长非常不利。

2.4 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以自我为中心是不少当代大学生的通病,作为班干部也不例外。有一部分班干部在工作中爱表现自我,个人英雄主义突出,缺乏团体合作精神和大局观念。平时在工作中缺乏与他人沟通与交流,不能在工作中群策群力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导致工作的积极性逐步消退,直接影响班干部队伍的工作成效。

3 “双班委”的概念

“双班委”是对传统班级组织管理机制和模式的完善,就是通过自荐和民主选举在班级中形成两套班级管理委员会,每套班委会都设有相同的岗位,由两套班委轮流进行班级管理。每套班委成员的数量可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自行设定,如果班级人数较少,则可减少或合并部分班委职务,例如可不设副班长、劳动委员的职责可由生活委员兼任、文娱委员和体育委员可合并设为文体委员等。

4 “双班委”的产生方式

“双班委”的产生一般可分为动员准备、竞选演讲、投票、分工等四个阶段。

4.1 动员准备阶段

班主任或辅导员提前一周告知学生要进行班委筹建并要建立两个班委,同时说明岗位名称、数量,以及建立两个班委的目的、工作的方式等。给学生一周时间进行竞选准备,一周后进行演讲。在此阶段,班主任或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的信息,并引导学生竞争与之相应的职务。

4.2 竞选演讲阶段

参加竞选者逐一上台演讲,演讲过程中可以以各种方式充分展示个人特长或任职优势,如粉笔字、才艺、多媒体、交际能力等,让班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并且在演讲中要讲清楚自己的竞聘意向和工作设想等。

4.3 投票阶段

演讲结束后,将竞选者姓名及岗位写于黑板上,如果竞选岗位人数少于或等于两人时,则此岗位无需投票,否则,由全体同学投票,然后当场唱票,根据票数的多少,每个岗位选出两位同学。由于兴趣、工作难易程度等原因,会造成个别岗位无人问津,针对这种现象,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不能随意将其他岗位上落选的学生填补到缺人的岗位上,并且尽量不使用兼职的方式。可以先由教师介绍岗位的重要性,再通过其它方式并征询本人意见的方式产生这一岗位的人员。

4.4 分工阶段

班委成员产生后,由班主任或辅导员组织召开全体班委会,首先由两位班长各自组建自己的班委,在组建过程中,班主任或辅导员要起协调作用,使两组班委实力均衡,并对轮换制度和计划的制订进行指导,使轮换过程和计划更加合理。

5 “双班委”的运行模式

班委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两套班委轮流值班,每套班委值班周以月为周期。每套班委在值班前必需要做好详细的工作计划,一个月后进行轮班,轮班的同时做好值班期间工作总结,主要对一个月以来班级管理、活动、班级面貌、考勤、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再由班主任就班委各自的工作进行点评,并对新班委提出希望。在学期结束前召开班会,两个班委总结各自一学期的工作,如计划的达成度,管理成效,各自的提高、收获等,同时接受全班同学的评价,选出一套“优秀班委”并加以表彰。

两套班委成员应该互相监察、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评价,营造出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班级人际关系,绝不能形成两个相互对立的团体,这就要求班主任或辅导员要做好调控作用,正面引导,促进班级管理和谐发展。

6 实行“双班委”管理模式的效果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级建设出现了少数人控制的局面,班级管理岗位只为少部分学生创造了锻炼的机会,而忽视了大部分学生存在的价值和潜在的创造性。“双班委”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6.1 “双班委”运作机制会营造出相互激励的群体文化

“双班委”制使双方处于相互协作又相互竞争的环境中,由于每套班委值班只有一个月,所以为了在值班期间有所成就,将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每个人都会努力,无形中责任心就得到了加强。同时,由于两套班委相互合作、相互借鉴,随着高质量的互动,两套班委的成员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反思,学会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来调节集体成员间的关系,因此,在整个班级会营造出相互激励的群体文化。

6.2 “双班委”运作机制有利于增强班级活力和凝聚力

班级活力和凝聚力是优秀班级体的重要体现,班集体如果没有凝聚力,只能是一盘散沙,对学生起不到任何的良好教育作用。在传班级管理中,学生在长期“管”与“被管”的角色定位中,失去了竞争的动力,对于大部分“被管”的学生来说则失去的是主动发展的愿望和动力,对班级管理失去热情和责任心,削弱了班级的整体活力,而“双班委”可以很好地控制这一点。各班委通过各种班级活动,使个人得到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从而激发出较为强烈的班集体责任感,利于增强班级活力和凝聚力。

6.3 “双班委”运作机制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在班级管理中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双班委”管理制度有利于创建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能够创造一种积极进取的班级风气、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种种班级活动,学生容易养成爱动脑筋、勤于思考、主动参与班级建设的好习惯,激发和促进学生的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的发挥,让他们在一个良好班级风气中,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6.4 “双班委”运作机制使班级管理规律化、科学化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每套班委在值班期间均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措施,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平时表现、考勤等要有详细的纪录并定期做工作总结,交流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有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管理措施,班干部在开展工作时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并定期组织班级活动,提高班级活力和凝聚力;其它同学才更懂得如何自我规范、自我约束,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班级管理才能走向规律化、科学化。

7 结语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管好班级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它需要班主任、辅导员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探讨,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地实践、反思和总结,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双班委”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完善,也是一种尝试和改变,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不断地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 “双班委制”班级管理模式设计[OL/EB]. http:///Article/ShowArticle.asp ArticleID=1692

[2] 史建梅.加强高校班级管理应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3).

[3] 王建翔.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考[J].学园(教育科研),2012(8).

[4] 王大帅.高校班干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3).

上一篇:使我们的听力教学“活”起来 下一篇:电视专题片多种声响的综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