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议

时间:2022-07-04 05:26:18

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浅议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总量正以成倍的速度递增,人们在知识总量不断增长的前提下,要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关键。要使学生得到发展,要使课堂实现由“教”到“学”的转移,要使学生产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关键词】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在本质上,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深层次的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化形式。可见,它并非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立足于二十一世纪,使学生素质适合于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本文拟就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原则及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等方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英语学习活动的层次

英语学习活动基本上可划分为前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和后学习活动三个层次。

(1)前学习活动。这一层次的英语学习活动从众性明显,学生的学习目标是非个人的,而是家长、教师、学校所规定的一般性目标。学习属于应付家庭要求、各种考试要求。因此,学习在实质上附属性或依赖性强,第一依赖教师,第二依赖教材,第三依赖考试制度。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教材的进度,通过了考试,学习就算完成了。由于学习的依附性强,所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单纯模仿、机械套用、死记硬背为主。

(2)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学习活动。这一层次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创造性强。学生不满足于跟着英语教师走,跟着教材走,跟着考试走,而是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材料,并在实践中使之不断更新和完善。这时学习动力不是外部强加于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是模仿他人的,一切都源于学生本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后学习活动。后学习活动是比学习活动更高的学习层次。这一学习层次的特点是学习英语的目标超越了掌握英语本身,打破常规,创造新的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纪录,这一层次是初学者较难达到的。 由此可见,新时代的英语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由前学习活动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活动,创设条件、合理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参与探究和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英语自主学习的指导思想:通过发挥英语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张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改变传统的主导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的新型的主导观,把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小组集体合作学习放在英语教学的中心位置。

三、培养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独立阅读学习材料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概括要点、联点成线、联线成面和联面成体的能力,循序练习和重点练习的能力,及时复习和及时提高的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要形成这些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教研经验,在中学英语的初学阶段,教师要努力帮助学生树信心、促悟性、强语感。

自信是一种境界。以信心为基础,兴趣、意志、信念、注意有机统一,学生在自信的状态下学习英语,就会摆脱怕错、怕忘、怕丑的自卑心理。悟性是一种潜能,以悟性为基础,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协调统一。每个人生来都是有悟性的,如人同生来都有感觉和知觉一样,只是由于后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差异,才导致了个人悟性的差异。经常受到教师鼓励和肯定的孩子的悟性会越来越高,而经常受到打击和否定的孩子的悟性会越来越低。以自信为基础的非智力因素与以悟性为基础的智力因素的结合,就促成以英语语感为基础的知识、技能、技巧的系统的形成。达到这一点,学生个人学习的潜力、智力、悟性、天赋等就转化成了具体的自主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的能力。

(1)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心理学指出,积极的情感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发动者和鼓舞者。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参与、互动交流的课堂氛围,在每节课中英语教师应努力做到“四带进”、“三形式”、“两适当”。“四带进”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鼓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带进课堂。“三形式”即交互式、开放式、发散式,努力采用新颖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两适当”即适当鼓励、适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方法向正确的方向引导。“四带进”、“三形式”、“两适当”能更有效地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和主体意识,达到在实践中“创造自身”的要求,并不断提高克服各种困难障碍的主体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法指导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 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并非是无目的的“放羊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要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真有所获,提高能力,教师应具有更精湛的教学艺术,合理引导,及时点拨,激发思维,确保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英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思导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推动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最终使学生能自主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要记住“方法的掌握比具体知识的掌握更重要”,而且“方法的掌握必须在主体性实践中实现”。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把教学的重点以传授语言知识为主转移到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3)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提高自主学习的自觉性是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科学的评价活动是教育活动科学化的需要,正确地运用教育评价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英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应坚持因材施教,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及时肯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激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能力,对自身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能力及行为能力作出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每位学生做出一月一评,建立学习月表,每个月先由学生、家长分析自评后,再由教师填写,然后反馈给学生。内容包括:学习热情、课内参与、口头作业、笔头作业、课文背诵及课外阅读等。这一评价体系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评价中求进步,在进步中得到更好的评价,获到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也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的英语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教学的主体,强调对语言规则的解释、理解和反复操练,而忽视让学生自己到语言实践中接触、运用和归纳语言规则。在自主性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教学材料,给学生以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并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和鼓励。同时,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估测学情,注意学生间的层次差异与课堂提问技巧,鼓励学生主动、踊跃、大胆发言,巧妙地化难为易,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夏慧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胡春洞,王才仁.外语教育语言学[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4]魏所康.主体教育论[M].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注:本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课题批准号:GS[2015]GHB0801) 阶段研究成果。

上一篇:如何辅导潜能生写日记 下一篇:中国进入“电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