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广播电台文化外宣概览

时间:2022-07-03 02:07:26

国际广播电台文化外宣概览

近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立足自身优势,着力打造文化外宣品牌栏目,积极拓展文化外宣平台,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外宣工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开展文化外宣的新路子。

开辟专栏 文化传播渐成亮点

调研表明,国际台播出的各类节目中,文化、旅游、学汉语和音乐等广受境外受众欢迎。其中,包括传统民俗、少数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戏曲、民间工艺等在内的文化类节目,最为受众钟爱。针对受众的收听习惯和信息需求,国际台各语言无线广播均开设了“中国文化”为主题的专题节目,加大对中华文化的弘扬。比如,全台新闻发稿平台开辟《文化视点》专栏,主要反映中国文化领域一个阶段内的动态及中国文化人、中国文化动向。华语环球广播开设名为《孔子学堂》的文化专栏,以中文环球频率为平台,将中华文化远播四海。该专栏邀请学界名士畅谈多年研究心得,制作精良的小广播剧和精致隽永的诗文朗诵,让听众在古老文明的沁润中触摸中华文化的现在进行时。泰米尔语广播的《中国文化》栏目,则以介绍中国的悠久文化和中国民间故事为主,使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其他如英语广播的《文化大观》、日语广播的《文化冲击波》、蒙语广播的《文化宝典》、朝语广播的《文化新干线》、俄语广播的《华夏文明》、西班牙语广播的《文化大观园》、乌尔都语广播的《文化博览》、孟加拉语广播的《文化广场》、土耳其语广播的《文化世界》、阿尔巴尼亚语广播的《文化博览》等专栏节目,以和风细雨、娓娓道来的方式,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或传播当代中国文明,或展示双边文化交流,或畅谈中外文化合作,让对象国受众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了解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共享共通。发挥优势搭建文化外宣平台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汉语教学节目一直是国际台的重要品牌节目,国际台的38种外语广播,均开办了“每日汉语”、“汉语讲座”、“学汉语”“汉语课堂”、“轻松学汉语”节目。2007年,为更好地顺应国家的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国际台与国家汉办合作,成功组建广播孔子学院,开创了汉语国际推广与现代外宣手段有机结合的传播方式。广播孔子学院以国际台在境外开办的实体广播孔子课堂,以及国际台所属43种语言无线广播、61种语言在线广播为载体,用38种语言向世界各地的学员教授汉语,传播中华文化。学院还与国家汉办合作,开发了多语种《每日汉语》广播节目,并制作成36个语种的多媒体网络课件和38个语种的图书教材,搭建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互动平台。同时,为加大广播对外推介孔子学院的力度,国际台在国家汉办授权下,以条件成熟的海外听众俱乐部为试点,在外宣重点地区建立广播孔子课堂。目前,国际台在肯尼亚、日本、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伯尔、斯里兰卡、意大利、突尼斯、澳大利亚、坦桑尼亚等地建立的12家广播孔子课堂已经正式挂牌运营。这些广播孔子课堂通过教授普通汉语、商务汉语、儿童汉语和旅游汉语等多种课程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汉语教学活动,并定期举办中国文化推广活动,让海外受众直观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绚丽与灿烂,在当地颇具影响力,被誉为“传播中华语言文化的友好使者”。

2010年4月15日,国际台与土耳其“方向”电台合作建设的中土文化旅游网正式推出。中土文化旅游网从文化、旅游等软性话题入手,通过图文、音频、视频、互动等多媒体形式,介绍中国和土耳其的文化与旅游资源,搭建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推动中国人民与土耳其人民及各国穆斯林的交流理解。土耳其当地近50家媒体报道了中土文化旅游网的开通,并称其为“信息时代的新丝绸之路”。

丰富手段拓展文化外室内涵

2006年以来,国际台配合国家外交战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自主策划实施了系列重大文化外宣战役,拓展了文化外宣内涵。

作为“中俄国家年”活动之一的“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和“俄罗斯行”,两国实现了在文化上的互鉴互学,使两国文化在民众中得到了广泛传播。2006年中国“俄罗斯年”期间,国际台策划组织的“中俄友谊之旅・俄罗斯行”活动,向中国民众报道当今俄罗斯的发展,探寻中俄民间友好的根基,展示俄罗斯当代多彩文化,引起了中俄两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被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评价为弘扬中俄伟大友谊的“长征”和中俄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2007年俄罗斯“中国年”期间,国际台策划实施的“中俄友谊之旅・中国行”活动,邀请12家俄罗斯主流媒体驾车在26个省市采访报道,将中国历史文明与现代化建设成就集中展示给俄罗斯民众。“中国行”活动在采访项目设计上集中突出文化元素,以大文化传播为视角,向俄罗斯记者展示中国经济发展、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和当代中国的多彩生活。俄罗斯媒体通过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绚丽多彩的民间传统艺术和不断创新发展的当代文化的了解、认识与传播,让俄民众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有了比较全面、客观、真实的认识与评价。

2009年中国“俄语年”期间,国际台实施了“情动俄罗斯”中国人唱俄语歌大型选拔活动,得到了国内俄语歌曲和俄罗斯文化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学唱俄语歌、传唱俄语歌”的热潮。“情动俄罗斯”活动采取歌曲这种大众化娱乐元素和多媒体传播的包装手段,扩大了俄当代文化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增进了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期间,为面向俄民众进行有效的文化传播和渗透,国际台策划实施了大型多媒体系列文化项目《你好,中国》,选取100个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汉语词汇,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国外民众对中国和中华文化的了解。《你好,中国》将围绕这100个词汇,制作出四种不同媒体形态的产品,即:100集电视系列片、100集广播教学节目、由100节课文组成的纸质教材、以及集纳了以上三种产品的《你好,中国》官方网站。目前,《你好,中国》的产品,已分别通过俄罗斯的主流电视、广播、平面与网络媒体,大范围、高频次地呈现在俄罗斯民众面前,使普通民众足不出户即可近距离了解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上一篇:法国对外文化活动及其启示 下一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语言和文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