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影片中的“中国形象”

时间:2022-02-16 06:13:13

获奖影片中的“中国形象”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努力将自己融入世界经济文化体系之中。90年代后,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申奥、举办世博会等过程中,以开放的心态,成为世界重要一极。在文化领域,积极参与各国际影展的电影也经历了“第五代”到“新生代”的显著变化。

先是第五代进入世界电影之林创造了电影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他们以其“非西方化”的语言。对比西方都市文明的乡土文明确立了一个东方传奇为主的封闭叙事体系。以奇观化、伪民俗为表象,以启蒙主义为内核,创造了反思性的“民族寓言”。在文化上,契合了美国学者弗・杰姆逊提出的“铁屋子寓言”,展示了一个沉默中期待觉醒的中国。1980―1990年代,电影是中国文化的风向标,是唯一与国际文化平等交流的现代艺术形式。

1990年代后,在第五代的历史/传统叙事走向衰弱时,新生代的“现实”叙事开始了国际电影节上新的获奖之路。《扁担姑娘》、《小武》、《过年回家》、《鬼子来了》、《十七岁的单车》、《孔雀》、《青红》、《三峡好人》、《图雅的婚事》、《盲山》、《颍州的孩子》、《春风沉醉的日子》、《团圆》……这些作品以影像建立了现实中国的“真实形象”,表达了年轻一代对这块土地的深情关注和独特认知,又满足了西方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的“他者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来自于第五代的影像经验,又有别于第五代的民俗寓言模式。

关于中国的现实很难把握,即使身处其中,也难以了解其细节。一方面,城乡巨大的差异,相对于已同国际接轨的大都市来说,还存在着一个贫穷落后的农村,这种独特经验呈现在《安阳婴儿》、《盲井》、《盲山》、《惊蛰》、《图雅的婚事》、《三峡好人》、《左右》、《春风沉醉的日子》等片中,即使对本土观众,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另一方面,都市本身也存在着分层,底层市民和更为底层的民工,他们的形象在影视节目中往往被忽略。他们的日常艰难以及执着的生存勇气、朴素的情感体验,本该是现代电影艺术中最值得珍视的。《扁担姑娘》、《苏州河》、《十七岁的单车》、《月蚀》、《二弟》、《苹果》、《颐和园》、《三峡好人》、《左右》、《春风沉醉的日子》等作品中,时代的变化、阵痛,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勇气甚至失落,喜剧和悲剧被清晰呈现出来,远远比纪录片真实。

在新生代进入国际电影节的作品中,表现被主流忽视的群体,揭示他们的生活、生存状态、精神/心理变迁就成了重要的主题和题材,甚至有直接从现实新闻报道中取材的。如张元的《过年回家》、王小帅的《二弟》、《左右》,李杨的《盲井》、《盲山》,张扬的《落叶归根》,杨紫烨的《颍州的孩子》。这些影片选择了“边缘群体”,叙述的是生活中的“意外”,带给西方观众新的“异域景观”,从而引起广泛的“人道主义同情”和艺术的震惊体验。于是展示受难景观.引起难受的情感反应,完成对现实的批判,形成新的国族寓言。在这个创作潮流中,编导者个人的风格往往被掩藏,对苦难承受者的言说成为影片的重点。

在大量虚构性的参赛影片中,静止镜头、长镜头、客观镜头、非职业演员、实景拍摄、通俗歌曲等成为形式上的鲜明特点。影片中常出现的遍布的“拆”字,高楼大厦和棚户,穷人和富人的强烈对比,底层人群的生存残酷,这些细节成为影片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影片中,主人公身上的忧郁和内心绝望形成的平静是最令人感动的部分。《二弟》中的二弟,《孔雀》中的叙事者一弟弟,《图雅的婚事》中的图雅,《苹果》中的刘苹果,《颐和园》中的余虹,他们的形象体现了巨大变革中人们普遍的精神和意识状态,“此在”的“国民性”。

对于新生代的“获奖影片”来说,其影片中暗含的中国形象对观众尤其是电影节评委有着突出的意义。在现实题材的传统叙事影片《图雅的婚事》、《青红》中,我们仍然可以寻觅到对完整/完美中国形象表现的自信。创作者力图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表达人物身上符合传统道德想象的美好人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电影如凌子风导演的《春桃》、谢飞导演的《香魂女》等形成呼应,表现一个“人性中国”。

但在叙事繁复,主题深远的影片《三峡好人》、《孔雀》、《太阳照常升起》、《春风沉醉的日子》中,我们却触摸到一个难以把握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又充满危机的中国。叙事的诡谲意味着对中国复杂纷纭的现实把握的艰难,分段叙事的方式体现了导演试图以众多人物命运、众多生活片段来把握变动中国的某个截面,从而更为真实地表现/表达中国。

相对来说,近年来流行的《夜宴》、《无极》、《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画皮》、《投名状》、《三枪拍案惊奇》、《十月围城》等大片得益于简单的故事、宏大的场面、具备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和强烈的发行意愿,成为一种速朽的“消费品”,提供了虚幻的“快乐”。而注目于“苦难”,并以“实景拍摄”、“非职业演员”、“长镜头”、“跟拍”、“开放式结局”为特色,近似于“纪录片”的中国获奖艺术片却将转型中的现实、生命以及执着的生存勇气、艺术家的情感清晰表达出来,成为一段弥足珍贵的“胶片上的中国”。同时,这些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对西方观众的“想象中国的方式”的直接影响也是当下电影学者们应该着力的现实课题。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艺术学院荣誉研究员,图片由作者提供)

责编:吴奇志

上一篇:提升气候问题传播的话语质量 下一篇:从唐骏诚信风波看媒体的冷静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