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生物实验教学的认知情感

时间:2022-07-03 12:53:32

新课程下生物实验教学的认知情感

摘要: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的形成。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实现这个课改目标呢?通过对比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教材和旧版教材关于酶这节知识的实验内容,分析新旧教材对学生的不同要求,新教材在实验部分有了较大的改变,更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提出教师的在实验课堂上应作出的改变,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做到化难为易,使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和智慧挑战。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40-01

当前,广西高中部使用的生物教材有多个版本,高一年级(2012年入学,进入课改)大多数地区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本,少数地区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本,而现在的高二年级(未进行课改)则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旧教材高中生物必修本。笔者通过比较这三个版本的教材,发现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实验部分有了较大的改变,更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求强化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1]。不但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并且涉及了设计实验的方法。

本文以有关酶的实验为例,对人教版新旧教材在实验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做简要的比较。旧教材的实验只有一类:都是观察和验证实验[2];新教材探究性实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方法步骤的实验;另一类是不提供方法步骤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3]。在酶这一节书中,新旧版本教材都将实验分了两个部分实验,第一个实验是探究酶的催化效率,第二个实验是探究酶的专一性;本文主要分析酶的专一性实验。

1.探究酶的专一性的实验的比较

1.1课文结构上的不同。旧版教材在实验部分结构都一样,统一的格式:实验原理、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结论、讨论。这是旧版教材中实验的结构,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前面学习的知识点是正确的,是为了验证某个结论。而新版教材在实验的标题上标出"探究"二字,课文结构也是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结论和应用、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探究。模拟了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了解科学研究过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后面的表达交流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让学生通过交流对实验结果有进一步的认识,在交流中能因为不同的思想碰撞出红花,引发深入思考;此后再进一步的探究,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

对比之下,新课改更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强调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旧版的高中《生物》教材中,实验都以验证、观察实验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认真落实实验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树立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措施。生物学实验不应该只是一个验证生物学结论的过程,而更应该是一个探索、尝试、体验的过程。新版教材的实验更能体现这个理念。

1.2新版教材不呈现实验步骤,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旧教材实验都是一个模式,观察、验证。新教不仅有验证实验,还有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的关键在于设计好实验。新教材把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实验,让学生利用"头脑风暴法"去思考、改变、分析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能让学生从做中学,从做中思,从思中发展。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根据要求设计出的完整实验,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非常高,教师积极加以启发和引导,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取得教学相长、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效果。

江苏版的教材里,这两个实验可以合并成一个,是一个验证性实验,同样是列出了实验步骤,但是实验材料用酵母菌溶液代替猪肝研磨液,这个给我们的提示是,我们可以选择更适合、更易获取的实验材料。

新教材中对实验的要求是:在态度上,要求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合作精神;在实验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常用工具和仪器,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等操作技能;学会科学观察的方法,能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并得出结论;初步学会生物实验方法,能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施,分析和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和数据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2.教师如何转变教学策略

在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在教学策略就要相应的做出改变,生物实验中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的准备。

2.1针对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充分引导。生物实验,要完成对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首先教师应根据教材上的要求或日常生活实际所遇到的问题加以整理,使他们明确要探究的目标。探索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学生兴趣浓厚,积极预习。其次教师要精心备课,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探索。

2.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生物实验中的探究学习的方法是采用问题、探究、合作的学习形式,即提出实验课题――讨论、设计、选择实验方案――实验探究――讨论、评估――完成实验报告。提出开放性问题,明确下一次的实验目标,从而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新课改更强调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强调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3]。素质教育的关键是能力的培养,而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认真落实实验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树立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措施。生物学实验不应该只是一个验证生物学结论的过程,而更应该是一个探索、尝试、体验的过程,使用新教材后,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观念,做到在实验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必修)生物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46-47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M].2007年1月第2版:78-84

[4]金本钺.高中生物新旧教材实验内容的比较[J].生物学教学.2002(27):27-28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有效设计 下一篇:新课程下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