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机构 简化招标程序

时间:2022-07-01 08:06:28

规范机构 简化招标程序

本文概述了我国招投标发展的轨迹,总结了在招标制度实施后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简化民营投资项目招标程序的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建设行业的体制改革已加快了改革的速度,由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入了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机制已显现出来,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招投标活动在法律允许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国家于2000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此法律的出台,对规范招投标承发包市场的交易行为和确保招投标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的质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原则,防止和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腐败行为的滋生,起到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招投标事业步入了法制化轨道,是我国投融资体制和公共采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随着招投标法的贯彻实施,建设部出台了《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格认定办法》,推出了示范文本,规范了招标的行为,但是通过汉中市的招标实施情况,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现就招标机构运作情况及存在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供相关行业读者参考。

存在问题多多

1.招标机构在招标活动中,行为不规范,不能够认真执行国家的法规和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定,首先考虑业主的态度,围绕业主的主观意志,制定相应的招标文件,并从法律法规中找出依据,使其招标行为合法化,部分业主为表明招标的公平合理性,已把招标作为自己舞弊的一种手段。

2.单方面倾听业主的意见,或者为业主出谋划策,的招标公告和制定的资格预审文件擅自提高标准,有意排斥潜在投标人,有失公正,编制的拦标价不能认真贯彻国家的计价标准和计价规则以及市场实际价格,有抬高或压低拦标价的嫌疑,对工程竣工决算带来诸多不便。

3.为了承接业务,无原则地给业主承诺,一旦招标资料备案遇到问题,公司就告知建设单位,招标管理机构不予备案,将责任推给招标管理部门,影响了招标管理机构和业主之间的关系。

4.公司之间恶意竞争,以过低价承搅业务,质量也粗制滥造,同时又高出成本收取报名、资料等费用,加大了投标人的负担。

5.有的公司自律意识不强,既为业主搞招标,又为投标人制作投标文件。

6.有些项目的招标不是业主直接与公司洽谈,而是投标人代业主与公司谈,招标人与公司签订合同只是形式,凡是这类项目,极有可能搞陪标、围标、假招标。

以上仅列举了招标公司在招标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表现得比较明显,有的表现得比较隐蔽。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全国都是通病,其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部分公司政策水平、业务水平不高,职业道德差;另一方面政策法律规定不具备自行招标资格的,必须进行招标,而大多数业主只能进行招标,这样就为公司提供了生存的土壤,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垄断之嫌,从而质量、服务态度都存在问题,再就是招标人为了达到让自己的关系户中标的目的,就对公司提出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要求,为了承接业务,公司无原则地做出承诺,违规操作。

由于部分招标人心态不正,和公司的不规范操作,导致个别公有制项目的招标活动有围标、陪标的嫌疑,民营开发企业的项目招标则流于形式,明招暗定。

建议与思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我国实行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招投标法》第三条特别指出: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必须进行招标。而公开招标方式主要适用于公有制投资或公有制投资占主导地位的项目,因此,建议采取下列有效措施和对策,确保公开招标项目的公开、公平、公正,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灵活性,堵塞漏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使当事人更好地履行法律义务,做到有法可依。二是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业绩信息档案。三是加强对招标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四是加强建设工程招标的后续管理。五是鼓励建筑企业为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法律意识,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服务赢市场的经营理念。

2.简化民营投资项目的招标程序。民营投资项目的招标方式一般为邀请招标,民营投资形式一般又分为个体投资、股份制企业投资,以及地方政府的一些招商引资项目中的民营企业的投资,对这类项目的发包方式及管理办法应适当给予简化:(1)完全由招标人自主实行邀请招标,不实行制;(2)可以由招标人直接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招标人将项目招标应具备的备案资料报招标管理机构备案。以上建议也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既体现了谁投资、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又从管理上讲简化了办事程序,改善了投资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率,减轻了企业负担,这种观点可能有人认为是否削弱和放松了对项目质量、工期、安全、造价的管理和监督了?不是,因为项目的管理、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程序环环相扣,形成了链条,前期招标管理是系统的部分,而工程质量、安全、工期由政府的相关部门实行监督管理,造价合同履约除满足市场经济规律外,还有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监督。

从另一方面看,目前的民营投资项目的招标几乎是流于形式,可以说是明招暗定,相互陪标,失去了招标的实际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法律和管理的戏弄,这样的招标和为这种项目的招标做有何意义?

从汉中市上年招标项目统计看,共有招标项目352个,其中公有制项目占32.99%,民营企业项目占67.01%,且民营企业项目绝大部分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如果民营企业的招标活动按上面所提的办法处理,可以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招标法》的立法宗旨,在项目招标中更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更主要的是预防腐败现象在招投标领域发生,而民营企业主要是股份制企业和个体经济,他们在项目发包时不会有人受贿,道理很简单,行贿就伤及他的利益,因此我认为在民营项目的招标活动中很少发生腐败和不廉洁行为。

从近几年发生的腐败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在工程招投标环节和建设过程中,民营企业的项目几乎没有腐败案件的发生,也没有发生重大的质量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加大对公有制投资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监管,加大对招标机构的治理力度,对公有制投资项目的招标要强化制,而对民营投资项目的招标要么由业主自主招标,简化程序,要么就让业主直接发包给具有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

上一篇: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的11条建议 下一篇:做人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