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独立学院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2-07-01 09:16:46

加强独立学院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

[摘要] 共青团作为广大团员的活动基地,聚集了学院中大部分的青年,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它最直接地、最广泛地将广大的团员凝聚起来,让共青团员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因此,加强独立学院基层团组织建设,对整个学院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在独立学院基层团组织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结合当前独立学院中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一些现象作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基层团组织建设 现状 对策

共青团作为广大团员的活动基地,聚集了学院中大部分的青年,是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它最直接地、最广泛地将广大的团员凝聚起来,让共青团员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但在独立学院基层团组织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

一、当前独立院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一些现状

1.团组织凝聚力薄弱

这一点在各独立学院中尤为明显,这主要源于团员对团组织的认识不足,在意识上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在笔者走访的独立学院中,团组织中90%为团员,少部分为党员。这一比例的分配,致使团员的先锋示范作用难以实现,因为在团组织中,大部分同学都是团员,团员之间缺乏竞争意识,先进性得不到体现,团员意识也逐渐退化,团员对团组织没有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机构模式上看,大多独立院校的团组织基本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团支部,团支部隶属于校团委,校团委隶属于团市委,支部上各设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团支部的活动开展大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如此一来,团支部活动范围变得狭窄,组织作用下降,影响力辐射面积较小。

2.团组织不健全,工作不深入

在笔者走访的学校中发现,一些学院对基层团组织的认知不够,在团组织建设上,从人员分配到制度管理都不规范,甚至出现了“放任自流”的现象;而大多独立学院由于团组织的管理隶属于团委或总支,由于团委或总支在人员分配上的不足,导致工作开展出现困难。一方面是观念的影响,让团组织工作陷入了困境;而人员方面的不足让团组织工作陷入被动状态,积极性缺乏,一些本应正常开展的工作却无法有序的开展,组织生活一度得不到正常进行。

3.团组织的先锋作用不强

作为独立学校,本来在学校性质上就有所特点,加之社会发展的影响,市场化思想的侵入,使得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受到形影。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大多青年的理想较为淡化,趋向于功利化和实际化。个别学院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或者思想教育活动只是“走过场”“抓形式”,在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上也更多地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隐形的思想教育作用。如此种种,团组织的先锋示范作用价值取向发生了曲变,团支部的先锋示范作用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

4.理论学习匮乏,活动较少

从目前的独立学院团组织的情况来看,半数以上的皆没有组织青年学生进行定期的理论学习,而先有的思想教育活动也只是些枯燥的理论教育,在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上缺乏新的形式,难以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从活动上看,更多的是将活动范围限定在学院范围内,活动形式和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

二、对独立学院团组织建设的建议

针对上述独立学院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1.更新观念,深化思想教育

观念是行动的前提。各独立院校应将团组建设放到学校发展的议程中来,且要看到团组建设对整个学校建设和青年发展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广大青年需要、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从思想上对广大青年进行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团组织成为广大青年发展的基地,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学院可以利用“推优”“选优”“个别表彰”等活动来引导团员积极向党组靠拢,树立他们的积极进取意识;也可以通过多种活动来给广大团组成员树立先进典型,促进其他团组成员的进步和提高,从而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让团组织真正成为先锋示范作用的练兵场和示范园。

2.以制度为保障,重抓团组织基础工作

团组织的作用要得到发挥,还是要在工作中来具体体现,而团组的制度和组织生活是基本的保障。调查中发现,部分学院虽有一定的制度,但疏于落实,基础工作尚未做好。因此,各独立学院在抓团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从基础工作做起。各团支部应定期召开团委会或团委扩大会,对团内出现的问题或重大事宜进行讨论。各团支部应有相应的工作计划和方案,以此来保证团组工作有序的开展。在组织生活方面,应组织开展好民主生活会和团员大会,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有利于团内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形成民主的活动气氛,同时也利于团内成员之间互相进行学习和开展批评工作;另一方面,通过活动的开展,对于活跃团组气氛,减少团内矛盾,增强组织凝聚力都起到积极作用。

3.注重团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对提高团组织能力将起到积极作用。一方面,院校要充分发挥团干部的管理作用,从执行团的职责到履行团组的义务等方面进行自我监督和对团员进行管理,以管理制度、纪律工作、奖惩为媒介,加强团干部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各院校要注重团干部的培训工作,团总支和校团委应定期对团干部进行培训,从思想上引导团干部,从能力上打造团干部。

4.以社会为背景,组织团组织实践活动

团组织的活动无论是在院校内开展还是社会实践,都应坚持“寓教于乐”“学用并举”的原则。各类活动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人才为目标,注重活动的可操作性和目标达成性,让团组活动真正能起到活跃团组气氛,锻炼团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龙春,仝雪.关于加强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3).

[2]徐颖.对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考试周刊,2009,(09).

[3]贾惠平.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A].“面向新世纪的青年与青年工作”征文研讨会论文集[C].2001.

上一篇:分析士官岗前教育特点,推进任职教育改革发展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纸质期刊阅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