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分析视角谈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

时间:2022-06-12 09:35:58

从心理分析视角谈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

[摘要] 随着微博热潮在国内的迅速蔓延,微博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渐渐浮现在公众的面前。而现在对于微博的研究大多是从传媒界角度的阐释,并没有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些问题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和理论,对微博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心理分析。

[关键词] 微博 社会问题 心理分析

一、引言

微博客这一概念源于英文micro-blogging,中文译作微型博客,简称微博。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评价微博是“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甚至,一些学者评价认为,其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目前,国内对于微博的研究,多数是传媒界学者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对微博的发展及影响进行解读。而对于微博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却很少有学者关注。比如,胡会娜等从受众需求角度,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探讨微博对受众的需求满足。王娟从传播学和心理学出发,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本架构,建立了关于微博客使用动机与行为的假设模型。

二、微博带来的社会问题

不可否认,微博有许多自身的优点,但是,随着微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接下来,笔者主要从受众的角度,呈现微博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

1.沉迷于“信息垃圾场”

由于缺乏严格的人工筛选和把关,微博网站的无意义信息越来越多,呈现泛滥的趋势。同时,由于微博客“传受合一”的特性,微博的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议程设置,形成进行有序的整合,只能通过更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如果控制不好,微博客很容易成为一座庞大的信息垃圾站。

2.微博成瘾――微博控

现在,好多年轻人每天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微博,每天发十几条,反复登录反复刷新页面,很可能已经患上了微博强迫症。对于这一类沉迷于微博的人被形象的成为“微博控”。

3.购买“粉丝”

有很多的微博使用者为了和同事攀比微博中的粉丝数,不惜耗费金钱批量购买粉丝。一味追求“粉丝”数量,背离了“微博”作为个性化信息和分享平台的初衷。这样的行为已经导致了攀比和嫉妒心理的产生,同时过度沉迷微博的虚拟世界,还容易导致个体社会功能的缺失,导致个人与现实社会的隔离,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紧张。

4.信息监管困难重重

信息来源渠道的增多,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很多用户缺乏责任意识,致使微博成为谣言的温床。比如,金庸“被死亡”这一类谣言都是通过微博产生和散播的,对当事人、对社会都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另外,在错误信息产生之后,微博的纠错机制滞后,信息一旦,其传播速度与广度很难掌控,一时不慎会引发很大的不良社会影响,如被有不良企图的人利用后果尤其严重。

5.微博“暴力”

微博正成为骂人的平台,伤害人成了微博里的病态特点。名人在微博上的出位言论,借由传统媒体的介入放大,由“事情”上升“事件”。名人在微博上的每次嘴仗,都伴随大量网友的非理性声音甚至谩骂攻击。

三、心理分析

1.动机与需要理论

归属的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归属需要是人类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人天生有一种与群体建立联系的需要,把自己纳入到某个团里。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这样做对个人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这样,他们将自己融入到不同的团体之中,分享共同的信息,关注同样的偶像,从而满足自己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归属需要。

自我关注需要。有调查发现,微博客受众拥有的关注者和被关注者数量越多,其更新和登录的积极性越高、越频繁。由此可以看出,微博受众普遍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高于自身对他人的关注程度。我们每个人都是希望被关注的,通过微博,普通的人也可以得到众人的关注,这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实现的。因此,有的人为了吸引他人的眼球,不惜利用制造和散播谣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成就动机。每个微博网站的商家都会将粉丝数量、评论的内容加以量化统计,还会将粉丝数量最多的前十名列到最显眼的位置。这一类的心理鼓励机制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成就动机。很多人发表言论,并不是为了传递消息,而是为了能够博得更多的粉丝和关注,在周围的人比较时能超越他人。

交流、表达、窥视动机: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研究,每个人在潜意识里都有表达、交流和窥视的欲望。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文本,满足网络世界里人们的表达、交流和窥视欲望。特别是普通人对名人偶像的窥视欲,微博上虽然都是个人的只言片语,简短却很真实且时效性很强。因此,微博对于满足偶像的表达欲和满足粉丝的窥视欲的能力是其他任何媒介所无法企及的。

2.“镜中我”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曾提出了“镜中我”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微博的使用者在判断他人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时候,很多时候是基于想象,为了验证自己想象,他们需要不断的寻找证据。比如,经常看别人给自己的留言、有没有人回复自己的留言、有没有关注自己等。不论自己的想象是否得到了满足,都会产生相应的情感。然后,人们都会产生新的想象,或者是在旧的想象基础之上,继续进行验证。之所以很多人使用微博“上瘾”,是因为他们深深的陷入到利用微博来想象自我和验证想象的循环之中,并且他们把微博作为唯一的或最重要的途径。

3.去个性化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景。当一个人在独自面对问题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会受到很多人的注意,所以会倾向于做出比较保守的决定和行为。但是,当一个人融入群体中,感觉没有那么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即使做错了事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自己,所以倾向于做出更冒险、更激进的选择和行为。

这种去个性化可以很好地解释微博暴力和微博谣言的产生。在微博的使用者中,有很多人属于匿名,即使是使用真实姓名的人,在面对别人时也会感觉自己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没有人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会比较保守、内向、有道德感的人,在微博这个去个性化的环境中会更加大胆、冒险,说一些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有所顾忌的话。而一旦有人带头开始了“骂战”或“谣言”,这些人会更倾向于有从众表现,同时会推波助澜造成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四、小结

在此,借用我国某学者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微博只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工具和途径,重要的是使用者如何更好地看待它、利用它。

参考文献:

[1]郑雅真.新浪微博的发展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梁赛楠.微博客受众的媒介使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胡会娜,李杰.从需求理论看微博对受众需求的满足[J].网络新媒,2010,(8):266-267.

[4]王娟.微博客用户的使用动机与行为[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10.

上一篇:中韩微博使用动机差异 下一篇:分析士官岗前教育特点,推进任职教育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