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中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时间:2022-07-01 02:57:41

中高职衔接中课程体系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

摘 要: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有效衔接中的核心问题,目前中高职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着内容重复及脱节、断层等问题,因此在中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内容,重建课程结构,实施学分认同机制,通过中高职教师教学活动的定期交流,实现中高职课程实质上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8-0052-01

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课题。中高职衔接涉及到招生、学制、目标、专业、课程等多个方面,而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基点与核心,因此其研究意义重大。

一、目前,我国中高职课程设置衔接不畅

长期以来,中高职在专业课程和技能要求上缺乏统一标准,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也是各自为政,这就造成了专业课和实训课在中高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上的重复现象。比如,对于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它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这些知识集中在一本书上,但是每一部分所包含的知识点都与对口高考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到了高二和高三,教师还要根据高考的要求,重新讲解这些知识,而且所用的课程根本不是一本书,这就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由于我国部分高职院校的生源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部分中职毕业生构成,而这两种生源在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与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数学、英语课程学习上,从事过普高和中职教学的教师做过比较,中职文化课要求仅相当于普高一年级要求达到的水平。中职文化课的要求是以“够用、必须”为原则,而高职对文化课程的设置则是以普高为起点的。

二、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改革措施

针对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打破中高职分段格局,确立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1. 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

为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是制定并出台国家标准。在我国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差异,应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和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按照梯次递进的原则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体系,明确各自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中高职院校应共同研究,一体化设计、制订衔接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中高职教育和培训提供科学、规范的课程教学依据。

2. 准确定位课程目标和内容

结合中高职人才培养不同层次,确定能力梯次的课程目标,遵循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基本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来设置课程。所以,对于中职学校的课程,要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高职课程则要在知识向纵深拓展的基础上,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要与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相衔接,使课程体系与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取得需求形成清晰的对应关系,以此来甄选和细化的课程内容的会更加科学合理。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甚至可以自己编写与课程目标相应的校本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3. 重建课程结构模式,实现衔接创新

摆脱传统教育的学科束缚,设置“模块”为主的课程结构。这里的“模块”是指按课程知识体系的内容和功能以及对人才的需求所划分的知识块。这些模块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和拓展模块。学生可以根据不同专业选择相应的专业课模块和技能课模块,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培养专长的选修模块群,打算升学的学生通过拓展模块的强化训练,能提高语数外课程知识水平,为文化课衔接作准备。通过建立这种课程结构模式,进而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重技能“的目标。

高职教育在课程结构中强调几点:一是从生源对象角度出发,因材施教。尤其是第一年,可以以自选课的形式开设专业技能课和文化补习课,同时分别提高普高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弥补中职生的文化知识不足。二是从培养目标出发,开展课程。除模块课程学习外,通过企业参观、辩论赛、技能文化节等隐性课程,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外延。三是增加提高技能等级课程,体现能力的梯度递进要求,达到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目标。

为了实现中高职有效衔接,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效的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具体制定各课程每个教学单元的学分标准和总的学分要求,从而更好地统一各校的学分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课程的重复配置以及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学生向高一级院校继续深造的积极性。

4. 实现中高职教学深入交流

各地教育职能部门应积极组织定期召开中高职研讨会,为各学校的教师进行教学交流提供更多的平台。除此之外,中高职更应主动进行对接,如共同设计一个研究课题,组建科研团队,提高教师水平,推进课程开发,熟悉各自的课程内容、训练方法和能力要求,实时实地地解决问题,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中高职课程体系的实质性衔接。

总之,中高职课程体系一体化建设,必将推进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雪梅,衡代清.中高职衔接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3(24).

[2]崔戴飞,徐云青.中高职衔接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3]祝士明,刘建花.中高职有效衔接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16).

[4]曹毅,蒋丽华,罗群,谢军.基于分层模型的中高职衔接标准分析与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3(13).

作者简介:张玉爽(1971-),女,河北冀州人,中学一级教师,从事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及课程开发研究。

上一篇:基于问题情境的学生科学思维培养探究 下一篇:加强档案管理领域信息的流通与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