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浅析

时间:2022-07-01 01:42:52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脆弱性浅析

作者简介:罗成骏(1990-),男,汉,江西吉安人,金融学硕士,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2014年我国金融改革明显加速,金融自由化有条不紊地从市场、监管、制度等各个方面展开,倡导金融自由化成为未来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就改革过程中可能导致的金融脆弱性问题作出了阐释,并从控制金融自由化的次序、速度以及构建危机预警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脆弱性

2014年,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年初,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幅度由1%提高至2%;年末,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调高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主动调整利率成为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新常态”。资本管制方面,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建立了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除此之外,大量境外金融机构以及数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拟入驻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成为金融制度改革与市场开放的试验田。金融市场自由化与资本账户开放的同时进行,将金融自由化改革再一次推入讨论的焦点,相关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再度引起关注和争议。

金融自由化理论与其他经典经济理论相同,都是为了实现抑制通货膨胀,保障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金融自由化的出发点是通过改革金融体系,减少金融市场受到的过度干预,使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价格发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降低金融市场的制度性准入门槛以促进资金的自由流动等。这些自由化政策实施之后,带来一定好处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脆弱性的主要体现

(1)金融自由化会加剧业内竞争。本国金融机构一直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业务比较单一,管理相对粗放。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降低,境外机构势必会大举进入并利用其业务全面管理先进的优势争夺市场份额,国内机构难免会在竞争中落入下锋,市场份额与经营业绩的下降是可以预料的。如果下降过速,这会促使本地机构通过尝试高风险项目来弥补利润的流失,容易触发道德风险。比如一些银行可能通过降低项目审批标准的办法挽留客户和抢占份额,这使得不良贷款的概率加大。另一方面,竞争的加剧可能导致银行在借贷市场地位下降,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由过去银行是企业争夺的对象转变为企业成为银行争夺的对象,这削弱了银行评估风险和约束借款人的能力,信贷风险也将随之加大。

(2)资本账户的开放会加剧调控难度和市场波动。资本账户的开放,不可避免地会给金融市场带来新的外来挑战,最明显的是本国市场会与国外市场形成一种价格波动上的协同性。这个协同性不只是来自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波动的溢出影响,新型工业化国家之间的金融市场相关程度也很高。原因在于,由于地理区位和历史因素,新型工业化国家表现出一种地理上的聚集,经济上他们的发展曲线也极为相似,由此境外投资者通常将一个区域的不同国家划为一类。其中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出现问题,投资者对这个国家的金融资产抛售难免会引发连带效应。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经济运行完全正常的国家,也可能受到其他国家的牵连,如果某国爆发金融危机,那这种危机某种程度上会表现出像病毒一样的传染性,而传染的通道就是开放后的资本渠道。

二、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1)合理控制金融自由化的顺序。麦金农结合拉美和其他国家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他认为资本账户的开放有几个先决条件,均衡水平下的利率和汇率、合理的通胀水平以及国际资本不受限制,这样的条件下开放就能对经济产生正向作用。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及金融改革的进度,长期资本市场可以先于其他市场进行自由化;而境外银行准入制度的放开和短期资本市场的开放,必须放在政府财政体系建立健全以及银行坏账问题解决之后,并且在深化过程中对短期资本流动的放松不能一蹴而就。同时要保留一部分管控的机能,当市场的运行出现人为不合理波动时应考虑暂时恢复对资本的控制,直到市场信心恢复稳定。

(2)合理控制金融自由化的速度。金融自由化是个缓慢长久的进程,任何改革都不能一步到位。而决定自由化进程快慢的是来自对资本管制收益和成本的权衡。维持汇率与货币政策的稳定和独立一部分依赖于合理的监管,但同时监管成本也会不断增加,管制效率逐渐丧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因为自由化之后对外贸易体系中的经常项目和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规模容量逐渐变大,从中会产生很多能够逃避行政管制以及规避监管偷逃和潜入资本的漏洞。其次是进出易规模不断扩大,跨境资金流动频繁,资本管制逐渐复杂化,监管的成本逐渐高企。

(3)构建危机预警机制。新型工业国家推行金融自由化势在必行,但是各国的宏观经济情况和产业结果都有差异,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带来较高的金融风险,各国都只能依据现实情况安排金融自由化的顺序,难免会出现决策失误以及其他一些突况。发达国家金融市场有一套成熟的监控体系值得借鉴,比如国际上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以及西方有众多评级机构共同构成的金融评级系统,通过建立危机预警体系,适时调整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减少带来的脆弱性效应,保障改革过程中的金融安全。(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徐义国.金融自由化路径及其效应[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2]张礼卿,李建军.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M].人民出版社,2005年.

[3][美] 麦金农. 经济市场化的次序(第二版) [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上一篇: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税收民主原则在我国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