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学生”形象透视

时间:2022-06-30 05:26:22

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学生”形象透视

【摘要】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学生形象,既有学生个体形象的刻画,也有学生群体形象的描绘。而这些相关课文,完全可视为一份珍贵的教育教学法遗产,整理这份遗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御的责任。

【关键词】课文 “学生”形象 教学法遗产

Perpective In Students’ Images Of Chiese Texts In The Middle School

ZHAO Ze-xue

【Abstract】 Studenfs’ images of Chinese tests in the middle school. lt not only contains the description of Students’ individual images.but also contains the descnption of students’ group images.Texis. Texis in connechon with these images can completely be seen as a precious the heritage of teaching methodology.Tidying up this heritage.discarding the dross and select the essential.eliminating the false and retain the true.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and making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ese education workers.is the responsibility that we do not Shirk.

【Keywords】The Text;Students’images;The Henitage Of Teaching Methodology

独坐书桌旁,徜徉课文里。夜深人不知,学生接踵至。诚然,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翻阅手中的语文课本,就会感到活跃在课文中的一大群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学生形象扑面而来。不是吗?请看下列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海伦《再塑生命》: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海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鲁迅《藤野先生》: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年级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演讲每个教授的历史。

都德《最后一课》: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读着这样的语段或句子,似乎就像播放录制好的光盘一样,这些一个个的学生形象,他们在老师面前或敏而好学,或默而识之,或影响秩序,或顽皮喧闹,仿佛有从字里行间蹦跳出来的活脱之感。在这些学生形象序列当中,有中国的,有美国的,有日本的,有法国的……真是课文“桃李”满天下。

总览中学语文课文,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孔老夫子的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从春秋的历史深处走来;韩麦尔先生的学生“小弗朗士”、莎莉文老师的学生“海伦・凯勒”分别从遥远的欧洲和大洋彼岸的北美洲走来;而“林蓉、赵小桢、周海、李京京”等一班同学,则从当代女作家黄蓓佳的小说中走来。正是“古今弟子在这里聚会,中外学子来课文碰杯”。扫描这些繁复多样、千姿百态、各呈个性的众多学生形象描写,本文仅从教师的角度,将其拟为惑而从师型、仰慕名师型、不忘师恩型三个方面,并择其一二略作分析透视,或许能对同行有所启迪。

1.惑而从师型:子贡与春香

在孔门三千弟子中,子贡被称为“善问”(李贽语)的典型。《论语》20篇中就多处记载有他“惑而从师”的情况。例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学而》)、“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雍也》)、“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之?”(《子罕》)、“赐也亦有恶乎?”(《阳货》、“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路》)、“师与商孰贤?”(《先进》)、“管仲非仁者与?”(《宪问》)等。子贡知师、信师、爱师、敬师,他“问政”、“问友”(《颜渊》)、“问为仁”(《卫灵公》)、“问君子”(《为政》),所提问题涉及社会人生的方方面面。一次,他向老师问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我们知道,子贡,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高材生,在《论语》〉中甚至有“子贡贤于仲尼”(《子张》)的话语。子贡与孔子,一个学而不厌,一个诲人不倦,一问一答,问得简明,答得扼要,老师学生,教学相长,和谐融洽,堪称典范。

看汤显祖笔下的学生形象春香,当然就不会有子贡那么幸运了:

(末)听讲:“关关雎鸠”,“雎鸠”是个鸟;“关关”,鸟声也。(贴)怎样声儿?(末作鸠声。贴学鸠声诨介)(末)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贴)是了。不是今年是去年,俺衙内关着个斑鸠儿,被小姐放去,一去去在何知州家。(末)胡说!这是兴。(贴)兴个甚的那?(末)兴者,起也。起那下头。窈窕淑女,是幽闲女子;有那等君子,好好的来求他。(贴)为甚好好的求他?(末)多嘴!(旦) 师父 ,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

这是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闺塾》中描写的教学片断。“末”,即扮演老塾师陈最良;“贴”,即贴旦,指扮演杜丽娘的侍女春香,“旦”,即扮演杜丽娘。春香的对话与私塾老师的教学相抵牾,遭到的是“胡说!”“多嘴!”的呵斥。当然,春香与子贡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子贡的形象是“历史”的,相当于今天大四或在读研究生,而春香的形象则是“文学”的,近似于目前中学低年级学生一般。在塾师的课堂上,春香自有春香的问题,她先是跟着老师“学鸠声”状,继而是心猿意马,说出来的话与教学风马牛不相及,好像与老师扯相声一般,也就难怪要遭到训斥了。但除了春香的问题之外,剩下的就是老师的问题了。正如杜丽娘所言:“师父,依注解书,学生自会,但把《诗经》大意敷演一番。”真是一语中的,击中了老师教学的弊端。所谓“敷演”者,就是“陈述而加以发挥”之谓也。这就不免透露出杜丽娘对塾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轻蔑与不屑。

记得钱钟书先生说过一句极端的话:“最看不起老师的是学生”,这当然是指高校。朱自清当年在清华做中文系主任,却经常深夜惊醒,梦见自己由于课讲得不好被学生赶下讲坛;著名学者闻一多,最初在青岛大学做老师时,由于对古典文献的不熟悉,就差点被学生赶下讲坛;还有南京大学语言学教授王希杰的一位讲师同事,因把“游弋”念成“游戈”,就被学生戏称为“游戈先生”。其实,中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杜丽娘对“师父”说的话,对于我们今天上课的教师而言,可以说仍然是一副“清醒剂”!

2.仰慕名师型:宋濂与香菱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的宋濂,他之所以还独享“开国文臣之首”(朱元璋语)、“当今文章第一”(刘基语)的赞誉,这是与他青少年时代拜求名师而刻苦用功分不开的。宋濂小时候也是贫困家庭中的孩子,因无钱买书,只得靠“假借”和“笔录”的方式来进行自主性学习。在“遍观群书”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以后,“益慕圣贤之道”,拜求名师的愿望就更加强烈了。“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正是他坦诚心理的揭示。在那个“学而优则仕”的时代,宋濂为求得名师,常置天寒地冻而不顾,山高路远而不管,“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恶劣的气候因素没能阻挡他翻山越谷的步伐,贫困的家庭条件没能动摇他仰慕名师的信心和决心,常“负箧屣行深山巨谷中”,坚持“趋百里之外”“执经叩问”。宋濂仰慕名师的这一“学生”形象,是他在《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中不经意塑造的。史载,宋濂曾受业于吴莱、柳贯、黄等元末古文大家,由于有了名师大家的指导,结果按宋濂谦虚的说法,就是自己“虽愚,卒获有所闻”。可见,这就是名师的功效。

曹雪芹笔下的香菱也可算是崇拜名师的典型。香菱学诗,本来就有薛宝钗可请,但她“得了空儿”,就径直“往潇湘馆中来”了,恳请林黛玉好歹教她作诗。黛玉是这样说的:“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听听这番话,这不是名师又是什么?诚如陈伯安先生所言:“名师之授业,弟子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常有茅塞顿开之乐,举一反三之获也。”由于有了黛玉的指点,香菱明白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的作诗之道以及“情附物上,意在言外”的咏物诗特点。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三易其稿,终于写出“新巧有意趣”的“咏月”诗来:“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缘何不使永团圆。”以致受到众人的喝彩。

古往今来,莘莘学子,仰慕名师、崇拜名师者,比比皆是。作家汪曾祺,江苏高邮人,斯翁已作古。生前曾声称是沈从文先生的“入室弟子”、“得意高足”,强调自己当年就是“冲着沈从文才报考西南联大的”。当代社会,尽管尚有某些家长耻学于师,但对于他们的子女,往往不惜花重金择校而读、“择师而教”(《师说》),这种现象无论对一所学校亦或一位教师来说,都将意味着挑战,有道是:名师尚未获得,同志仍须努力!

3.不忘师恩型:鲁迅与海伦

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不忘师恩型的“学生”形象,当然要以中国的鲁迅和美国的海伦为代表。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是不忘师恩的典型。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起,便告别了儿时的玩伴“蟋蟀们”、“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开始了“读书”“习字”和“对课”的求学历程。而在他的学生时代,特别在仙台学医的日子里,曾受到过老师藤野严九郎的无限关怀,以至弃医从文二十余年后,“总还时时记起他”。他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满怀深情地写道:“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这种“感激”,既凝聚着自己对先生指导和教诲的难忘,也凝聚着师生惜别时的感慨,更凝聚着分别后想要诉说又无以诉说的辛酸。是啊,学生在学有所成后应向老师汇报。学医不成,无以汇报。而后从事文学成否,也应有所汇报,“我”在离开仙台之后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似乎是没有勇气向恩师诉说和汇报了。面对现实,作为一个“上下求索”者,他把对先生的怀念化为激励自己的力量,将情感置于回忆的河流,过滤出可以激励自己的激情、信仰和憧憬,因为这是他前进征途上不可或缺的行囊。虽然前方道路漫长,可能会有更大的障碍、更艰险的环境,但他意志不会消沉,他将坚定地走下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除鲁迅外,不忘师恩的“学生” 形象,就要数美国的女作家海伦了。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可与拿破仑比肩的人物,竟是“盲聋哑”一应俱全的残疾人。海伦生活在一个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却以惊人毅力克服了巨大的困难,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事迹两次拍成电影上演。海伦在“完成了从一个残疾人到伟人的转变”之后,一直念念不忘她的恩师――就是那个把她“紧紧地抱在怀中”、给她“深切的爱”、对她“启示世间的真理”并引领她走向光明的安妮・莎莉文老师。在她的《再塑生命 》这篇文章里,处处洋溢着莎莉文老师的关爱之情:莎莉文老师“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牵着我的手漫步在田纳西河的岸边”、“用一只胳膊轻轻地搂着我”、“把我搂得更紧了”等,这样的回忆性叙述如同一根红线贯串全篇,其情其景恍如昨日,一个不忘师恩的学生形象跃然纸上。

自古以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为人师者,不必贤于弟子,更何况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不忘师恩者在。作家莫怀戚在接爱记者采访时就发自内心地说:“我莫怀戚永不忘师恩”。中学时代“有两位恩师我是一辈子不会忘记一辈子要感谢的人!一位是我初二的语文教师周长俊,一位是我初三的语文教师郭瑞蓉。”“横江两岸竹影摇,后生更比先生高”,青胜于蓝,国家有望,我辈既有可能成为“周老师、郭老师”,难道还不感到欣慰吗?

总之,语文教材选文中的“学生”形象,既有学生个体形象的刻画,也有学生群体形象的描绘。而这些相关课文,完全可视为一份珍贵的教育教学法遗产。这些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空间、不同时段的“学生”形象,他们是彼时彼地整个教学过程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受益者。其中涉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还有学前教育、成人教育以及终身教育,还有特殊教育、继续教育乃至国外教育等,为我们教育教学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系。整理这份遗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御的责任。认真探讨和研究这份遗产,吸收精华,剔出糟粕,推陈出新,为我们扎实搞好今天的现代化教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地实现新课标,当是无不裨益的。

上一篇:比较阅读诗趣浓 下一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