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时间:2022-06-30 02:10:10

肺结核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256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浆D-D和FIB水平,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肺结核(治疗前组)患者血浆D-D和FIB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结核患者治疗后未好转组血浆D-D和FIB水平高于治疗后好转组和正常对照组(P

关键词:肺结核;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 疗效

Changes of the Serum D-Dimer and Fibrinogen of the 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LI Na,QIU Shan

(Lanzhou Pulmonary Hospital,Lanzhou730046,Gan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serum D-Dimer (D-D) and fibrinogen (FIB) of thetuberculosis patients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prognosis.MethodsTest the serum D-Dimer (D-D) and fibrinogen (FIB) level of 256 tuberculosis patients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50 cases of healthy people as the control group. Analysis to the test results was conducted.ResultsThe serum D-Dimer (D-D) and fibrinogen (FIB) level of the tuberculosis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rises and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 (P

Key words:Tuberculosis; D-Dimer; fibrinogen; Therapeutic effect

近年来,有很多研究报道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在不同肺部疾病的变化和意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到肺结核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升高,与文献报道[1,2]一致,但治疗后变化未见专题报告,本文总结分析256例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D和FIB水平变化,并与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选择2012年1月~年8月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的肺结核病例256例,其中男147例,女109例,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岁。经一个疗程正规抗结核治疗后89例患者痰菌阴转,空洞闭合,临床症状改善,胸部平片病灶有所吸收,为好转组;152例患者结核症状未改善,为未好转组,另有15例患者没有追踪到治疗后信息。所选病例均排除有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合并症,均未给予抗凝和溶栓药物治疗。对照组50例均为本院门诊查体无阳性体征健康人,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5~62岁,平均44岁,所选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与病例组相匹配,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受检者空腹10~12h,晨起仰卧位,静息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7ml用3.2%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全血之比为1:9,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4h内完成检测;②纤维蛋白原(FIB)检测采用凝固法,D-二聚体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试剂用美德太平洋公司纤维蛋白原测定试剂盒和D-二聚体试剂盒。③仪器应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x±s)

表示,组间差异的显著性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

2结 果

2.1 肺结核组(治疗前组)与正常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x±s)肺结核组患者的血浆D-D和FIB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2.2 治疗后好转组与未好转组与正常对照组两项指标比较 经过全程抗结核治疗后,好转组D-D和FIB水平降低,未好转组临床症状无变化,指标无变化,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

注: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

3讨 论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原理是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依序脱去多肽A与多肽B,形成纤维蛋白Ⅰ与纤维蛋白Ⅱ,纤维蛋白在因子a的作用下交联在血管壁上,并被活化的纤溶酶裂解而产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是特异性反映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标志物之一。在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肺部疾患,肝炎,白血病,肝硬化及结核病均可升高 [3]。D-二聚体所反映出来的特异性不是指在某种特定的具体疾病中的表现,而是针对于有凝血与纤溶的一大类疾病的共同病理特点,即使是同类型疾病,只要凝血与纤溶水平不同,D-二聚体的浓度也会不同。

FIB是人体血液中重要的凝血因子,用于溶栓、抗凝治疗时及术前监查凝血功能、肿瘤患者化疗后的监测、DIC的诊断与治疗监测,是预防血栓形成的独立因素。它是一种急性相反应蛋白,在各种生理变化和炎症状态下其水平可能升高,轻微增高会显著影响血浆黏度,因而可改变血液流变学,与血栓栓塞风险升高相关[4]。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肺结核患者D-二聚体和FIB水平升高,说明肺结核患者存在凝血与纤溶异常,与文献报道一致[5~7]。结核病患者由于细菌毒素、坏死组织和血管损伤以及全身多系统多脏器功能均受影响改变,可造成患者外周血中凝血功能出现异常。携带结核分枝杆菌的气溶胶微粒进入肺泡后,宿主的单个核吞噬细胞,吞噬、抑制、杀灭和降解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分子,诱发更强的变态反应,强化组织坏死反应,破坏正常的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平衡,可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不全[8]。FIB增高表明机体处于高凝状态,代偿性纤溶功能增加,产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D-二聚体,以保持凝血和纤溶的动态平衡,纤维蛋白是在促凝因素作用中由纤维蛋白原转化而成的,纤维蛋白原是反映凝血的指标之一,从而导致了体内凝血及纤溶水平的升高。

经一个疗程规范抗结核治疗后,好转组患者D-二聚体、FIB水平明显减低,症状无好转患者结果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随着抗结核药物治疗,炎性细胞和液体通过淋巴管和血管被吸收,增殖性结核病变多形成纤维化,干酪样病变钙化或骨化,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逐渐恢复,而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恢复与患者的疗效相关。因此,肺结核患者血浆FIB和D-D水平升高,其变化与病情相关,可作为肺结核患者诊断、监测疗效和预后的辅助指标。

参考文献:

[1]邓美玉,王光辉,刘勇谋,姜晶.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与肺癌的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8):1230-1232

[2]吴晓莲 . 肺部疾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 2007, 12(11),1168

[3]周洋,龚建化,黄河,等.COPD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2):16-17

[4]彭黎明,邓承祺,现代血栓和止血的实验室检测及其应用[M].人民卫生出社,2005:1-106.

[5]邱珊,李娜,颜晓霞,等.结核病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意义[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5(01):98-100.

[6]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46-553.

[7]彭卫生,王英年,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21-489.

[8]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1):70-74. 编辑/王海静

上一篇:沈阳市某蓄电池厂227名工人健康检查结果报告 下一篇:临床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护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