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房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时间:2022-10-03 07:38:40

肺结核病房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

【关键词】 肺结核;护士;职业危险因素

肺结核病房的护理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长期处于多种有害因素之中:高风险的工作氛围,繁重的工作任务,社会评价不公平,以及社会价值不对称造成的心理压力等等。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肺结核病房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探讨防护对策,可以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增加适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肺结核病房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工作环境的高风险性

肺结核病房是一个呼吸道传染患者密集的地方,收治的患者尤其伴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多重耐药结核患者,入院时的常规痰检菌及结核杆菌痰培养都可以找到结核菌。结核杆菌是飞沫核经呼吸道传播,可以在患者咳出的痰液中,打出的喷嚏里排到外界空气中,形成菌尘,通过讲话、咳嗽、清扫、人员走动、空气流动等扬起而污染空气,当医务人员吸入体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以引起发病。所以即使要求患者不要随地吐痰,将痰液吐于纸中焚烧,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空气,但护士长期身处其中,也仍然避免不了被传染的可能。所以每一位在肺结核病房工作的护士都担心被传染上肺结核,处于极度的心理恐惧中。

1.2 职业性质对护士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

每一位长期在肺结核病房工作的护士, 在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中不可避免的会与患者发生近距离和零距离的接触:执行医嘱,为患者打针发药,整理床单元,进行健康宣教等。长时间带着厚厚的棉口罩,难得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不少护士患上了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疾病。护士要为患者留取痰、尿、大便、血液等标本,亲自送往化验室检验;将非一次性医疗用品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清洗晾晒;每次为患者护理服务后用快速消手剂消毒双手,频繁的消毒引起了皮肤的轻度损伤,造成对人的皮肤、眼睛、呼吸道、胃肠道不良影响,含氯消毒剂易挥发,还可引发过敏性结膜炎等疾病。许多护士为了预防肺结核,经常到放射科进行胸透,受到X线的辐射。在肺结核病房工作过的护士,大都做过PPD(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结果非常普遍,甚至不少还是强阳性,PPD实验转化≥10mm即考虑服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日积月累,对护士的健康造成了伤害。对身体健康的担心,造成了护士心理上严重的负担,容易对护理工作产生排斥,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

1.3 复杂的人际关系

社会上的许多人一听说是在肺结核病房工作的护士,便往往用一种害怕担心传染的眼光敬而远之。肺结核患者由于患上传染病,情绪低落,消极悲观,担心被歧视,对护理工作往往排斥,对护士的言行举止非常敏感,对护理服务容易不满意。护士由于职业要求,只能做出精神妥协。付出得不到理解回报,就会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更容易产生职业厌倦和工作疲惫感[1]。

1.4 社会价值不对称对护士心理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相当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不公平的社会评价,常使护士怀疑自己的价值及能力,而传染科的护士的价值更难得到社会上的承认。传染病房患者住院率相对其他专科病房较低,周转率低。抗结核治疗疗程虽然较长,但患者多数是在院内完成强化治疗阶段后,便出院口服抗痨药物,完成全程治疗。抗结核治疗是以国际抗痨方案为标准,而抗痨药物比较局限,价格比较低廉,对患者来说是好事,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病房却很难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肺结核病房的护士在同样努力辛苦的付出后,收入却得不到丰厚的回报,不少护士不愿在肺结核病房工作,很难留住人才,离职意愿很强[2]。

2 对策

2.1 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首先领导层要提高认识,认真落实如《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医院管理部门始终遵循“把不伤害放在首位”的原则,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来保障护士的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肺结核病房应当采取多重保护措施:首先需要医院在硬件设施上大力投资,病房设施设备应当完善齐全。病房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既适合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隔离休养,又要保证医务办公区域清洁、空气清新;消毒隔离措施到位,整个病区要有人机共存的空气消毒设备,患者痰液集中消毒处理设施,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减少反复消毒、反复使用,降低护士劳动量,将护士受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

2.2 加强基础防护措施

医院要重视传染科护士的劳动保护。护理人员应配备具有防护功能的工作服:一次性隔离衣,隔离帽,过氯乙烯纤维制成的高效过滤口罩、手套、鞋套等;面向全体护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如专题讲座、讨论等,建立长效的指令性培训机制;抓好日常工作中环节监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进行消毒隔离相关专业培训,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七步洗手规程,全面掌握防护操作程序;要完善健康体格检查制度,及时掌握护士的身心健康情况;护士平时加强锻炼,合理膳食,增强身体素质,工作学习劳逸结合,学会减压生活。

2.3 营造良好的工作范围

护理部及科室护士长要关心体贴护士的心理感受,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心理耐受力。护理工作岗位上设有专人从事遭受伤害和损失的协商工作。当护士发生职业心态偏差与患者发生矛盾冲突时,护理管理者一方面积极引导护士“以患者为中心”,另一方面要设身处地体谅护士,化解矛盾,多关心和理解护士的感受,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2.4 应用激励机制

院领导要充分理解在传染科工作的护士的辛苦,体会到护理工作的高风险性,应当创造条件,提高护士的收入。通过不断深化医疗改革和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将福利优惠政策倾斜于一线临床护士。设立激励机制,将护理服务工作与经济效益挂钩,并不断创新,以高质量的护理增值服务,为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使护士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3 总结

肺结核病房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职业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根据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和保证正常工作完成的基础上,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和对护士身心有益的防护措施,使每一个护士缓解了工作压力和心理疲劳,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李小妹,刘彦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惫感的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7.

[2] 吴欣娟,张晓静,高凤莉. 护理人员及离职意愿与工作压力相关性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0,35(4):197-199.

上一篇:职业暴露的预防及处理 下一篇:周口市2005—无偿献血人群中HIV病毒感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