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10-12 00:42:14

肺结核工作计划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1

一、年度目标

2.发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34例,其中涂阳患者占登记病人总数≥25%;

3.疑似肺结核病人报告率、转诊率、总体到位率100%,病人家属筛查率100%,抽查病人系统管理率≥95%;

4.肺结核(含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诊、治、管信息录入及时、完整、符合率100%;

5.以镇为单位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推广使用率达到100%;

6.疑似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筛查率100%,涂阳培阳率≥90%,规范开展耐多药肺结核病人诊断、治疗和管理。

7.加强学校、HIV/TB双重感染等特殊人群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8.完成xx市卫生局下达的结防工作质量考评指标,力争综合评分在全xx市有较好的排名。

二、工作安排

(一)防治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2.认真做好年度工作计划和中央、省结核病防治专项资金使用计划的制定,做到计划与规划目标结合,任务明确,项目和标准对应,专款专用,及时兑现,并保存发放凭证。

(二)"三位一体"体系正常运转

1.继续做好疾控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工作联系、协调和信息沟通,做好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治疗和管理信息的质量控制,保证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正常运转。

2.加强对定点医院病人规范诊治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人管理的业务指导和工作督导,充分发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结核病防治工作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促进基层防治人员尽心尽责督导病人服药,复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提高系统管理率。

(三)肺结核患者发现和治疗工作

2.做好肺结核疑似患者的推荐工作,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向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荐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占人口数的3‰。

4.全市全面推广医生+家庭督导员协同管理的模式,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有效提高病人服药、复诊和检查的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的及时性和随访管理质量。

5.全市全面推广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对固定剂量复合剂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可更换免费的散装抗结核药品治疗。

6.及时将病人(含耐多药病人)诊治信息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及时、完整、符合率100%.治疗结束患者相关资料整理齐全,归档保存。市疾控中心认真做好信息质量的监控,按时上报各类监测报表。

7.免费抗结核药品库房符合标准,库存药品无破损和过期,药品出入库登记齐全,药品库存量与帐目相符。

(四)耐多药结核病防控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05--2009年苏州市肺结核防治工作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及相关资料。研究对象为苏州市大市区域内登记的人口及全市发现的肺结核病例。

1.2 评价方法

对2005--2009年苏州市肺结核涂阳新病人进行统计,以其中男、女性别以及0―16岁、16~35岁、36―60岁、60岁一年龄分组为影响因素,对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登记率进行分析评价。

1.3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O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肺结核登记情况

2005--2009年全市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为20 877例,登记率为67.24/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人为11 742例,占总数的56.24%,登记率为37.82/10万,见表1。

2.2 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男、女性刚登记情况

2005--2009年全市共登记肺结核涂阳新病人9 969例,其中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6 964例(69.86%),登记率为45.36/10万,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3 005例(30.14%),登记率为19.15/10万,男、女性别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61.170,P

2.3 男性涂阳肺结核新病人年龄分布

2005―2009年全市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中0~24岁登记l 101例,登记率为28.87/10万,25―44岁登记2 292例,登记率为43.14/10万,45~64岁登记1737例,登记率为38.81/10万,65岁以上年龄登记1834例,登记率为104.80/10万。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的4个年龄组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0.646,P

2.4女性涂阳肺结核新病人年龄分布情况

2005--2009年全市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中O~24岁登记821例,登记率为21.38/10万,25~44岁登记1261例,登记率为23.41/10万,45~64岁登记510例,登记率为11.70/10万,65岁以上年龄登记413例,登记率为19.58/10万。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的4个年龄组比较总体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X2=187.731,P

3 讨论

苏州市全面贯彻实施《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来,建立健全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2005--2009年苏州市已全面落实了DOTS策略的全覆盖,同时苏州市在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基础上,通过地方财政也加大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的投入,另一方面苏州市不断强化人力资源建设,努力打造积极团结的结核病防治工作队伍和完善的防控网络。在支持条件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能就是一个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的课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苏州市2005年--2009年的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以及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情况基本处于小幅波动,相对平稳态势,但肺结核涂阳新病人中男、女性别登记情况差异性显著,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男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各年龄段新登记率存在差异性,0~24岁年龄段登记率明显低于平均值,而65岁以上年龄段登记率明显高于平均值。女性肺结核涂阳新病人登记率中,45~64岁年龄段登记率低于平均值。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①男性工作强度、工作环境以及行业类别与女性存在差异。②男性青壮年与青少年比较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同时工作环境通风不良以及集体工作时结核菌的暴露概率较大。③65岁以上男性的登记率高主要与一些生活方式以及一些基础疾病如老慢支、糖尿病等有重要关联,不良生活方式主要有长期吸烟、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生活环境较差如反复长时间处在麻将馆、茶馆等人员密集拥挤、通风条件差的场所等。④调查45~64岁年龄段女性发现,该年龄段涵盖了女性退休的几个年龄点,苏州市退休后女性主要以家庭生活为主,生活较为规律,结核菌暴露概率降低。

通过以上研究调查,我们认识到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情况分布上存在有差异,因此在病人发现工作中就要合理分配人力、财力资源,在兼顾全局的基础上针对重点人群的相关特点制定相应的强化措施,从而提高工作效能,降低肺结核发病率。

4 参考文献

[1]端木宏谨,全国结核病流行病抽样调查办公室,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2]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s],2002

[3]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局,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s],2008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结核病 大安区 规划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136

Thinking of TB control

He Wenxun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cente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to explor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Methods:According to the center “the plan” widely collect related information, write a final evaluation rules. Result:The smear-positive cure rate 94.96%; Recurrent case cure rate is 90.59%. Conclusion:Center control work still need further planning, make the tuberculosis control work do better.

Keywords:TB Dan an area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127-02

大安区对结核病防治非常重视,于2003年,相继下发了《大安区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年―2012年)》和中期实施方案,积极探索现代化的结核病管理控制手段,与此同时,将结核病防治作为传染病控制重点工作之一,在全区全面实施肺结核治疗、检查等工作覆盖管理。为了掌握大安区十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现将大安区2003年-2012年结核病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所有资料均来至于大安区2003年-2012年结核病登记本、初诊登记本及结核病年报表和专报表。切实执行《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1]。人口资料为大安区统计局。

1.2 方法。根据大安区政府下发的《大安区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2年)终期评估方案》,广泛收集相关治疗,撰写最终评估细则。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调查数据库,并采用Excel2003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政府承诺。大安区政府于2003年下发《大安区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2年)》,与此同时,区卫生局结合十年结核病防治规划,拟定了前后五年实施计划。在最短时间内组建起结核病防治工作小组,并在医疗资源上给予最大的配合。

2.2 经费投入。大安区结核病防治十年工作期间,区财政局将结核病防治经费纳入到年度财政预算中,实行项目管理,2003年-2012年应到位资金40万元,实到位资金12.4万元,到位率为31%。

2.3 人力资源。截止2012年,大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人员仅10人,其中专职5人,兼职5人。全区共有21所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人员共计1347人。

2.4 《规划》指标完成情况。2012年大安区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覆盖率达到100.00%。期间共接诊肺结核疑似病人10795例,年均接诊率2.93‰,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317例,治疗覆盖率100%。其中2003-2012年在登涂阳病人治疗1840例,治愈1747例,治愈率达94.95%。

2.4.1 患者发现情况。大安区2003年-2012年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目标任务为1505例,到2012年共发现1747例,超额完成任务242例,完成率达到116.08%。

2.4.2 治疗转归情况。2003年-2012年全区共接诊疑似肺结核患者10795例,其中涂阳患者共计1747例,经过有效治疗,成功治愈1659例患者,治愈率达到94.96%;复治涂阳患者372例,成功治愈337例,治愈率为90.59%。满足项目85%的治愈要求。

2.5 《规划》成本效果/效果估算。至实施《规划》开始,大安区有效控制新发病人数1554人,直接减少医疗费用1058662.5元,挽回社会总价值达到165347442.1元。(见表1、表2)。

表1 《规划》期内避免产生新发生新发患者所减少的

社会医疗费用

表2 《规划》期内避免劳动力损失所挽回的

社会经济效益

3 讨论

大安区通过制定十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强化了政府承诺。构建起大安区结核病防治领导工作小组,并加强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的构建,使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得到了保障[2]。十年来全区结核病防治经费共投入12.4万元。从2003年2.9万元上升至2012年12.4万元。另有中央补助都为金额105.22万元,省补助实到金额25.34万元。此外,全球基金到位53.66万元,日本援项目9.06万元。由此可知,大安区政府经费投入实到金额相对较低,其受到国际合作项目的影响,需要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大安区政府经费投入力度。

根据结果来看,大安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较好,按照十年规划切实执行,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结核病防治工作得到较好推进[3]。但大安区仍然存在人力和经费投入不足;对流动人口管理措施不强;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开展结核病防治的“三位一体”模式需要加强;直接面试下的督导服药还需要技术手段[4]。为此,大安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还需进一步规划,使结核病防治工作从组织保障、专业人员配置、财政投入、对流动人口管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切实督导病人服药等方面全面规划,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0

[2] 张为胜,李月华.乌鲁木齐市综合医院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到位情况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2):795-797

[3] 黄飞,王黎霞,成诗明.医防合作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的影响[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7):361-364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4

【关键词】 结核病流行与控制 规划 患者发现 化学治疗

一 结核病流行状况

结核病是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多个世纪以来,结核病一直是人类的灾难。结核病几乎与人类历史同样久远,在人类有记载的历史中,结核病曾经造成了多少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欧州工业革命拥挤的年代里,结核病夺走了更多人的生命,以至于当时人们把结核病称为“白色瘟疫”。在我国结核病称之为“痨病”,曾有“十痨九死”,“谈痨色变”之说。据统计从1882年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发现结核杆菌以来,已有2亿人死于结核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人们再一次感觉到结核病对人类的危机。

结核病目前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1993年4月23日,WHO在伦敦召开46届世界卫生大会,a会上通过了“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积极与结核病危机作斗争。1998年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行动刻不容缓”,要求各国政府加强对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领导和经费投入,全面推行符合成本-效益的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1.2]。针对结核病流行的严重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国务院于2001年10月批准、印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国务院分别于2000年、2004年、2006年召开全国结核病防治电视电话会议;增加中央专项经费投入;将结核病防治工作作为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并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防治主要目标:2005年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70%、治愈率85%。

(一)全球结核病疫情据WHO估计,目前全球大约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杆菌,95%的结核病人及98%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全世界每年约新发结核病900万人,而且死于结核病达300万人[3],与艾滋病、疟疾成为三大传染病死因,所致的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由于艾滋病在非洲国家迅速蔓延流行,使得结核病发病率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至2005年全球将发生1020万新结核病人,而印度、中国的结核病人数居世界首位。导致肺结核疫情严重恶化的原因是艾滋病的蔓延和流行;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加速流动;大量耐多药结核菌株的迅速蔓延;控制结核病在全球公共卫生政策中被忽视。这些因素使全球结核病处于一种非常严重的状态。

(二)全国结核病疫情我国属全球22个高负担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二位,据调查[4]全国结核菌感染者近5.5亿人,现有肺结核患者450余万人,每年新发传染性结核病200万人,死于结核病达13万人,为其它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死亡人数总和的两倍。从1979年-2000年我国对结核病进行四次全国流行病学调查[5],结果显示:全国肺结核患病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活动性与涂阳病人仍然居高不下。其流行趋势及特点为“五多一高”:感染人数多;现患病人多;死亡人数多;耐药病人多;农村病人多;疫情居高不下。

(三)福建省结核病疫情

1.历次流调患病率及动态 1979年我省第一次结核病流调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917/10万,涂阳患病率312/10万,0-14岁儿童结核年感染1.51%,结核病死亡率52.37/10万;1985年全省第二次流调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700/10万,涂阳患病率246/10万,0-14岁儿童结核年感染1.03%,死亡率为25.6/10万,分别较前下降了23.7%、21.2%、31.8%、51.5%;1990年全省第三次流调活动性肺结核病患病率352/10万,涂阳患病率132/10万,0-14岁儿童结核年感染0.82%,死亡率为22.9/10万,分别较1985年下降了49.7%、46.3%、20.4%、10.5%;2000年全省第四次流调仅为7个调查点,患病率237.1/10万,涂阳患病率97/10万(仅供参考)。据200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估算我省现有活动性肺结核10万例,传染性肺结核5万例。我省少数民族人口50多万人,其中畲族占37万人,据2000年畲族6个点调查,畲族群众肺结核患病率达429/10万,涂阳患病率达237/10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2.结核病流行特征 四次流调显示,我省结核病疫情农村高于城镇、沿海高于山区;肺结核病人中75%为15-54岁青壮年。

二 福建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进展

1993-2001年,我省先后开展了卫生部结核病控制项目、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福建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实行抗结核病药物减、免治疗。199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我们的卫生工作始终要贯彻执行以防为主的方针,防看来也要花一些钱,但比治的钱要节约很多。防就要防得早,以免蔓延,这就要有及时而准确的信息。在这方面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要误大事,要承担历史和法律的责任。现在结核病在全世界又有蔓延趋势,要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及省长也相继作了重要批示,从此全省、全国各级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给以空前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防治经费,迎来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春天。2002年以来我省实施世行贷款和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对可疑症状者实行免费检查,对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病人免费提供抗结核病药物治疗;2005年国家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又对痰涂片阴性的肺结核病人免费提供抗结核病药物治疗。1991-2005年期间,全省共登记肺结核病人21.92万例,其中涂阳病人8.93万例,涂阳新登记率从7.2/10万逐步提高到2005年的43.3/10万,平均治愈率达86.5%。其中“九五”期间全省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0094例,涂阳病人17238例,治愈传染性病人10000例;“十五”期间我省利用项目资金带动结核病防治规划的发展,2001-2005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12898,其中涂阳病人61425例,治愈传染性病人46077例,与“九五”相比,多发现活动性病人52804例,其中涂阳病人44187例,多治愈传染性病人36077例,比增分别为87.9%、256.3%、356.2%。2005年全省以县为单位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策略)覆盖率达100%,新涂阳病人发现率达74.6%,治愈率达90.0%。

三 “十五”期间我省采取的主要措施

1、政府承诺,落实结防工作经费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2年制定下发了《福建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各市、县也相就下发了十年规划,并成立多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及项目办公室。9个市及86个县(市、区)中有93个成立规划与项目领导小组,其中有92个是以政府领导任组长。 卫生厅制定下发了5年工作实施计划,卫十项目工作计划及归口管理等文件,加强了结核病防治工作。

2006年3月份,省卫生厅制定并下发《2006年福建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计划》及《福建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2006-2010工作实施计划》。各设区市根据省级《5年工作实施计划》及《2006年工作计划》制定并下发了相应的实施计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2001-2005年,我省结防工作经费计划 6503.06万元,落实6286.83万元,其中中央经费508.43万元,省级经费2220.4万元,市级经费586.07万元,县级经费475.04万元,全球基金经费591.15万元,世行贷款经费1902.49万元。

福建省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总投资人民币8906万元人民币,其中利用世界银行贷款5295万元,财政配套人民币3611万元。在配套资金中,省级财政承担总额的80%,其余的20%由福州、厦门、泉州3市、县级财政承担(其中福州、厦门市由市级财政承担、泉州市由市、县两级共同承担)。

2、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至2005年底,全省有80个结防机构是隶属于CDC独立科室,有14个是隶属CDC与其他科室合并,有2个是与综合医院合并。其中省市级10个结防机构都是隶属CDC独立科室。2001年全省共有防治人员为483名,项目启动后至2005年底全省结防人员700名。

3、定期召开例会,协调解决问题

从2002年4月份项目启动以来,由省卫生厅计财处、疾控处、省级结防领导及相关人员组成的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分析近期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从2005年起卫生厅定期组织召开艾滋病/结核病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间合作,提高病人发现率与治愈率等问题。市、县级根据省级的要求每月召开项目例会,协调解决病人发现与管理问题。

4、加强综合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病人的发现水平,省卫生厅制订和下发《福建省结核病归口管理实施办法》,明确规定各类医疗单位应及时将可疑肺结核病人转诊至辖区内结防机构就诊。2006年初,省卫生厅发文《关于明确为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治疗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各级综合医院如对项目病人收费,按乱收费处理,进一步规范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

5、制定有关技术规范文件,规范病例发现、治疗与资料收集工作

省级组织人员编写了《县、乡、村结防人员工作手册》、《三种登记本、病案记录等资料填写规范》,《结核病暴发流行与预防接种反应应急处理意见》,《关于重申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技术规范若干意见的通知》,以及《结核病诊断治疗管理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文件,对三种登记本、病历本、用药记录卡的填写,初诊病人接诊、病例确诊、化疗与督导管理程序与方法,规定了接诊医生、放射、痰检、药品管理人员、督导员等各自的分工、职责。规定初、复治涂阳病人均采用国家统一短程化疗方案[6],全疗程6-8个月,其中强化期2个月,继续期初治涂阳4个月、复治涂阳6个月。明确了病例发现以因症就诊为主[7],凡初诊病人均应痰检,治管1例病人必须收集的有关资料,以及结核病预防与接种反应应急处理等作了详细规定。

6、实行分片包干、专项督导,增加督导频度,提高督导质量

省、市级每季度督导一次,县对所有乡(镇)每月督导一次,乡(镇)对每例涂阳病人全疗程随访4次。对无病人发现的卫生所采取不定期督导。省、市级结防机构人员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各市县具体督导工作。每次督导前防治人员共同讨论,提出须解决的问题,拟好督导提纲,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导检查。在常规督导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对后进县、山区贫困县,项目病例资料真实性、药品管理等专项督导,每次督导报告以省项目办或省CDC文件形式下发督导反馈结果,使各级行政部门及结防机构都能了解项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7、加强能力资源建设,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

省卫生厅明确规定各级结防人员必须具有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经省、市级专业培训,每期培训班都对培训人员进行业务考核。2002年省卫生厅拨款90万元用于改善省结防所培训中心场所与设施及福州结核病防治院临床诊疗培训基地的设施,建立了两个培训基地。各级结防人员的短期培训在省结防培训中心培训,市县级结防业务骨干、门诊医生的临床诊疗技术培训(3个月)在福州结核病院培训,以提高其临床诊疗水平,近年来共举办5期培训班,培训212名结防业务骨干。我省还对监狱、铁路、民航的有关医生举办了结防、痰检等培训班。

8、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结核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全社会的参与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坚持“四个面向”开展健康促进工作,即:(1)面向领导;(2)面向医务人员;(3)面向群众;(4)面向患者。

卫生厅、项目办每年都下发了关于做好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坚持日常宣传与“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相结合,个体宣传与群体宣传相结合,利用各种可能的渠道宣传结核病的危害和防病知识、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及我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政策,提高群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增强防病治病意识。5年来全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知识宣传活动:省、市级编制防痨信息分发到各级有关领导、医疗卫生单位等;在学校、工厂等地宣传;在报刊、网站举办有奖知识竞赛活动;深入居委会及老人院举办结核病防治知识讲座;中邮广告;印制各类宣传物品;开展以“海峡西岸行”为主题的结核病防治知识宣传三下乡活动,深入流动人口聚集的工厂、街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结核病宣传活动;项目县统一制作永久性的县政府《公告》及病人接诊程序牌匾等。

9、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网络化的结核病管理模式

2002年我省研制开发《福建省结核病防治信息系统》,到2004年全省启用了结核病网络直报和专报,改变了以往手工报表不及时,容易出错,信息无法共享的落后状况,对结核病病人防治情况实行管理和远程监督,对实现我省结核病防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我省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可持续发展及使用《中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WHO.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Programmes. 2nd ed [S]. 1997,15-16.

[2]龚幼龙、万利亚、武桂英、结核病控制经济与管理学评价[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43-51.

[3]王撷秀.积极发现治愈肺结核病人[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4):213.

[4]屠德华.适应新形势,力争新成绩[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4):212.

[5]全国结核病流调技术指导组、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7.

[6]谢惠安,阳国太,林善梓,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7-798.544-547.

[7]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84.

课题组成员:

1.陈求扬: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主任医师,福建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

2.郑金凤: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所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结核,肺;健康教育;护理程序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和遵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月12月,我科收治120例肺结核病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71岁;试验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1~70岁。2组性别比、年龄间有均衡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推荐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需要抗痨治疗;(3)年龄≥18岁;(4)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评估。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3 护理评估 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目前生活状况、知识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状态;评估入院时各系统的常规检查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评估护理对象对长期用药的态度,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评估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庭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结核病患者通常能照顾自己而且似乎没有问题。 然而,可能会产生某些阻碍治疗依从性的事件,如情绪沮丧、财务困难、怀孕、乙醇或药物依赖、违法工作、至亲过世、无家可归等。护士必须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评价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什么是患者正在努力完成的,以及结核病诊断对患者有着怎样的影响[2]。

1.4 护理诊断 正确区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认真评估患者的个体是否具有该诊断的依据。肺结核的护理诊断侧重于认知、行为等因素。主要的护理诊断有: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3)体温过高: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1.5 护理计划的制定 标准护理计划对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共同存在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基本的护理措施和评价标准[2]。尽管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方法均相同,但是,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灵活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一个包括支持系统在内的个体化计划,这样可以使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底,激发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促进药物治疗的完成情况。

1.6 护理措施

1.6.1 制定健康教育路线图: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然后护理人员根据评估情况按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6.2 保证达标: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根据健康教育内容上的指标,反复进行评估教育,直至达到最终护理目标。运用沟通技巧,积极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关心他们,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医院环境,积极主动配合医疗人员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理解:服用多种药物的重要性,即使在感觉已经很好时;每种药物要按剂量服用;每种药物按药物的时间服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的观察。

1.6.3 指标观察:定期对肺结核健康教育指标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及方式包括: 将自行设计的问卷发放给患者,由患者填写后收回。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②对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问卷。认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发病原因、诱因、传播途径、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所服药物名称及不良反应、所服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按医嘱服药的后果、按医嘱完成药疗计划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按认知程度分为了解组、一般了解组、不了解组。③对疾病预后的了解情况。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⑤治疗依从性问卷。治疗依从性情况分为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从不服药;复查情况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复查,遵医方式综合 评分70分以上者为遵医方式良好,69分以下者为不遵医。其中正确用药占60分,饮食习惯占25分,其他占15分。

1.7 护理评价 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3]。在长期的结核病治疗(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患者)期间,许多因素会改变,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同意下定期地评价患者的进展,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个人的境况、心情、态度、外表方面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被关注。临床实践证明,护理程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0%患者受益,学到护理知识,对多种宣教形式满意。通过出院后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合理饮食,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能满足自我护理的需要。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信息交流传递,不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还减轻了患者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情绪稳定下接受治疗,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计划,随时评价学习情况,及时修改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肺结核患者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春渝.病人入院护理评估中的缺陷及干预措施.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33.

2 姜安丽,林菊瑛,巩玉秀,等.整体护理于护理程序.//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 刘岩.利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714.

4 赵小梅,何建华,彭海兰.临床路径在肺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护理研究, 2005, 19:1615.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6

目的 分析海南省肺结核病人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结核病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根据海南省2001~2006年结核病登记报表进行病人发现及治疗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全省6年来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6 639例。新涂阳病人登记率和发现率从2001年36.12/10万、45.44%上升到2005年的57.71/10万和77.51%(2006年)。平均治愈率为94.0%。结论 海南省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后,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结核;肺/预防与控制;海南省

analysis of results of case-finding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ainan province (2001~2006).

zhang guang-en, lin feng, li shan-wen, et al.

hainan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ikou 570203, hainan, p. r.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results of case-finding and treat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ainan province, and provide the technical evid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b control.  methods  cohort study of registered pulmonary tuberculosis cases and their treatment outcome from 2001 to 2006 in hainan was conducted.  results  from 2001 to 2006, 36 639 active pulmonary tb patients were registered. the registration rate and detection rate of new smear positive cases were increased from 36.12/100 000 and 45.44% in 2001 to 57.71/100 000(2005) and 77.51% in 2006. the cure rate was 94.0%.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case-finding,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hainan province have been improved and marked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since the implemention of modern tuberculosis control strategy (dots).

    key words:tuberculosis;  lu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ainan province

    海南省自2001年实施《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以来,不断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质量,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有效地遏制了结核病地肆虐。尤其是在2003年和2005年分别引入了全球基金第一、四轮结核病控制项目后,为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全省2001年以来结核病人的发现及治疗管理情况,为海南省结核病控制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1~2006年全省19个市、县(区)经核实后上报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季报表和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海南省国家统计局。

1.2  有关指标及定义 

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2003.3)的规定。

1.3  分析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全省6年来结核病报告病例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病人发现情况

2.1.1  病人登记率 

2001~2006年全省共登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6 639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病人23 087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和新涂阳病人发现率分别由2001年的55.23/10万、45.44%上升到2005年的87.51/10万和77.51%(2006年)。见表1。表1  2001~2006年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年度人口数(略)注:2006年全省人口总数尚未公布。

2.1.2  新发涂阳病人的性别、年龄分布 

2001~2006年共登记新发涂阳病人2 387例,以25~54岁年龄段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1.01%。其中,25~34岁组比例最高,占18.08%,然后随年龄增长有逐渐下降趋势,但在65~组却有所反弹。男性与女性高峰均在25~34岁年龄组。2001~2006年登记的新涂阳病人中,男性占75.47%,女性占24.53%,男女比例为3.08:1.00。见表2。表2  2001~2006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年龄与性别分布(略)

2.2  肺结核病人治疗转归 

2001~2005年海南省共治疗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18 183例,治愈17 093例,平均治愈率为94.0%,各年度的治愈率差别不大;治疗失败188例,失败率为1.0%,死于结核病人的有159例,病死率为0.9%;完成疗程253例,占1.4%。其他指标见表3。表3  2001~2005年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队列转归年度病人数治愈(略)

3 讨论

3.1  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评价 

病人发现工作是控制结核病的重要环节[1]。2001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以来,海南省不断加强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病人发现率稳步提高。主要通过全面实施dots策略,加强综合医疗机构、妇联等多部门和结防机构的合作;实行结核病归口管理,各级疾控中心(结防所)是指定的结核病防治管理结构;加强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对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和可疑症状者及时确诊和治疗管理;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对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追踪及病人的治疗管理给予奖励和补助制度。对所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摄胸部x片及痰涂片检查,充分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发现肺结核病人。对疫情较高的地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检查,从而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登记率由2001年的55.23/10万上升到2005年的87.51/10万,新涂阳病人登记率由2001年的36.12/10万上升到2005年的57.71/10万。新涂阳病人发现率由2001年的45.44%提高到2006年77.51%。主要通过实验室质量控制,定期复检痰涂片;加大实验室人员培训培训力度,在全省1/3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置痰涂片检查点,对接诊的肺结核可疑者进行痰涂片检查,方便肺结核病人和可疑症状者就诊查痰;对新登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的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和其他密切接触者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等措施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男性新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08:1.00,与国外研究报告一致[2]。各年龄组有差异,男性高发年龄组为25~34岁,占男性的17.38%,其次是35~44岁组,占17.29%,两个年龄组差别不大;而女性高发年龄组为25~34岁,为18.08%,提示肺结核高发于青壮年,这与全国总的趋势相吻合。但值得一提的是,在65~组却有一个反弹的现象,其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3.2  加强和规范传染性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

实施结核病防治规划以来,我省大力扩展dots策略,在医务人员或家庭人员直接面视下的病人服药管理模式,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行免费治疗。对登记在册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实行全程督导,严格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要求进行管理,确保病人的高治愈率。由于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6年来取得了明显效果,新发涂阳病人治愈率达94.0%,超过了who 85%的要求。共治愈了17 093例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有效遏制了海南省结核病的肆虐,减轻了危害社会的严重程度。

3.3  不断提高肺结核病治疗管理水平和dots实施质量

保持高治愈率。政府承诺是实现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重要保证。结核病控制已成为政府行为,省、市、县各级政府均成立了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组长均由政府领导担任;建立了例会制度,加强了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提高了政府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强化了承诺,使全省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另是建立督导制度,以促进dots策略的正确实施,促进结控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改善对结核病人的服务,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实行省-市(县)-乡镇-村逐级督导机制。第三是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免费抗结核药品,保障药品不间断供应,是有效治愈肺结核病人的重要保证。以及加强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管理,积极扩展dots策略,不断扩大在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病人服药的管理模式。

   

总之,从2001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各级疾病防治机构的努力下,我省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当然,这与全社会各界群众的积极参与也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端木宏谨.积极发现和治愈结核病传染源[j].中国防痨杂志,2001,23(3):211.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7

【关键词】耐药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流行;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4-0658-02

结核病是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肺部,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1]。其中耐药结核病,是造成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中指出:“未来数年内可能出现以耐药菌为主的结核病流行态势,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患者人数持续增加”[2]。(其中:耐药结核病,指耐一种或一种以上抗结核药物的肺结核病人;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指结核菌感染者﹝不是活动性结核病人﹞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不是艾滋病人﹞。据有关资料报道:人感染结核杆菌后,其一生中患结核病的机率仅为10%;一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后,结核病的发生概率将上升到50%左右。因此,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将加重监狱内结核病的疫情。

我国属于高耐药国家(据WHO估计,2006年全球约有49万例MDR—TB,中国占27.8%),居全球首位[3]。我省是结核病和艾滋病疫情较严重的省份之一,保持着高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和低递降率的特点。本狱内“现患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5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患病率为375.0/10万(低于2000年云南省肺结核患病率496.9/10万),其中: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病例12例;涂阳肺结核3例,涂阳肺结核患病率2万/10万(高于2000年云南省肺结核涂阳患病率171.3/10万)[4],3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均为耐药病例,耐药结核病患病率100%(高于2007—2008年全国耐药结核病基线调查结果。我国总耐药率:37.79%[5],我省暂无相关资料),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者有数例”。每年在新入狱的服刑人员中发现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约2~3例。(按照一个痰涂片结核菌阳性阳性结核病传染源,一年可以传染15~20个健康人群计算,本狱内每年将有45~60个健康服刑人员被结核病耐药菌感染)一个耐药结核病人平均治疗时间至少1.5年,治疗费用是普通结核病的十倍以上。治疗时间长、治疗费用昂贵、且需要足够的传染病隔离病房,对于基层监狱医院工作现状,是不堪重负。同时,狱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患者如果未尽早的发现并转送到专科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存在潜在的流行的风险。

尽管,目前未见全国监狱内耐药结核病和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疫情等相关资料报道。但是,本监狱内耐药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控制其流行已刻不容缓。

WHO在1995年和2000年了“监狱结核病控制指南”,在开展监狱结核病防治工作中,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对“监狱结核病控制指南”执行情况并不让人满意[6]。目前,监狱内开展控制耐药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流行的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监狱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不能完全与地方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规划同步实施,例如:政策保障、组织机构建设、防治经费匮乏、实验室能力和工作条件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监狱在押犯人结核病容易受到忽视,实施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技术措施工作中存在盲点或薄弱点等问题。加之,监狱有其独特的特殊性,监狱羁押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即:服刑人员来源于高发的结核病人群,且流动性大、聚集性强、过分拥挤、通风条件差、犯人营养不良、免疫力差,)以及医疗服务资源匮乏,导致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监狱成为结核病和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传播较难控制的一环。

根据,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简称:“规划”﹞提出的控制策略和技术措施,并结合本监狱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的对策。

1.建立结核病防治机制,保障结核病控制策略的顺利实施

1.1 “规划”要求: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负责、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防治机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全面实施中国结核病控制策略。

首先,在本狱内确定以“分管领导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了组织机构、制定工作职责。分别成立了“结核病防治领导小组、DOTS策略质量督导组、疗效评估和疑难病例会诊制、结核病防治健康宣教组”,制定部门负责制以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等狱内结核病防治机制。

1.2 加强并建立监狱医院与当地结防系统及医疗机构的合作关系。特别是建立了“耐药结核病例会诊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技术指导和交流,对提高本监狱的结核病患者发现和治疗管理技术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大工作力度、早期发现患者是从源头上控制耐药结核病和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在狱内流行的主要对策

“规划”中首次提出“各地卫生、教育、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对结核病密切接触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羁押人群等高危人群以及老年人、学生、流动人口等重点人群的结核病筛查工作,尽早发现肺结核患者。同时提出了“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筛查率达到90%的工作目标。

本监狱医院制订并落实了将肺结核和HIV抗体检测列入门诊常规检查的工作制度。“凡入监的服刑人员均须拍摄胸片,肺部有异常阴影者(或出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等症状在两周以上)都必须做痰涂片结核菌细菌检查,痰涂片结核菌涂阳者进一步作痰培养和耐药菌检测(结核菌细菌学检测、耐药菌、HIV抗体等检测项目送到当地疾控中心或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坚持做到“不漏项目、不漏应检者”。因此,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10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筛查率达到100%,到达并超过了“规划”中提出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筛查率达到90%的工作目标。

根据相关工作要求,对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人及时的转送到相关的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落实早期发现患者的工作,在控制耐药结核病和艾滋病在狱内流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扩大耐药肺结核诊疗覆盖面,规范患者管理、遏制新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对3例耐药肺结核患者实施DOTS策略(即患者每次服药,都是在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完成)诊疗覆盖面达到了100%,但是治愈率仅60%左右。耐药结核病人由于治疗疗程长,病人处于羁押的状态,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很差。因此,开展对患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耐药结核病知识以及危害性的宣教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从而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接受规范治疗管理的信心,虽然治愈率低,但通过治疗能够减少耐药菌株的毒力、在治疗期间通过耐药菌的检测,未发现新的耐药菌株的产生,降低了传播的风险,从而也能够延长患者的寿命。

4.不断提升整体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在省监狱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领导下,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培训、进修学习,较好的掌握了当前国内外耐药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展和新动态。因此,在开展狱内耐药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中能够及时的发现治疗和管理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确保了治疗和管理的质量。

5.坚持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工作、知晓率到达90%,达到并超过了“规划”中提出的“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5%”的工作目标

每年开展1~2次狱内各监区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教工作和宣传专栏。特别是有关结核病早期的症状、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等,要求每个服刑人员都必须了解,通过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宣教工作,有症状的服刑人员会主动向狱区的医生汇报身体出现异常的情况。对新入狱的服刑人员,开展一对一的宣传教育工作,不留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宣传教育的盲点。在与家属探视的交流中,服刑人员将获取到的知识向家属进行交流,关心亲人的身体健康,家属非常的感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规划”中首次提出了要“落实结核病感染控制工作制度,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防护”工作的要求

我院加强和建立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和防护措施,预防和保护医务人员和工作者免受耐药菌结核病、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传播的威胁:

6.1 建立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6.2 建立定期隔离、消毒效果的检测与评价制度。

6.3 隔离病房设置缓冲间,凡进入隔离病房任何人员(特别是医务人员)必须更换衣帽、口罩、手套和鞋。

6.4 隔离病房设置在工作区域的下风向,室内设施定期消毒,做好痰液的消毒处理。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将隔离病室内“进和出”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7.讨论

继续保持目前控制“监狱内耐药结核病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流行”的效果,今后的工作重点:

7.1 监狱内耐药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实现项目化管理。将狱内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纳入地方防治规划,并与地方结核病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同步实施与管理,同时要保障耐药结核菌的检测与治疗等相关工作经费。

7.2 耐药结核病患者要统一治疗管理、药品有保障、提高治愈率、降低耐药结核菌的传播。

目前,一部分基层监狱医院存在着治疗耐药结核病人的药品不能完全保证、防治经费匮乏、隔离病房和相关设施以及消毒等工作条件较差的问题。建议省监狱系统总医院承担基层监狱医院痰涂片涂阳或耐药结核病患者的统一治疗和管理工作,实行强化期集中隔离治疗以及继续期巩固治疗管理,确保治疗效果,更利于集中药品和经费的统一使用和管理。

7.3 加强耐药结核病的追踪与归口管理,完善防控机制。监狱是社会的一部分。监狱服刑人员存在着与社会普通群体之间处于双向流动状态,即社会人群因各种原因(其中包括耐药结核病、艾滋病)进入监狱,在押犯人因刑满释放(疾病未治愈)等原因回归社会。要警惕监狱中耐药结核病流行对公众的威胁。

入狱时已确诊为涂阳结核病患者或是耐药结核病人,狱医应该迅速通知其家属及入狱前曾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细菌学检查及治疗。未愈患者带病出狱回归社会,要强制要求转入辖区结核病防治相关医疗机构接受归口治疗管理。如果管理不当,这些新传染源将不断危害社会。

参考文献

[1]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

[2] 《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

[3]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8.

[4]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云南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2-2010年)》通知云政办发[2002]50号,2002,04: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年)》.

肺结核工作计划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常山县疾控中心档案材料和结核病控制项目病人月报、季报、年报表和常山县人民医院结防所门诊资料。

1.2 管理模式

将结核病防治中查、治、管一体化管理放在县疾控中心的模式,转为以县人民医院负责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治疗,即所有肺结核病人和疑似病人归口到县人民医院,其他医疗机构报告、转诊和疾控中心负责病人督导管理及业务培训,并通过县、乡、村三级网络负责对病人的登记、督导管理和资料统计上报的医防合作管理模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

2、结 果

2.1 到位率

管理模式转变后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到位率从转变前5年的74.47%,上升到2000-2004年的91.75%和2005-2009年的98.63%(表1)。

2.3 治疗管理效果

模式转变前后涂阳新登记病人治愈率无明显差异,病人丢失率从模式转变前5年的6.1%下降到2000-2004年的3.4%,直至目前的全部管理到位(表3)。

3、讨 论

自从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项目县多数将结防所设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卫生防疫站),执行查治管一条龙的管理模式。但随着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逐步深入开展,设在防疫站(疾控中心)的结核病专科门诊,要承担结核病的所有查、治、管的业务,已不能适应艰巨的防治任务;结防专科门诊的软硬件都很不规范,群众的公信力差,吸引不了病人;病人转诊及到位工作难、鉴别诊断、疑难病人处理、不良反应的处理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该县根据实际情况,在2000年卫生防疫体制改革时,将结核病防治中查、治、管一体化管理放在县疾控中心的模式,转为以县人民医院为结核病归口诊治定点单位,负责结核病人的发现、诊断、治疗,其他医疗机构报告、转诊和县疾控中心负责病人督导管理及业务培训,并通过县、乡、村三级网络负责对病人的登记、督导管理和资料的统计上报的医防合作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症就诊是发现病人的主要方式,综合性医院是病人首诊的主要场所。肺结核诊治在综合性医院,解决了疾控部门与综合性医院协调配合难、查治脱节、转诊到位率低的问题。常山县将肺结核诊治划归到县人民医院后,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到位率从肺结核病人管理模式转变前5年的74.47%,上升到2000-2004年的91.75%和2005-2009年的98.63%,与吴方等报道的相似。虽然2000-2004年转诊率有所提高,但仍有转诊不到位的情况,常山县于2005年改变了县人民医院内转诊模式,即将过去的门诊医生分散开转诊“三联单”改为由放射科统一报告转诊“三联单”的院内转诊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转诊到位率,达到了《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肺结核病患者和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的转诊率到2010年达到95%”的目标。另外,结核病网络专报工作自2005年5月1日运行后进一步提高了转诊到位率。肺结核涂阳登记率从30.08/10万提高到39.98/10万,初治涂阳登记率从20.58/10万提高到33.73/10万,涂阳登记率高于茅蓉等的报道,逐步实现了“高发现率”的目标。常山县涂阳新登病人治愈率为85.94%,达到了卫生部提出的“新涂阳肺结核病人治愈率保持在85%及以上”的目标,模式转变前后治愈率无明显差异,这与开展项目以来病人均使用板块药有关。病人丢失率从模式转变前5年的6.1%下降到2000-2004年的3.38%,直至目前的全部管理到位,这主要是加强了对病人宣传、网络追踪、全程督导和病人系统管理的结果。

常山县医防合作管理模式实施后,医疗机构参与结核病防治工作达到了卫生部提出的目标。医防合作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医疗和疾控的专业优势,让查、治、管有效结合。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的协作尤为关键,但分工必须明确,资源要合理配置,要定期作好双方的情况沟通,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定点医院加强了结核病人的诊断治疗、报告和院内转诊工作,提高了防治质量;非定点医院加强了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工作;疾控中心和医院防保科密切联系,加强了对医院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以保证工作质量;另外,疾控中心还加强了对非定点医院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工作督导和乡、镇、村各级结核病防治人员对医院报告的结核病人的服药情况进行访视和督导。只要管理严格,强化对结核病病例的不同管理模式,如全程督导和全程管理,可以使患者达到相同的治疗依从性。

上一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中医科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