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语文 第3期

时间:2022-06-30 01:51:01

体验语文 第3期

在教育部制定并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体验”一词成了整个文本的一个关键词,总共出现了17次之多,贯穿了《语文课程标准》三个部分的各个主要方面。从课程的基本理念到课程的目标,从教学建议到评价建议都体现了“体验”的取向。它是以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的超越,它注入了主体强烈生命意识的活生生的个体经验,它“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于自我、自然、社会之整体有机的人的‘超越经验’”。

祖国的语言文字中饱含着前人的生命体验,蕴涵着生活的哲理与智慧,流淌着生命的血液。因此,体验语文就是从这个世界中读出人韵、人味,唤醒、增强学生的生命体验,丰富学生的生命色彩,并使学生获得生命表达的新的形式。

一、张扬个性,尊重体验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所关注。

以《最大的麦穗》为例,一位教师做了如下的教学安排。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你还有自己的认识吗?

生:老师,我认为苏格拉底的教学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课文中,他的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从“随手扔掉”可见他的弟子不够爱惜粮食,从而也可以说明苏格拉底的教育有疏漏之处。

师:你敢于向权威挑战,精神可嘉!掌声鼓励!

生:我认为文中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是自相矛盾的。“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所谓“最大的麦穗”,一定是有比较而产生的,“只许进,不许退”就导致弟子们没有办法进行全方位的比较,那么,这个“最大的麦穗”是没有办法找到的。所以,这种提法的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生:从中也能看出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有些太听话了,不敢怀疑老师,盲目行动,最后落得两手空空。

师:这些问题,我课前也没有想到。你们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的见解,的确了不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张扬学生的阅读个性,表达学生的生命感受。

二、平等对话,加深体验

新课标强调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体验性学习是学生个性化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经过体验获得的知识就是属于自己的知识,会终身受用。然而,由于学生个体认知水平的不同,体验和感悟也就不一样,加上教材本身的多元性,学生的理解就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如何交流和展示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如何深化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呢?这就需要运用对话,并在对话的过程中加深体验。

笔者在教学《烟台的海》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如果说,春天烟台的海是一个活泼、顽皮的孩子,夏天烟台的海是一个恬静、温柔的少女,那么,冬天的海又像一个什么人呢?

生:我觉得冬天的海像一个脾气十分暴躁的人,书上说,它“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生:我觉得冬天的海像一个喜怒无常的人。

生:我觉得它更是个可怕、恐怖的人。

……

师:大家说的似乎有些道理。请再读一读文中写人的句子,想想此时的人们有什么样的情怀?(生读)

生:人们顶着寒风,不畏严寒来到海边观赏大海。

生:人们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与大海拍照留念,很有勇气,也很乐观。

师:是什么给人们带来这样的勇气、胆量和乐观?

生齐说:是大海!

师:那现在对冬天的海又有什么认识呢?

生:我觉得大海像一个锲而不舍的人。

生:我觉得大海像一个勇敢顽强的人。

生:我觉得大海也像一个不屈不挠的人。

……

师:是啊!其实这正是冬天的大海给烟台人和许许多多的游客所带来的一种精神的鼓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只有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能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拓展阅读,丰富体验

阅读,就是让学生与教材对话,它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更是一种过程。教师可以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去深刻理解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从而丰富自身的阅读体验。

例如,在教学完《海伦凯勒》后,可让学生读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体会海伦凯勒凭着一颗坚强的心,最终在逆境中崛起的精神;教学完《黄果树瀑布》,让学生阅读《徐霞客游记》,感受祖国河山的神奇不凡;教学完《灰椋鸟》,就让学生看一看巴金的《鸟的天堂》,聆听大自然里的天籁之音……

语文是美的,终身与语文为伴,人生就充满阳光,充满灿烂,充满诗意。语文有别于其他学科,是因为语文教学的生命在于灵动。为了那种“灵动”,那种“品味”,那分“体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书的世界,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融进时代的潮流,体验语文,喜爱语文,钟情语文,忘情语文,终身享用语文。

(责编 刘宇帆)

上一篇:学情调查: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起点 下一篇:“预”“设”并存,动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