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时间:2022-06-29 09:00:00

近代世界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摘 要:儿童图书馆启蒙于英国,肇始于美国,后逐步波及至欧、美、亚等其他各国。从19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儿童图书馆事业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20世纪初,儿童图书馆被介绍入中国以后,国内在儿童图书馆的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影响深远。然而,由于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儿童图书馆的发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关键词:世界各国 儿童图书馆 发展

中图分类号: G258.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1-0010-06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Library in the World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1940s

Jiang Shan(Hefei University Library, Hefei, Anhui,230022)

Abstract:Children's library originated in Britain and formed in the USA. From then on, lots of children's libraries were established in other countries of the world, which had been developed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1940s. Children's library had been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Lots of articles on discussing children's library, which were very important, had been written by Du Dingyou, Dong Mingdao, Zeng Xianwen and so on. Meanwhile, many children's libraries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The level of children's libraries in China wa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country because of different level of economic and culture.

Key words: countries of the world;children’s library;development

CLC number: G258.7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1-0010-06

儿童图书馆是伴随着公共图书馆的兴起和发展应运而生的。就世界范围来说,英国的儿童图书馆早在18世纪末就已经初步形成了。1797年,英国伯明翰的图书馆内就附设有儿童阅览部,凡要借书阅览者,每周只需要付一便士的费用即可。1803年1月,宾厄姆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索尔兹伯里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图书馆宾厄姆青少年图书馆。该馆藏书150册,专门为9岁至16岁的儿童开办的。此后,随着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以及图书馆事业在世界各国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儿童图书馆的发展也由英、美等国快速地遍及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国家。19世纪末,在维新派“教育救国”思想的影响下,儿童图书馆被作为“启迪民智”的教育机构被一批文化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介绍到中国。从此,中国的儿童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 国外儿童图书馆的发展

1.1 英国

英国儿童图书馆的创办是比较早的。1861年,英国的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就设置了儿童部。1865年,伯明翰公共图书馆开始对儿童借书。同年,巴梗黑德首创了英国的儿童图书馆。随后,全英各地纷纷仿效,至1929年,已达百余所。各地的儿童图书馆以附设于可罗登公共图书馆者为最大,其设备亦较为新奇,藏书较多。该馆更是经常将图书用汽车运到各小学校,以供小学生就近借阅。[1 ]随着儿童图书馆的发展,英国图书馆协会于1947年专门成立了青少年图书馆部。

1.2 美国

美国虽然创办了世界上最早的儿童图书馆,但儿童图书馆的正式兴起是在19世纪20年代才开始的。1827年,美国麻省创设了一个非正式的儿童图书馆,其经费由财政负担。该馆于1838年附设于纳克敦社会图书馆内。1885年,哈诺耶女士又首先提出创办儿童图书室的理念,并成立了儿童图书分馆,后来该馆成为纽约公共图书馆的儿童部。1890年,不尔克林公共图书馆亦分设一部为儿童阅览室。至此,儿童图书馆阅览室已成为公共图书馆重要的一部分。1896年,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杜威在《公共图书馆》杂志上发表了《图书馆要特别注意儿童的要求》一文,对儿童在图书馆中的权益尤其关注。189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集会于费府,就儿童图书馆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形成一项重要的决议案。由此,美国对于儿童图书馆的重视可见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欧战之后,美国在法国灾区成立了美国委员会图书馆组。该组织在法国哀斯尼区内四县开办儿童阅览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卡孙女士为该组织的委员,关于在灾区建立儿童图书馆的重要性,她在1920-1921年的年报里就写得道:“灾区的乡村里,有极重大的事情要去干;但是儿童的教育和训练,尤为重要。因为恢复法国曾损失的事业,大部分非希望他们将来的建设不可呵!” [2 ]因此,卡孙女士所在的组织在该地区建立了5个独立的阅览室。另外,在11个戏院的休憩室以及34所学校内设立了阅览室,以方便儿童阅读。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图书馆(室)在5个月的时间里,书籍的借出次数就达11064次。加上巡回图书馆借出的11199次,总数达22263次。

1.3 法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法国并没有如在英美两国出现的儿童图书馆。不过早在拿破仑时代,政府就有在学校设立图书馆的尝试,这项运动后来渐渐地发展起来。从1833年到1848年,法政府由各县委员会经手,发放到各学校去的图书就达百万卷以上。法国政府对于学校图书事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1861年,教育部分发给学校的图书约6万2千卷,价值6万法郎。1863年,增加到20万卷,价值20万法郎。日后逐年增加。在1867年,法议院为学校图书馆事业筹集10万法郎作为特别经费。1867年,又将此项经费增加到12万法郎,1878年,达到了20万法朗。[3 ] 1862年,法国教育部长鲁兰氏就学校图书馆专门制定了相关的规程。1915年制定了新法律,比1862年的更为进步,使图书馆的设立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1919年又通过其他法律。也是在1919年,法国的一所公共图书馆第一次开设了儿童图书室。1924年,巴黎的儿童图书室在美国人的援助下开馆,该馆并没有专门的图书室,由馆员根据需要随意划出一块区域,供儿童使用。至1939年,法国共有15所独立的儿童图书馆(室)。1945年,法国的国民教育局设立了图书馆部。此时的儿童图书馆并未得到真正的发展,但却为其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规章制度保障

早在19世纪的时候,英美等国就针对儿童图书馆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如1862年法国教育部就学校图书馆制定的规定,1897年美国费城有关儿童图书馆的决议案等,都为儿童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规章制度上的保障。其中,法国后来还在法律中就儿童图书馆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国外的,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儿童图书馆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相关的规章制度的完善。

中国的情况则不然,直到1933年8月中华图书馆协会在北平举行了第二次年会,才有了关于儿童图书馆的相应的规定。在此次会议上通过了《各县市应设儿童图书馆,并规定各图书馆附设儿童阅览室》的议案。此项议案的通过意义重大:“查上项议决办法于补助学校教育,养成儿童阅书之习惯,兼以促进义务教育之推行,最关重要。” [29 ]同年的12月10日,广东省教育厅就以公报的形式予以转发,并据此通令全省施行。从此以后中国的儿童图书馆的发展才有了法理上的依据,也正是这样的一个规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儿童图书馆的规章与制度乃至法律都没有再出台。这也是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没有得到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3 理论研究

就世界各国的儿童图书馆事业而言,在理论研究上作出较大贡献的当属美国。1890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出版部第一任委员杜威等根据协会的要求,出版了带有说明的《青少年适用的图书目录》,它是该协会第一号的出版物。1896年,杜威发表了《图书馆要特别注意儿童的要求》一文。1916年,M・曼的《儿童图书字典式目录用标题表》出版。除了美国之外,日本的今泽和竹贯于1918年合著了《儿童图书馆研究》一书,这也是日本最早的儿童图书馆书籍。

中国的儿童图书馆方面的研究,是从翻译国外的相关的文章开始的。1901年,《教育世界译篇》翻译了《关于幼稚园图书馆等及私立小学校规则》和《关于幼稚园图书馆等规则》。1903年,该刊又译了《记美国少年图书馆》。1909年,蔡文森在上海《教育杂志》发表了《设立儿童图书馆办法》一文,是中国第一篇论述儿童图书馆问题的文章。中国关于儿童图书馆研究的文章,在1919年以前,内容多是翻译的,少原创性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1929年以前在教育专刊上发表的居多。仅1929年,在教育专刊上发表了18篇文章,而图书馆专业刊物只登载了5篇。[30 ]随着儿童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儿童图书馆学方面的文章已达118篇。可以说,中国的儿童图书馆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其中也包括杜定友,董明道和曾宪文等图书馆界的诸多论述。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这些理论多为普及型的,内容多借鉴于国外的相关理论(杜定友《儿童图书馆问题》一文的参考文献中有29种,其中外文的就有21种),影响力也相当有限。

回顾一个半世纪以来的世界儿童图书馆的发展,欧美等国的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随着资产阶级的革新运动而发展的。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儿童图书馆的发展;另一方面,儿童图书馆的发展也间接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儿童图书馆的蓬勃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国家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一种重要标志。所以,中国的维新派将儿童图书馆介绍入国内,是希望以儿童图书馆来带动教育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救国”的思想。为此,中国的教育界、文化界,尤其是图书馆界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对儿童图书馆事业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在儿童图书馆事业上的贡献也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所有这些都是当今的中国文化教育界,特别是图书馆界应该加以铭记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动乃至为之奋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 [28]英国之儿童图书馆[J].中国卫生杂志,1931:368.

[2]里斯.法兰西儿童图书馆(续)[J].图书馆报,1929,(3):12.

[3]里斯.法兰西儿童图书馆[J].图书馆报,1929,(2):5.

[4] [5]文化部图书馆事业管理局科技处.国外儿童图书馆工作.[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77-85.

[6]蔡文森.设立儿童图书馆办法[J].教育杂志,1909,(8):50.

[7]儿童图书馆[J].教育杂志,1910,(2):15.

[8]杨鼎鸿.儿童图书馆在教育上之价值[J].教育杂志,1926,(3):2.

[9]李振枚.对于儿童图书馆的我见[J].教育杂志,1926,(3):1.

[10]叶公朴.论儿童图书馆与儿童文学书[J].教育杂志,1928,(6):6.

[11]志先.儿童图书馆里的私议[J].教师之友,1935,(7):970-971.

[12]王柏年.儿童图书馆与家庭教育[J].方舟,1937,(38):12-13.

[13]杜定友.儿童图书馆问题[J].教育杂志,1926,(4):6.

[14]董明道.最简单的儿童图书馆之经营法[J].安徽教育行政周刊,1929,(25):2-3.

[15]曾宪文.儿童图书馆之研究[J].武昌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1):34.

[16]曾宪文.儿童图书馆之研究(续)[J].武昌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2):131-132.

[17]曾宪文.儿童图书馆之研究(续)[J].武昌文华图书科季刊,1929,(3):256-257.

[18]杭州市立儿童图书馆章程[J].市政月刊,1931,(5):23.

[19]开封将设儿童图书馆[J].浙江图书馆馆刊,1934,(3):26.

[20]鄞县社会服务处增设儿童图书馆[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9,(2-3):16.

[21]上海儿童图书馆积极进行筹备[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39,(2-3):17.

[22]上海儿童图书馆筹委会成立[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40,(6):15.

[23]上海儿童图书馆筹备委员会会务经过报告书[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41,(6):3.

[24]上海儿童图书馆筹委会议决募捐办法[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41,(3-4):15.

[25]上海儿童图书馆筹备会展览儿童珍贵读物[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41,(5):10.

[26]上海儿童图书馆正式开幕[J].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941,(6):10.

[27]舒翼.苏联的图书馆事业[M].北京:中华书局,1952:73.

[29]转令知应设儿童图书馆并规定各图书馆附设儿童阅览室[J].广东省政府公报,1933,(243):86.

[30]程磊.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形成[J].儿童图书馆,1984,(3):55.

作者简介:江山(1973-),男,硕士,合肥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晚清至民国图书及文献。

上一篇:我馆少儿阅读推广活动的探讨与思考 下一篇:古诗英译研究与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