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提升策略浅析

时间:2022-06-29 08:35:34

摘 要:提升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是完善政府理论的必然要求。目前,反映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事件时有报道,这也暴露出基层政府的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树立起依法行政的观念,缺乏群众意识,和形式主义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对此,应加强政府公信力研究,建设诚信法治政府,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以群众为服务中心,这样才能加强政府的权威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关键词:政府;公信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4.6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4-131-02

政府公信力是政府通过行政行为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从本质上展示着国家与公众的关系。提升政府公信力是完善政府理论的必然要求。目前,反映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的事件时有报道,这也暴露出基层政府的部分领导干部还没有树立起依法行政的观念,缺乏群众意识,和形式主义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弱化了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对此,加强政府公信力研究,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树立起依法行政的观念,以群众为服务中心,才能加强政府的权威性,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一、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也不断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失信现象,如有些政府官员滥用权力、,个别政府机构及官员向社会公众传递虚假信息,有些政府公务员在工作上缺乏应有的责任心、执法不公、执法扰民等,这些都使我国政府公信力受到了影响。

(一)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影响了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当今几乎所有的人和所有的国家,都认为当代政府规模过于庞大,政府规模扩张必然引起政府支出的增长,这一现象本身就会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满。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场称之为“政府再造”的政府改革运动几乎波及世界各国,这场政府改革运动的目标之一就是遏制政府膨胀、削减政府支出。我国政府也不例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已进行了数次政府机构改革,每次改革都以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为核心,但事实情况却是政府行政低效、甚至行政无效时有发生。政府低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造成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对政府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但政府职能尚未及时转变,导致人民群众对政府信用度的主观评价降低。

(二)传统的政府管理方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深化改革涉及面较广,触及深层次利益调整,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对各级政府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一些政府官员由于不善于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应对复杂局面和危机管理的能力较差,致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同志曾指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官本位’意识。”官本位、相互联系,使我们的社会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官民二元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官是统治者,民是被统治者,官与民是分开的,甚至是对立的,在这种官和民先天地位不平等的情况下,想要达到一种平等的信任关系,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政府决策不规范、不科学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由于一些政府部门的决策缺乏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度,行政效率不高,、形式主义和腐败问题突出,致使政府缺乏亲和度和感召力。由此不难理解,如果政府决策正确公众必然信任政府,如果政府决策失误公众对政府的能力产生质疑,必然导致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正是因为决策如此重要,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不怕领导贪污,就怕领导失误”。当前,政策朝令夕改的现象时常发生,这种改变不仅使政府管理成本增加,而且也会使公众对政府的行为产生质疑,从而导致政府公信力下降。

二、建立政府信用体系,提高政府公信力

要想提高政府公信力关键是要建立一套政府信用体系,通过政府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来保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一)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建设诚信法治政府

一是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对媒体的管理。建立完善信息公开机制,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公众了解政府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而引导公众对相关事务的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是加强兑现对民承诺。制定政策前要搞好调研,使其体现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政策出台后,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切实树立诚信政府的形象。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对现行行政审批制度进行改革,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切实加强和改进行政执法,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

(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政府信用体系的先决条件

决策是政府一系列行为的先导,决策很重要但同时也面临着风险,所谓的决策风险就是我们在做出决策时是不能准确的预测决策结果的,而只是知道有多大的概率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存在概率也就意味着决策与风险并存,因此政府在进行决策前必须进行决策风险评估,比较各个方案,从中选出一个风险最小的。一个合理的政府决策必须具备伦理合理性和技术合理性。伦理合理性与技术合理性的实现必须有公众和专家的参与,因此应建立公民旁听、决策公示、听证会及有效的行政决策咨询制度以听取不同声音。

(三)加强诚信道德教育,形成信用文化

道德层面的信用文化建设是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诚实可信的信用文化为我国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各级政府在行政管理工作中要坚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树立起政府的良好形象,通过提供让人们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来实现政府公信力的提升。首先,政府工作人员要树立起诚信意识和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杜绝、以情谋私和权钱交易,将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到为人民谋福利中去。其次,运用新闻、报纸、网络等媒介和社会力量,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对不守信用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提升社会公众自觉守信的价值观,通过公众对失信行为的舆论压力保持对政府的常态压力,从而促使政府信用文化的形成。第三,以立法的形式建立失信赔偿和补偿制度,为失信赔偿和补偿提供法律依据,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此确保权力的规范运作,加快信用文化的形成。

上一篇:我国物业管理纠纷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