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智慧“传”下来

时间:2022-06-29 01:01:22

将智慧“传”下来

涡虫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微小蠕虫。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麦康内尔用它进行了令人惊愕的试验。他让他的两个学生训练涡虫,让涡虫对光起反应:当灯光开亮时,随之以轻微的电击。反复多次这样做以后,涡虫见到闪光很快就退缩了。当涡虫学会了对灯光的反应,就被一切为二。过了约1个月,被切成两段的躯体都各自长成了完整的涡虫。可奇怪的是,无论是原先的首段还是原先的尾段,它们都具有曾经受过训练的对光反应的记忆技能。麦康内尔由此得出结论说:特殊的记忆,不仅存在于脑中,而且遍及涡虫全身。进一步,麦康内尔又将未受过训练的涡虫饿几周,然后将受过训练的涡虫磨碎,用这些碎片浆料去喂它们。因为他知道,涡虫在十分饥饿时,会吃它的同类。后来如何呢?麦康内尔说:“结果真令我们高兴,那些吃了同类碎片的涡虫,就像受过训练的一样对光有反应。”这就是说,记忆能力可以通过“吃”而传下去。

其他科学家也从蜜蜂、金鱼等身上看到了“记忆传递”。

人们决定再用哺乳动物老鼠来实验。

早在1965年,有位脑专家就声称,特殊的记忆可以注射给鼠。但当时大多数科学家不相信。

还是那个用涡虫做试验的麦康内尔,他和其他人的试验证明,如果从已经学会某种技能的鼠中提取一种含有核糖核酸的物质,直接注射到未受过技能训练的鼠脑中,那么,未经训练的老鼠学会这种技能的时间就会大大缩短。

正常的鼠是喜黑暗而怕光明的。匈牙利出生的神经化学家昂格,让老鼠一走进黑暗的箱子就受到电击,使这些老鼠变为害怕黑暗。然后,他从怕黑暗的老鼠中提取一些物质,注射到未受过电击的鼠脑中去,这些被注射的鼠也开始躲避黑暗了,几乎与受过训练的鼠一模一样。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昂格又从害怕黑暗的鼠脑中找出了一种名叫“恐暗素”的物质,并请化学家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这种恐暗素。昂格将合成的恐暗素注射到正常鼠脑中,这些鼠居然也一反常态地害怕起黑暗来了。

科学家们由此设想: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从智慧超群的名人脑的提取物中直接获得种种知识,或因为注射了这样那样的人工合成的特殊记忆物质而迅速掌握本领;也可能通过特殊装置而将这个人具有的知识“拷贝”到另一个人的脑中——目前的想法主要是通过植入芯片,把人脑与电脑连接起来,通过“人机对话”进行交流。然而,也有科学家认为,如果大脑“不堪重负”,将会带来这样那样精神疾病的后果。因此,哪一天才能实现将智慧传递的目标呢?而今的答案只能是3个字:不知道。

人总是要死的,人死之后,他通过千辛万苦学来的知识也就跟着消失了,他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才能也随之埋葬了。就因为这,我们常常将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逝世,看作是人类的巨大损失。假如真能够一代一代地将前人的智慧、才能“移植”下来,直接“传”给后辈,那么,大家就不必再从“一二三四”、“天、马、人、牛”开始学习了,就可以及早地站在前人早已登攀过的山巅上,向着更高的顶峰迈进了。这该是多么诱人的前景啊!

其实,我国古人已有智慧移植的设想。《聊斋志异》记载:将死人的“慧心”移植到了愚笨的朱尔旦身上,朱尔旦就变成为读书过目不忘的聪明人了。且不久就考中了举人。当然,这只是幻想,当年并没有朱尔旦其人其事。

曾再度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富于哲理的话:“使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变为现实。”现在,就让我们期待早日实现将智慧“传”下来的幻想吧。不过,我们必须千万小心,必须反复验证,切勿因为我们的“急功近利”而招致无法收拾的灾难!

上一篇:开拓纤检工作新局面关键在于“新”字 下一篇:中国化纤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