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纤检工作新局面关键在于“新”字

时间:2022-03-08 07:34:19

开拓纤检工作新局面关键在于“新”字

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发展至今即将走过60年的历程,是全国成立较早的省级专业纤维检验机构之一。其工作覆盖面包含纤维及纺织品质量监督管理、行政执法、检验检测和针对全疆18个专业纤维检验机构的业务领导机构。

虽然我们在2011年建成了新的办公和检测基地,投入资金按照国内先进的实验室进行环境建设,但是在检测装备方面,我局仍有相当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购置的仪器设备,高端设备少,装备水平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导致毛绒精细化检测、纺织品安全指标检测等领域无法涉足。

如何有效突破这个瓶颈?2012年,我局紧紧围绕总局提出的“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方针,贯彻落实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疆纤检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稳中有变,变中求进,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方针,争创“一流队伍、一流能力、一流环境、一流作风、一流业绩”的目标,拓展工作思路,全面出击,采取多种渠道,从业务管理、能力建设、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入手,大力推进全面创新。

业务管理创新

2012年,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国纺织出口面临较大困难,国际国内棉价差依然较大,国内纺织用棉需求尚未恢复,新棉上市后棉花交易困难,企业均采取快收快加、集中交储的营销方式,如何加强棉花质量监督管理保证棉花顺利入储,这是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1.全面加强业务管理,突出重点,棉花质量监督、管理能力大幅提升。针对今年的棉花形势,我们充分认识到本年度棉花质量监督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强了棉花质量安全风险的分析研判,明确责任,做好了相应的工作部署。年初制定下发了《全疆纤维检验机构业务目标管理办法》、《全疆纤维检验机构业务目标考核细则》,和地州市纤检机构签订“业务目标完成责任书”;年末采取业务考核、实验室考核、监督检验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改进和优化业务领导职责,有效地提高了对系统业务工作的指导、监督,业务领导能力。还通过开展企业大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了新棉上市前全疆纤检机构公检前的准备情况,新棉上市市场趋势,棉花加工企业收购、加工、销售动向,为新棉花年度各项工作开展夯实基础。通过加强对公路运输出疆棉质量监督,棉花加工企业悬挂条形码、送检样品真实性、新体制一厂多线企业配备条形码等专项检查,有效地规范了棉花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了企业的质量意识。

2.以业务管理软件和抽验软件为抓手,建立系统信息化流程全过程监控。我局按照“科技兴检”战略要求,加强系统信息化建设,2011年投入160余万元专项资金组织开发了仪器化公检抽验系统。随着软硬件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了检验技术的先进性。目前已形成全疆各实验室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检验局及中国纤维检验局的环形VPN方式网络连接,实现了检验数据的上传下载。2012年又投入150余万元,在全国纤检系统率先组织开发全疆纤检系统综合业务管理软件,开发运行后将实现覆盖区本级及全疆18个专业纤检机构以办公、业务、质量监督、行政执法、实验室业务管理为核心的全方位、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平台,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通过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助力新疆纤维检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3.调整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措施,解决基层实际困难,业务工作再上新台阶。在任务分配上,建立动态机制,根据各地实际工作水平,调整任务分配,一是实验室建设,2012年有两个实验室合并,提高了工作水平;二是实验室管理进一步理顺机制;三是根据棉花样品检测过程的动态情况,实时开展目光比对和数据分析;四是组织完成了全疆20期GB 1103棉花新标准及颜色级检验技术宣贯培训工作,共培训人员1018人,其中棉花收加企业832人,纤检机构186人;五是有针对性地协调各地州的情况,抓重点,带弱点,采用联合、合作、协作等方式,在技术交流、国储棉检验、仪器化公检和实验室建设、能力建设方面互补互促进。

能力建设创新

1.培训方式。结合我局人员现状,树立寓教于乐、由简入繁等培训理念,并着力提高培训实效,丰富培训内容。在全员培训上,建立了“纤检大讲堂”活动这一长期机制,定期就热点问题通过视频播放、专家授课、职工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学习,同时借助新疆大学“实习基地”平台,引入优秀的研究生在各科室进行实习交流。在业务骨干培训上,主动出击,积极和内地技术机构联系,通过技术援疆平台,大范围地开展了受援上岗培训。此外,还创新开展了“学习型休假”培训活动,结合职工的年休假,引导职工感受内地先进纤检文化,激发对纤检事业的热情。2012年全局共有675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业务素质明显提升。

2.有效提升检测能力。我局找准提升检测能力的切入点,由设备引入带动检测项目的认证,再带动检测能力的提升。2012年新购置英斯特朗织物强力机、OFDA羊毛细度长度仪、安捷伦气质联用仪、QUV紫外光加速老化试验机、锡莱杂质分析机等一批在相应检测领域代表国际领先水平的检测仪器设备21台;更新化纤细度、长度等老旧设备5台;根据市场需求,购置了土工布、羽绒、聚酯捆扎带和套袋检测仪器15台,防紫外线、防风防水、纺织品安全等功能性检测仪器等10台,使我局朝着国际标准的纤维检测机构迈出了一大步。2012年,我局的检测能力涵盖了6大类116个产品及84个参数。与此同时,毛绒检测中心全员奔赴内蒙古、河北两个重点毛绒检测区的纤检机构进行培训,并在整个检验季,推行《检测日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员检测能力迅速提升,山羊绒公证检验抽检相符率为100%,位列全国第一。

3.创新业务拓展方式。我局转变服务理念,采取“送上门、敲开门、走进门”的方式,从生产、流通各个领域全面入手,在乌市各商场、超市、专卖店、纺织品生产企业对纺织品质量推行“零距离监督、零距离服务”。从社会关注焦点问题入手,开展对全疆医院婴幼儿服进行质量监督和跟踪服务。从监管的有效途径入手 ,加大对陆路出疆棉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各检查站的工作督导检查。以服务促发展,以监管促提升,多措并举,全面提高了服务的有效性,全年检验检测业务收入大幅增加。

4.增强科研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我局以自然资源利用为实现科技创新的有力抓手,通过与重点科研、教学部门联合,实现了重点领域的科研开发利用,与新疆大学联合建立了“产学研开发示范基地”,借助其拥有的科研能力和优秀人才,推动纤维产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研究,并为我局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我局申报的国家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新疆棉花机械采摘与人工采摘品质差异分析及改进研究》已经获得科技部、财政部的双重审核,项目科研经费达220万元,为新疆质检科研重大项目之首。双方合作成效显现,进一步提高了纤维检验工作在新形势下服务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

5.技术交流有创新。一是积极扮演新疆纤检领头羊的角色,向各地州进行技术输出,推动阿克苏筹建国家棉纺织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创新工作机制,开创区地合作新模式;二是争取各地州优秀科技人才加入到我局的科研活动中,联合石河子、巴州、阿克苏、博州等地纤检所进行标准制定和科研项目开发,带动地州科研能力提升;三是积极向内地纤检机构和国家质检中心开展检测方法、业务拓展、管理思路等各方面的对流,借鉴先进经验,减少失误,少走弯路;四是和东华大学、新疆大学等教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教学促科研,以合作促发展,不断提升我局科技人才的理论知识水平;五是积极参加中纤局组织的与澳大利亚国际羊毛局等国际组织开展的技术交流,参与国家交流项目在中国开发“羊毛取样标准,保证洗净率、纤维细度、纤维长度的正确检测”,推动我区毛绒检测工作的开展。

思想教育体系创新

为充分激发出全局干部职工内在潜力,重塑“依法检测、爱岗敬业、拼搏奉献、创新进取”的新疆纤检精神,我局采取多种形式、多管齐下,更新思想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想教育模式。

1.道德讲堂推进思想教育。年初,我局借力“公民道德月就在全疆质监系统”活动,率先开展道德讲述活动。改变以往单向灌输方式,采取丰富多彩的“大会人人讲,部门贴心讲,个人交流讲,出去旅游休闲讲,讲台演讲郑重讲”讲述模式。以道德讲堂为抓手,搭建思想道德教育的新平台,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感动身边人”的形式,广泛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文明素质。道德讲述中,不少职工取材于身边,内容感人,听者动容。与此同时,还在讲述活动中践行“六个一”的讲述形式:唱一首歌曲,每一次开讲前,都组织唱好一首道德歌;看一部短片,围绕主题,组织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诵一段经典,组织诵读一段中华传统经典语录;讲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发生在身边的事例;作一番点评,大家相互评议身边好人故事,讲述心中感受,品悟道德力量,升华自身境界;送一句吉祥,道德讲堂结束后,向每一位参会者赠送一句祝福或一个本、一支笔的小礼物,感受高尚品德,体味人间大爱。这种形式得到了自治区文明办领导的高度评价。

2.纤检大讲堂提升综合素质。我局从抓活动、固载体入手,不断深化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机关建设。以纤检大讲堂为载体,开展了多种内容的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将民主生活会、党员公开承诺、道德讲述、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工作融入活动全过程,营造了浓厚活动氛围。继续开展了“荐好书、送好书、读好书、好读书”活动,以及新开展了“看好电影、送读书卡”活动。局里购买了《党建常识》、《中国震撼》等近10种、300余册书籍送给干部职工,推荐书目二十几本(册),极大地丰富了干部职工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工作、寓教于日常,使教育形式日趋多样,学习环境不断优化,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3.让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12年,我局归纳形成“科学公正、严谨高效、拼搏奉献、创新进取”十六字纤检精神;提出“执政为民、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工作要求;形成“抓质量、惠民生、促发展、强纤检”工作思路;明确构建“一流队伍、一流能力、一流环境、一流作风、一流业绩”发展目标;“衣食住行衣为先,阳光纤检惠万家”形象展示等,着力营造在质监文化大格局下的纤检文化体系。完成了办公楼文化氛围营造,并在创办《新疆纤检人报》的基础上,又创办了《纤检资讯》、《纤检文摘》,改建了网站,进一步充实了文化建设的载体。

上一篇:冬天的水咸菜 下一篇:将智慧“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