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6-28 10:55:37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然存在三维目标落实不够到位、教材利用不够灵活以及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应采取有力措施,重点解决以上问题,落实好三维教学目标,灵活利用好教材,积极创新教学模式,以期将新课改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历史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在教学理念方面,还是在教学实践方面,新课改的精神都在逐渐深入人心。正是得益于此,新课改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新课改的许多措施还没有落到实处,以致当今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三维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制订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面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加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准较为模糊,难以进行定量考核。导致许多教师仍然秉持唯成绩论,只盯住学生的分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做得不够,致使三维目标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落实,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教材的利用不尽合理,影响了教学效果

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材打破了既往的通史体系,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大模块。与此同时,新教材还引入了许多新概念、新材料和新观点。这种全新的教材体系,体现了新课改的教材观,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与此同时,全新的教材体系,也对一线教学工作构成了一定的挑战。因为既有的教材体系被打破后,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也要进行重新构建。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然而,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在教学中,仍按照老办法,将教材奉为圭臬,使之成为教学的唯一依据和出发点。在新课改之前,这种做法问题还不大。但在新课改之后,就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由于新的教材体系缺乏整合,许多学生的知识体系出现了严重的混乱,而且长期得不到解决。以致许多学生觉得历史太散碎,很难学,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模式创新不够

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新课改推行以来,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被引入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很大的影响。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传统的讲授模式,在课堂上一讲到底,与学生之间没有任何互动,根本不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课堂的主体仍被教师所占据,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从而影响学生能力的提高。

以上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改进,也成为新课改继续深入的重大障碍。唯有解决以上问题,才能切实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果。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打破思维定式,采取有力措施,全面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广大高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深入领会新课改的精神,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尤其是要摆脱唯成绩论的影响,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授给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要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养获得同步提高。而在学校的领导层面,要制订相应的量化标准,增强三维目标的可操作性,避免三维目标的要求流于形式。

2.灵活使用历史教材

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各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整合,使之形成完整而又清晰的知识体系,以便学生的理解和接受。如有必要,可以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对于不足之处予以补充,对于不合理的地方予以删除。唯有如此,才能让教材充分地为历史教学服务。

3.创新教学模式

搞好教学模式的创新,一是要靠广大教师的主观努力。二是要靠领导层面的强力推动,建立起相应的制度和考核机制,只有具备了制度层面的支撑,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期间出现一些问题是难免的。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然后采取措施,积极解决问题,将新课程改革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1]张馨月.锦州市区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渤海大学,2014.

[2]唐岸映.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9)

[3]辛志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

段丽君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针对性引导 下一篇:由同课异构看阳光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