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在输液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7 12:33:32

情景教学在输液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摘 要】 情景教学法应用在静脉输液故障处理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实施前的准备、学生汇报演示和教师点评三个环节中,实践证明情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观念、思维方式及沟通技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日后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输液故障;情景教学;静脉输液;教学应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静脉输液的教学重点放在静脉输液操作的流程上,希望我们的学生在为患者实施静脉输液时,能做到一针见血、操作娴熟、为患者减轻痛苦,但是却轻视了输液故障的教学。导致学生能够静脉穿刺成功,但在面对输液故障时,学生却陷入束手无策的窘境。针对这一问题,特对输液故障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面对输液故障从不会处理到得心应手。

一、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真正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乐[1]。

二、情景教学实施前准备

1、用物准备

注射盘、消毒液、止血带、棉签、弯盘、输液器、头皮针、胶布、输液贴、输液溶液、输液架、笔、静脉输液手臂等。

2、人员准备

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6-8人,一人扮演患者,一人扮演护士,其他同学参与分析、讨论及总结,最后选派两名代表汇报演示。

3、知识准备

教师先给同学们讲解静脉输液原理的相关知识,继而引出输液故障。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力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力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技术[2]。药液能够被顺利的输入静脉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液面必须与外界大气相通,输液管附有一根与外界相通的通气管来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这也增加了被污染的几率,为了减少了被污染的几率,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软包装袋的溶液,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其变形,两层包壁贴合直至溶液输完。(2)液体瓶与穿刺部位之间要有一定的高度差,便会形成液体静压,一般而言,这个高度差应达到50-60cm。当大气压与液体静压所形成的的压力与静脉压力相等时,液体便不滴,根据这一原理,可手动测量静脉压。与此同时,也告诉大家,液体不滴的原因之一是压力不够。(3)输液管道通畅,无扭曲、折叠、受压,针头无阻塞,并确保在血管内。以上三个条件若有一个没有实现,便会导致输液故障。

4、情景模拟准备

学生进入情景模拟教学场地后,教师随机将他们分配到预先设计好的各种输液故障的情景中。我们设计了五种不同的场景,分别是液体不滴、滴管内液面过高、滴管内液面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和滴管以下进入空气。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我们使用静脉输液手臂来模拟情景,以防真人真做对学生照成不良伤害。但是要求扮演护士及患者的同学应该进入角色,如护患者的情绪、患者的提问、护士的回答、护患之间的沟通及护士对患者的关爱等等,在场景模拟中都应表现出来。

三、学生分析、讨论、总结及汇报演示

学生被分配到各各情景中后,大家首先要分析患者现在发生输液故障的原因,第二步讨论并总结这种输液故障该如何让处理?在处理过程中该注意什么问题?患者该如何让配合?操作过程中如何与患者沟通,以安抚患者的情绪?第三步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模拟操作并口头汇报演练,为最后的汇报演示做准备。每组同学准备好后,分别汇报演示,其他同学围观。

四、教师点评

每组学生汇报演示后教师都应进行点评并总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在点评时,首先应对学生表现予以肯定及表扬,对不足之处加以补充,对错误之处给予纠正,必要时应亲自示教。最后对常见输液故障的处理进行总结如下:

1、液体不滴

(1)针头滑出血管外 局部肿胀疼痛者,应关闭调节器,顺针眼方向将针头缓慢后退2-3mm,若自行回血好,再次询问患者无明显疼痛,液体可顺利滴完;若后退不见回血,应拔出针头,给予患者合理解释,取得患者的理解与信任,重新穿刺,确保一针见血[3]。(2)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可翻转针柄或适当变换肢体的姿势[4]。(3)针头阻塞 首先关闭调节器,用手挤压靠近头皮针的输液软管,若松手后有回血,说明是针头部分阻塞再挤压几次然后打开调节器液体便可以顺利滴入;若松手后无回血,说明是针头完全阻塞不可强行挤压以免发生栓塞,应拔针从新穿刺。(4)静脉痉挛 是由于环境温度较冷或输入的液体温度较低,引起血管收缩静脉压力升高所至,可提高室内温度或给患者局部使用热水袋来缓解静脉痉挛。(5)压力过低 是因为输液瓶与穿刺点之间的高度差过低所致,可抬高输液瓶的位置或降低肢体的高度,还可以加压输液但旁边必须有人看管以免发生空气栓塞。

2、滴管内液面过高

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输液瓶取下并倾斜,使瓶内的粗针头露出液面,待滴管内的液面下降至理想高度再挂回输液架上。另一种方法是,先将滴管上端的输液管夹闭,然后将滴管的侧孔打开,待滴管内的液面下降至理想高度再关闭侧孔松开输液管即可。

3、滴管内液面过低

可反折滴管下端的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使液体流入,待液面升至适当水平时,松开下端输液管即可[5]。

4、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此时应检查滴管与上端输液管衔接是否紧密、有无松动,滴管有无破损或漏气,必要时予以更换。

5、滴管以下进入空气

处理方法根据进入空的量而确定,若仅为几个气泡,用手指轻弹使其进入滴管内即可;若进入空气的量不超过下端输液管的1/3时,先关闭调节器,挤压滴管数次,使液面达到1/3-1/2后,将下端输液管由下往滴管方向缠绕在手指上或笔上,与此同时,告知患者将肢体慢慢抬高以防缠绕的同时将针头拔出血管外,空气被排入滴管后松开输液管及调节器即可;若进入空气的量超过下端输液管的1/3时,同样先关闭调节器,挤压滴管数次,使液面达到1/3-1/2后,将头皮针软管反折压紧后,分离头皮针软管与,将调节器打开,排进输液管内的空气后关闭调节器再与头皮针软管链接即可。

五、小结

输液故障的处理使用情景教学法后,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同学们希望多开展像这样情景交融、身临其境、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让他们从原来枯燥的教学方式中走出来,在娱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从而转变他们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观念,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方式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掌握了一些与患者沟通技巧,这些都为他们日后走上临床护理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久华.情景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91-92.

[2]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33.

[3] 王爱芳.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原因及处理对策[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0(9)616-617.

[4] 王娜娜,杨文.针柄翻转在处理静脉输液故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6.

[5] 陈美莲.静脉输液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J].当代医生,2010(7)126.

上一篇:浅谈基金定投 下一篇:浅析新媒体语境下个性化内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