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阅读

时间:2022-06-26 12:21:34

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会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阅读;朗读;氛围;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48―01

一本画册、一个有趣的故事,都是学生不释手、乃至一生津津乐道的东西,这些东西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难忘印迹的原动力就是阅读。阅读是传承中华文化、陶冶良好情操、健全正常人格的重要途径。小学是人生的重要起步阶段,如何在新形势下抓好阅读教学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之一。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指导朗读方法,积极交流探讨,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的环节。

一、 指导朗读方法,营造阅读氛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用普通话朗读课文”是小学各阶段朗读的基本要求。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小学生初步阅读还处于懵懂状态,教师要想引导学生进入读书的境界,就要做到以读为本,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环境中理解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切记向学生讲什么叫有情感地朗读。对低年级学生,开始阶段教师应要求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朗读,第二阶段应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第三阶段应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通顺。之后,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确定各阶段重点课文在朗读教学链条中的教学目标和效果,保证朗读教学的整体连贯性。具体而言,每一篇课文用什么语气、带什么感情,特别是在许多课文的结尾,都应选择恰当的方法朗读出来,并要求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或抄写下来。这样做,不是让学生盲目抄写记忆,而是让学生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积累一些妙词佳句,以达到“读好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境界。

二、积极交流探讨,创造互动氛围

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建立起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有利于营造互动的阅读氛围。针对小学生被动阅读的现象,教师有必要带领学生进入语言阅读的“交际情境”,通过“角色互换”、“语境对话表演”、“事务决策”、“是非判断”等有趣的语言交流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语言交流中理解文字蕴含的道德理念,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阅读,离不开创造,而创造性的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使学生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因此,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课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教师还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由发言的氛围,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使教师和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展开讨论。

三、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能够触发学生的思维美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直观化,通过生动的图、文、声、像增加课堂信息量,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借助于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创设了条件。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声音、图像的巧妙结合,实现课堂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创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努力让小学生在灵活、有序、民主、和谐的课堂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并逐渐运用知识。

上一篇:浅议英语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 下一篇:互联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