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有效就业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03 07:20:53

大学生有效就业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研究

〔关键词〕 大学生;有效就业;气质;性格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6―0024―01

大学生的就业是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都十分关注、非常棘手的问题。有的大学生毕业后盲目奔波于各种招录考试中,有的就业后在各种企业盲目跳槽,不了解自己、社会、工作,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作出有效的选择,许多大学毕业生的背后都有一个相当艰辛的求职故事,有的从此因对社会、人生有了错误的看法而一蹶不振。因此,按照社会的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特点,选择适合的职业并坚持下去是促进大学生有效就业的关键。

一、 大学生的有效就业

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文凭是有了,学历也有了,知识面却太狭窄。在招聘会上,个人简历写得天花乱坠,一味地强调自己的优点,而当招聘人员与他们面谈时,却露出许多马脚,有些性格开朗、胆子又大的,夸夸其谈;有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前言不搭后语,求职往往很难成功,只好一次次去应聘,一次次失败,感叹人生不如意。

这些都只是从找到职业而言的,重要的是找到职业后能够稳定、快乐、有为地干下去,真正影响有效就业的则更多的是对自己气质性格和职业岗位的把握。有效就业就是指就业后相对稳定,人与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关系。要建立这种关系,必须要有一种理念,即并不是每个人适合所有的工作,每个人有与自己性格气质相协调的职业范围,只要你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在这个范围之内则是可能的,如果相差太远,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无法立足。因此,每个走向职业岗位的人必须对职业岗位和个人的性格气质要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才能实现有效就业。

二、性格特征与职业的关系

职业性格可分为七类:(1)易变型。这种性格的人,喜欢从事没有固定的活动模式和严格的程序,活动方式是多种多样并经常变化的职业,如,业务员、记者、推销员等。(2)重复型。这种性格的人,喜欢并愿意从事有固定的活动模式,有严格的程序,如,机械工、会计员、打字员等。(3)顺从型。这类性格的人,喜欢并愿意从事按照别人的指令行事,由别人计划、指导并负责的职业,如,办公室一般职员、秘书等。(4)独立型。这种性格的人,喜欢从事由自己独立思考作出决断,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独立活动,并负有一定的责任的职业,如,警察等。(5)协作型。这种性格类型的人,喜欢从事需要与他人彼此协作,互相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职业,如,咨询师、演员等。(6)劝服型。这种性格的人喜欢从事通过与他人交往来影响并试图改变他人心理和行为的职业,如,教育工作者、宣传工作者、作家等。(7)表现型。这种人喜欢从事能够很好地表现自己的才华及兴趣爱好的职业,从而发展自己的个性,如,音乐工作者、美术工作者等。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性格气质是有差异的,不同的职业岗位对人的性格气质要求也是不同的,性格气质与职业岗位的协调是有效就业的基本因素。所以,要正确地认识职业与个性之间的关系,围绕社会的需要、个人的兴趣,真正了解自己,以有效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塑造自己,把控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与选择,使自己的职业发展走出简单的“好”,走向主动的、科学的有效之中,使性格气质与职业发展目标相协调,真正实现有效就业。

三、如何塑造良好的性格气质

首先,性格气质是有一定的遗传、先天特点的。人的性格气质的形成,与父母的遗传有关,也与后天父母、学校社会的教育和环境影响有关。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既要尊重差异,重视个性化教育,也要注意防止走向极端,造成缺少社会共同生活工作的性格基础。

其次,性格气质的塑造是个系统工程。第一,在学校里,教师要根据性格特征的差别,采用相应的方法,引导解决不利发展的突出问题,如要鼓励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内向的同学,放心大胆地回答问题,对性格抑郁的学生,要多安慰、鼓励、帮助等,这些是有效就业的前提。第二,良好的性格气质,是以人的文化素养为根本基础的,教师更要注重内在深处的方面,尤其对我们的大学生,要培养学生大量阅读各种人文方面书籍的习惯,以培育其内在深处的素养,这是提高素养、有效就业的基础工程。第三,要重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第四,要重视对生活态度的培养。自私、悲观、骄傲是人发展的最大障碍,要教育学生走出狭隘的自我,形成良好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合作发展,走向岗位,放眼未来。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性格气质,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自觉地、有效地进行塑造,才能真正找到并做好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有效就业,幸福地工作生活,也才会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文系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研究课题之一阶段成果) 编辑:郭裕嘉

上一篇:用书香温暖校园 下一篇:浅议学校精神文化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