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理解出题点对学生品质的要求及解决对策

时间:2022-06-26 03:33:27

英语阅读理解出题点对学生品质的要求及解决对策

【摘 要】 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就阅读理解出题点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要求提出了一些看法,并就怎样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 阅读出题点 品质要求 对策

一、前言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高中英语课程应该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的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从新课程标准的表述中我们知道,高中英语教学更侧重于对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手段,它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和文化。

二、阅读理解测试要求

英语阅读理解考项的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这种考查通常包括两类: (1)客观性理解试题,即理解文章中叙述的具体事实和抽象概念;(2)主观性理解试题,也就是通过阅读文章,对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主旨、作者的观点和情感态度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据此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细节理解题和推理判断题所占的比重很大,这也证明了在素质教育逐渐深入的今天,考生英语运用的实际能力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中必须格外注重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理论结合实际。同时,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信息量,以提高英语阅读的技能水平。

我们从上述对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要求不难看出,要达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英语阅读的要求,学生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又要有较强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既要耐心细致,又要灵活多变;既要立足阅读材料本身,实事求是,杜绝主观臆断,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文化积累,加强自身的修养,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要真正读懂一篇文章,顺利做好后面的阅读理解题,就需要学生综合利用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英语阅读理解对学生的品质提出了这些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措施

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字符号的敏感性,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语言学家研究表明,文字信息的输出是对该语言文字符号的编码过程,而获取文字信息是对该语言文字符号的解码过程,而阅读英语文章就是对英语语言文字符号的一个解码过程。这就像破译密码一样,你首先得熟悉密码符号所代表的意义。阅读英语文章时,你如果对英语语言文字符号比较敏感,你就会窥一斑而见全豹,你就会从作者所使用的某些词汇短语和句型以及它们的适应方式和频率中洞察作者的写作思路、意图、倾向、态度和目的。

加大文体特征的教学,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每种文章体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其自身的行文规律甚至行文模式。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新闻、广告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尽力帮助学生熟悉这些文体的特点与规律,以提高学生对这些体裁的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

加强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中主旨和细节、事实与观点以及具体与抽象的阅读判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能力。在阅读教学以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检测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多数学生把握阅读材料中哪些是细节事实,哪些是主旨观点的能力不强,这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清晰把握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致使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分析推理不到位或者力不从心。因此,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对细节事实与主旨观点的辨认判断训练。

注意文化知识的积累,注重提高自己自身思想认识水平。这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家都知道,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本身,更要理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使用这种语言的人们的风俗习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注意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文化知识的介绍,这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最终增强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都是大有帮助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需要文化知识的积累,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 如果我们没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我们就很难理解文章作者思想所达到的某种境界,就无法真正理解所读文章。

四、结束语

较强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不仅仅要求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字要敏感,要求学生有敏锐的洞察力,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别各种文章体裁的能力;它既要求学生有细心的品质,又要求学生在阅读方法上灵活多变;它既要求学生有广泛的知识文化积累,又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一句话,较强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是多种能力与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

[2] 陈琳、王蔷、程晓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1

[3] 马志伟.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1.4.

上一篇:创新是提升牛津英语教学的点金石 下一篇:英语教学的小升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