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道史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时间:2022-06-26 01:06:00

日本神道史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K313,36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128-01

摘要:日本社会的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中,神道和神国思想的结合毫无疑问,对日本民族和国家的近现代文化,政治和国家统一发展富强以及国家向外侵略和扩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神道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可以说,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神学思想在日本社会政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简述日本神道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其历史政治地位和作用,重点探讨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神道思想;形成发展;政治影响

日本社会的传统政治文化和社会思想中,神道和神国思想的结合毫无疑问,对日本民族和国家的近现代文化,政治和国家统一发展富强以及国家向外侵略和扩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些影响中,除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日本的神道思想在社会发展中往往所起大多都具有积极方面的作用。

日本神道思想起源于公元九世纪,形成于日本民族的原始社会,是一种原始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神道思想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统治人们的思想工具,可以说,不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神学思想在日本社会政治文化中的地位以及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本文主要通过简述日本神道思想的形成发展历史,以及其历史政治地位和作用,重点探讨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日本神道思想的形成和简要发展

神道是神教道的简称,它是日本宗教中流派最多,影响最大的宗教,按日本学者村上重良的解释,它上起一万多年前的绳纹时代,下至明治维新时代,从构成上说,它包括五个领域,即神社神道、皇室神道、学派神道、教派神道、民间神道等。

在公元九世纪,日本社会进入德川时期,相当于日本的战国时代,国家分裂现象严重。这一时期的中国正好处在唐朝的兴盛时期。由于日本国内的战乱,使得中国唐朝时期的先进文化不能被传入日本,日本向唐朝学习的积极性也骤然下降,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原先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在日本国内战火的洗礼中慢慢的发生在转变,以至于成为儒从神和佛从神。

日本的神道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被发展形成并且确立,最终在日本神道思想的逐步演变过程中,还催生出日本神国学说以及日本武士道精神等,直到今日在日本还有崇尚神祭拜神的风俗,日本的靖国神社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二战以后的在民主改革中,日本的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被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造,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天皇集权、军部擅权的法西斯体制被废除,政教分离,神道与国家政治分离,民主、和平思想的传播,议会内阁制的政权体制的建立,普选制的实行,都有助于民主和平的政治文化在日本的形成。

二、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在日本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的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日本整个国家的制度,行为和精神可定会受到它的冲击和影响,由此可以基于文化思想对政治的渗透作用,从制度,行为和精神三个方面来探究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近现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一)二战时期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法西斯国家挑起,其中本就是其中之一。日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迅速崛起,但是面对国内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等现象,国民发展难以满足国内资本主义追求,在这种国内现实情况下,再加上日本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的盛行,日本以天皇为首的内阁政治集团势力便想到用扩张和侵略的方式来发展国民经济,满足国内资本原始积累和发展的需求。

从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方面来考察该时期日本的政治文化,我们可以看到,二战期间和二战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制度是天皇集权和军部擅权的法西斯,在这其中,天皇是神的代表,神赋予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力,神道与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同为一体的,而且神道处于主导地位,以天皇的名誉驾驭与万民之上。

二战过后,由于日本是战败国,它的社会政治体制被迫进行民主改革,与此同时也根本性的改造了日本的神道思想。在改革中废除了天皇集权和军部擅权的法西斯体制,把政府和宗教分开,把神道和国家政治分开,传播民主和平的时代思想,建立议会制度的内阁政治体制,实行民众普选制,并逐渐形成民主和平的日本政治文化。

在战后初期,日本国内社会因为对战争灾难的痛恨,和平主义盛行,国民迫切要求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家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同时日本处于美国的军事占领之下,政治外交上受到美军占领当局的控制;而且美国又是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国内外政治环境的这几大特点决定传统民族主义路线得不到足够得国内支持,而和平中立路线又不符合美国的亚太战略和对日政策,因此"与强者为伍"的吉田茂的经济中心主义路线,即经济上借助自由贸易体制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和市场,全力发展国家经济;外交上确立以日美同盟为轴心、追随美国的原则方针;安全上依赖日美安全保障同盟的双边机制来保护;就成为符合日本国家利益、又具有现实可行性的国家发展战略选择。

二战后的冷战使时期,相反这种神道思想给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变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冷战结束后,长达十年的经济低迷加剧了日本国民的危机感,在探讨和寻找如何摆脱危机的方式方法和道路的过程中,日本社会上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对国内政治和外交战略的影响越来越大。右翼势力大肆活动,否认战争罪责、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和出版物屡见不鲜,小林善纪美化侵略历史的《战争论》销量高达60多万册,"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用长达7页的篇幅大讲特讲历史上根本不曾存在过的"神武天皇东征的故事",重弹天皇是"神的化身",日本是"神不灭之国",天皇、日本以及大和民族"永远不可战胜"等神国学说的陈词滥调,试图通过宣扬"大和魂"、"神之国"等神道思想重建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为核心的社会主流思想意识。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时期的神道思想得到了升华,人们成功的发扬了它的长处。但是神道思想由于是不科学的,它与身俱来的思想本质里有去不掉的糟粕,且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

(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的日本神道思想对日本政治文化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以及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仇视态度也日益增强,虽然说表面上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相互的友好来往,但事实并不是如此。

先是世界人民对日本串改学生教科书,美化日本的侵华战争,以及其挑起世界大战的缘由,而后又是日本首相对二战战犯进行敬拜,时称靖国神社,这引起了世界人民的强烈不满,这种对日本神道思想和神国学说的大势明目张胆的倡议活动对给日本政界带来强大的压力。从"经济贸易立国"到"国际政治大国",从经济中心到政治、外交、安全、经济并重,战后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在后冷战时代出现了根本性的重大转向。

由此看来,日本的神道思想在当今的日本政治文化中还占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一种消极影响,它直接扭曲新一代日本人民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很可能把日本的新一代引向一条为二战战败复仇雪耻的邪恶道路,这是当今最让人们担心的日本神道思想。

参考文献:

[1][日]内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 (中文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范景武.本地垂际说・习和观・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

[3][日]神野志隆光.平安时代的日本-承平私记的国名议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韦立新.中日文化关系史上不容忽视的一页――儒、佛思想在日本神道发展过程中的作用[J].日本学刊.2002.(3)。

[5]唐永亮. 试析日本神道中的时空观念[J]. 日本学刊.2011(3)。

作者简介:寿立芹(1971.2- ),女,山东泰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本语言文化。

上一篇:老舍笔下的多重矛盾综合体 下一篇:《边城》之翠翠的悲剧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