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对负性情绪的自我疏导

时间:2022-06-25 07:43:47

英语教师对负性情绪的自我疏导

有一个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是这样描述的: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对正在做饭的妻子没有好脸色;妻子心中委屈,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坏情绪的传染。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小的那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在教育领域,人们在关注课堂学习中的负性情绪时,大多把研究目光定位在学生身上,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效率的体现者和学习结果的承担者。对于教师,人们的研究定位多在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方面,很多时候往往忽略教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人也受七情六欲的调控,也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而这些负性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女性占多数,她们既有一般教师群体的共性特点,又有自身在负性情绪上的表现,值得每一位研究者关注。

由于初中英语教师接触的教育对象并不处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初一年级面对的学生群体往往在英语成绩上参差不齐、分化严重。最差的孩子虽然经过小学阶段四年的学习,但最终升上初一的时候,甚至连26个字母都念不全。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比较普遍,所以给教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压力。如果从头补起,其他学生等不起,进度也拖不起;如果放弃,那放弃的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当然也是对班级整体成绩的放弃。所以在面对这样一种尴尬境况时,教师的负性情绪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更容易滋长和爆发,影响教学情绪的把控、孩子的学习欲望和师生的身心健康。

一、英语教师负性情绪的表现

英语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的负性情绪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学生发展不平衡的焦虑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剧,初一新生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不断提高,由于各地使用的教材不同、教学进度不同等原因,不少外来人员的子女在转学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学习链断裂现象。特别是英语学习,一旦换了新的教材、新的环境,一部分学业本来就不够扎实的孩子,英语成绩更是直线下降,甚至是从此一蹶不振。升入初中,班级英语成绩不平衡会令英语教师颇感焦虑:优生人数不少,但困难生比例也较高,尤其是困难的程度令人沮丧。

2.对处理英语困难生的纠结

培优补差一直就是基础教育类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常用手段,而英语学科更是首当其冲。导致目前初一年级英语教师容易产生负性情绪的原因之一就是不知补差该如何入手。困为有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差到了不知从何处着手的地步,不做作业、自暴自弃等现象已令英语教师束手无策,补差就更难实施了。纠结于严峻的现实是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普遍心态。

3.工作业绩和自我追求的双重压力

客观地说,在有升学压力的年级段,教师的工作业绩还是与学生成绩、升学率挂钩的。所以,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和教师自我成长追求的共同作用下,教师群体面临的工作压力还是相当大的。个人心理调节能力差的老师甚至会为一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由此产生的焦灼、精神不振等负性情绪难免不会影响到第二天的教学工作。

4.学科组内不和谐因素的影响

不少学校都有一个类似现象,就是英语学科组内的人际关系不是很和谐,这可能与英语教师多为女性有关。从组内交流情况看,表面往往表现出无关痛痒的热闹,但在团队协作中往往大打折扣。这种现象的后果不是人际关系的紧张,而是竞争的无序。这些也是英语教师负性情绪的诱因之一。

二、英语教师对负性情绪的自我疏导方法

作为一个社会人,教师需要有积极乐观的情绪面对每一天的生活。作为一个教育者,教师更需要有较强的自我疏导能力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和学生的学习。笔者以为,英语教师的自我疏导可以从四个“合理”的层面入手。

1.定位合理,采用分层教学和结对帮扶的策略

初中英语教师,在基础教育大循环体系中,始终担任着“中间人”的角色,义务教育的孩子必须全盘接受,同时又要受中考升学率的制约。因此,只有在定位合理的情况下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及时调整心态,并能找到合理的教学策略力争扭转局面。在自我定位时,需要提醒自己应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因为英语困难生的形成不是一日之功,孩子也不是一无是处。他们是英语学习上的困难生,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也一直困难。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是缓解负性情绪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分层教学,因为不管是坐在船头还是船尾,都能保证每一个人准时驶向同一个港湾。结对帮扶是很受初中生欢迎的英语学习策略,英语教师利用好,可以省不少气力,特别是在记单词背后课文方面的效果相当明显。

2.期待合理,不苛求自己、同仁和学生

初中英语教师的负性情绪产生的诱因无非与自己、同仁和学生有关。学生单词默不出,课文背不会要生气;补差效果不明显会生气;家长配合不积极会生气;学科组同仁配合不默契,背后吃独食会生气;有时自己还莫名地生自己的气。这些负性情绪带入课堂,很可能会影响整堂课很多学生的学习心境。所以,我们的期待要合理,不苛求自己一定要做到最好,成为那个最受欢迎的人,只要努力、尽力、不放弃就行;也别苛求同仁,团队的协作精神是需要每个人去维护的,但别人可能会给他们自己更高的定位,毕竟竞争的结果还是要独自承担的;更别苛求学生,每个孩子都有上进心,都会努力,都在努力,给他们时间,给自己等待。

3.认知合理,科学把握初中英语的评价标准

关于教育评价,人们正趋于理性。而教师的负性情绪的产生有一部分正是由于对教学评价把握不准引起的。在义务教育阶段,一旦人们把目光只聚焦于考试成绩,英语学科的其他教育功能就都被忽略,甚至抹杀了。初中英语教材生动的界面、丰富的素材,实际上并不是只为分数而设的。初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所以,英语教师的焦虑不应是分数而是如何带领孩子们去生动地学习英语。

4.处理合理,不压抑也不沉迷于负性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情绪永远不是问题,而如何处理情绪才是问题。对负性情绪的处理一不能压抑,二不能放任。作为教师,可以寻找多种途径来进行自我疏导。比如,找一个合适的倾听者讲出自己的心理压力,因为倾诉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诉说的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和理解,并能获得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启示,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可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跳出来,转移自己的关注点,以期短暂的休息后能够以轻松的状态投入到崭新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去。

总之,初中英语教师的负性情绪可能更表象一些,但他们所面对的教育群体即那帮十四五岁的孩子则需要他们更要学会自我调节。因为不单是英语学习,学生的心灵更需要积极向上的情绪的浇灌。

上一篇:开启有效作文教学的钥匙 下一篇:生物学科绘图类习题求解的错误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