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时代影像阅读的审美特性

时间:2022-06-25 06:11:43

视觉时代影像阅读的审美特性

摘 要:在视觉转向与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影像阅读成为当下日常生活的常态。与文字相比,影像阅读在形象性、吸引力、主动性、多样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审美特性。影像阅读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不断增长的视觉要求,为审美进入大众生活创造了条件,填平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鸿沟。但在另一方面,由于在影像阅读侧重对象的表层方面,日常事物不再经过严格的艺术纯化而直接进入审美领域,这种视觉形象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审美的泛化。

关键词:视觉时代;影像阅读;审美

中图分类号:J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135-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如何快速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放眼生活,影视、广告、网络、MTV、卡通动漫……这些动态的和非动态的影像铺天盖地的冲击着现代人的眼球。在视觉转向与消费文化大行其道的背景下,人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大部分是通过图片和视频,视觉影像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经济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强烈的视觉冲击使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本文探讨,与文字相比,影像阅读审美特性的基本特点。

一、影像比文字更具形象性

形象性是影像毋庸置疑的显著特点。作为可视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影像直观化地展示信息内容与文字的间接含蓄表达明显不同,可以说是对文字表现力缺陷的一种弥补和提高。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曾解说他的作品“地书”曾说过,一个人可以不识字,可以不会外语,但是他只要能看见我的作品,它就能够读懂这件作品。我们所处的这个读图的时代,把精英文化从神坛上请了下来,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影像成了大众文化的主力军,影像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一目了然,就连目不识丁的人也能看懂。这就像电视广告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来直观表现产品诉求,传递商品信息,形象逼真地表现商品特质,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将那些用语言文字不能传达的商品信息(如造型、包装、色彩、款式)等等,进行最直观的视觉方式加以呈现。这样,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消费者都能产生有效的广告宣传效果。一个讲述亲情故事的微电影,儿童天真的笑脸、生动的神情,母亲温和的笑容、关切的目光,母子举手投足间无不直观地传达出天然的人伦深情。这种超越言语表达的艺术感染力主要来自于影像形象性的魅力。

二、影像更具视觉吸引力

视觉影像中,色彩是个重要的组成元素,具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是最容易被人直接感知和长久记忆的。例如,日常生活中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影视作品《红高粱》《杀死比尔》中的独特色彩,可口可乐的红色识别系统,百事可乐的蓝色识别系统等等。色彩千变万化、多姿多彩,往往直观、准确的展现了图案或影视画面的内容及其所引发的联想。设计师往往通过色彩增强影像的视觉冲击力,强化受众的视觉感知力度,给受众美的感受的同时勾起受众的诸多联想,使受众在强大的视觉冲击之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留下深刻的记忆。可以说,视觉影像中色彩对视觉的刺激最强烈、冲击力最大。“如果说语言艺术主要是时间性存在,那么影像艺术则是一个空间性存在。前者注重阅读过程,后者注重的是瞬间体验;前者在咀嚼、品味、把玩的过程中,追求一种高远、冲淡的人生境界;后者在审美理想上追求对视觉的冲击力。”在一幅平面图案或影视画面中,色彩的作用举足轻重。可极大程度的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就使得在多数情况下,影像比文字更快地进入人的视野并形成长久的记忆。色彩还含有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如热情的红色,高贵的黄色,纯洁的绿色等等。色彩具有多元化的表现特质,有些色彩时尚流行充满现代化的艺术感觉,有些色彩温和典雅颇具怀旧之风,还有一些色彩玄幻另类蕴涵着面对未来的神秘力量。陈旧的色彩焕发着迷人的气息,古典风格的插画似乎拥有悠久的历史品质,一张老照片的版面色彩也会给人以穿越时空的联想。设计师通过对色彩这个特性在影像中的运用,可以有效而快捷地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设计理念,使读者通过色彩就领会影像的思想与内容。电影《红白蓝三部曲》即是用颜色表征影片主题,《蓝色》象征忧郁和自由、《白色》表达尊严和平等、《红色》则是真诚和博爱的体现。

三、影像传播具有主动性

视觉影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信息传达载体。这一点与文字不同,文字是被动的传播符号,它的外在形态一般不具有主动的视觉吸引力,只能等待被读和被接受。当文字单独存在时,也就是不依赖影像时,他只能默默的等待着被发现。而图片或影视画面对眼球有强烈的召唤能力。《视觉文化研究》一文的作者,英国伦敦大学哥登斯密思学院的伊雷特・罗戈夫也认为,由于传播科技在视觉和听觉的空间中建立起了“竞技场”,使得视觉文化在“观看状态的精神动力学” [2]下赢得了极大的社会发展空间。一旦人们直面影像的存在,它就会以自己的全部魅力吸引人的注意,抓住人的视线,这就是因为他有形象,而且是美的形象。所以赋予了影像传播的主动性,他不像文字一样静静的等待我们去接受,而是积极的以自身的形象去唤醒人类的眼睛,使得人们对影像的敏感程度远远超过文字。影像创作者正是抓住了影像的这一特性创作了能够叫醒人类心灵的佳作。据调查,如果广告中有插图,那么阅读插图和说明的人是阅读正文的人的两倍。人们面对一个事物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时,总是首先被色彩缤纷造型独特的画面所吸引,然后才转向关注文字信息。科学调查还发现,人们对图形和文字的注意度分别为78%和22%。由此可见,图画对视觉的刺激作用远远高于文字。他可以“不由分说”地飞进消费者的眼底,在一瞬间牢牢抓住人们的视线。生动的影像,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符号,尽收眼底,使你目不转睛,因此有人称广告插图是广告的“吸引力发生器”。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主动引人注目、积极吸引视觉方面影像的作用是文字所无法达到的。

四、视觉影像具有审美性

审美活动是人类作为意识主体把握客观事物的一种方式。社会要求人的生活环境必须是美的,影像作为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带给人美感,就不能被人们接受,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当原生态的生活景象用传媒影像方式呈现出来时,立即获得了别有意味的审美特质,就像在人们镜子中看到自己所产生的感受。这种通过影像方式对生活与自我的确证,让主体产生多元联想与丰富感受。当我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被当作艺术品来观看的时候,我们也就一定程度实现了对生活的艺术创造。众所周知,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影像作为最常用的信息载体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在现代影像的创作中,非常强调影像的审美特性。难以想象,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了影像会是什么样。当看到创意十足的影像时,我们常常会感到来自影像的强烈冲击力,或几乎超越我们的心理承受限度的视觉震撼,这样的影像带给我们的视觉感受,常常给我们留下长久而深刻的记忆。而与影像相比,文字并不是为了取悦视觉而被创造出来的。所以,影像所具有的审美特性是文字所不具备的。当代的影像也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包括影像设计的元素,影像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对审美标准的评价方式等等。同时,关于如何刺激审美疲劳,创造新的视觉形态,已经成为现代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读图时代告诉我们,影像审美性的内容和形式的更新是影像发展的必然方向。

五、视觉影像具有多样性

现代影像具有极强的多样化特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视觉艺术舞台上,多种影像形式相继产生,视觉影像创造空前繁荣,人类长期积累的视觉艺术能量在这期间全部都被放出来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影像。高楼大厦上的超级平面美术,街道两旁排列的各种广告,城市中心超大屏幕的影视短片,夜晚彩灯闪烁的灯箱、霓虹灯,满街发放的宣传册、印刷广告,穿城而过公交车车体广告与车载电视购物宣传,从模拟到数字、标清到高清、2D到3D乃至4D、5D电影等,多样化的影像每时每刻都在刺激我们的视觉神经。影像是一个信息传达系统,承担着信息传达的任务,这个任务是现代社会提出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任务会越来越突出,也越来越重要。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新的影像领域时,我们会被现代影像在构成、材质、内容和应用领域方面的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所震撼。视觉影像的多样性,极大限度地满足了现代生活和生产。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是现代影像形成多样性的基础。在这个巨大的影像宝库中,视觉影像正在进行着更形式多样的创新过程,越来越多的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难以估量的多样化视觉表达系统。现代影像设计在现代视觉艺术的影响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面貌。这不仅得益于现代视觉艺术的运动,同时也是图形设计自身的内在需求。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说:“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就是讯息。”影像阅读的兴起既是经济、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人自身的潜在需要。我们在认识影像阅读审美特性,看到其较之于文字阅读的优越性的同时,不可忽视其感官化、浅表化、易逝化等审美缺陷。客观地讲,影像阅读极大满足了消费时代人们不断增长的视觉要求,为审美进入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可看作一定程度上填平了大众与精英之间的鸿沟。但同时,在另一方面,由于在影像阅读中重视对象的表层甚至是反形式的方面,原生态的日常事物不再经过严格的艺术纯化而直接进入审美领域,这种视觉形象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艺术原有的纯度、精度与思想深度,导致了审美的泛化、粗鄙与形式对内容的侵占。加之在物欲主义的诱导下,视觉媒体为了求新、求异、求奇而淡漠了道德意识,致使一些不健康的影像大行其道,这是值得关注与警惕的。

参考文献:

[1]孟改正.消费主义语境下视觉文化的审美嬗变和多维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7,(1):59-62.

[2]伊雷特・罗戈夫.视觉文化研究[A].文化研究(第3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40.

作者简介:

孟改正,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研室主任。

上一篇:大型服装文艺演出中模特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评价 下一篇:如何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