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时间:2022-06-25 10:56:40

情感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师生之间应体现出一种平等、和谐的关系,互相鼓励、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初中英语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双边平等对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情感、态度对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适当的情感投资,创设教学的情感效应,促进学生积极的情感迁移,就能在师生之间产生良性效应,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语言本身,同时通过语言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及合作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掌握英语学习技能的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的目的。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的,我认为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一、 情感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近二十年是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稳步发展的时期,虽然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升学率的影响下,多数老师在课堂上所采取的方法还是过于僵化的教学方法。如“填鸭式”和“题海式”教学,却不知道语言在相互交流中掌握才最牢固。要知道,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才能培养和提高,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应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情感因素,及时发现他们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目前学生主要是学习概括化的知识体系,它主要以书本知识表现出来,去认识客观世界的。要想把人类积累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财富,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智力,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那就要依赖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大量实践证明,一旦学生对学习失去了情感,那么,思维、记忆等认识机能会受到压抑。无论何等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初中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情感教育尤为重要。

二、 激发学生情感的前提

平等、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最佳氛围的前提。如果我们把英语课看作是一个旅游观光的过程,学生感觉到教师是位和蔼可亲、阅历丰富的向导,那么,学生的情感就会受到教师影响。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努力尝试,就能饱览英语学习中的优美风景。当教师情感的移入与学生情感的移出相互接轨时,师生配合默契、相互感应,双方均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中,教师心情舒畅,学生其乐融融,从而达到了和谐共振的境界。

三、 情感教学策略

缺乏信心、缺乏兴趣、意志不坚强,是学生课堂中实施自主学习的主要障碍,那么,如何消除学生课堂中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呢?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经验:

(一) 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中学生的求知欲是极强的

但因学生的基础不同,收获便不同。因此,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学习活动。如在对话和课文的学习中,对语言能力差的学生来说,要适当背原文,因为他们的关键问题是语言储存量小,语感不强,从而阻碍了他们口语的组织与表达,应向他们强调,“背诵”指的是反复朗读,直到脱口而出,从而达到量的积累及有语感的目的;对基础扎实、语言丰富的学生,他们有能力对材料进行归纳、整理、重新组合,因此可让他们复述课文。这样便照顾了全体,避免挫伤学生积极性现象的发生。

(二)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由于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适当安排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在教音标拼读时,可布置学生课前查阅词典,掌握单词的音标拼读。在教单词时,把含相同读音的单词放在一起;或把单词放在句型里教。在教句型时可用句型歌进行教学。另外,我们还可以采用图片、幻灯片或简笔画等多媒体进行教学,也可以运用体态语言进行教学。总之,要让学生愉悦地学习。

综上所述,情感教学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合理地安排教学过程,采用灵活的思维方式,把课上得既精又活,一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动学生的情感。大量的实践和练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习的效率,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上一篇:新课标下的自助阅读 下一篇:厦门快普紧跟OA变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