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时间:2022-06-25 08:05:14

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

【摘 要】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本身充满了唯物论和辨证法的教育因素,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数学是常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可利用课本中或老师补充的例题或习题向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科学、爱劳动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利用数学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德育渗透

寓德育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这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是教书育人、全面实施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学也应该无时无刻都渗透着德育教学。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呢?

1 依靠教材资源,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因此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在“认识东南西北”后,介绍一些北极星、树的年轮、指南针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练习也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学生们对于练是兴趣索然。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喜爱游戏,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提高他们的兴趣并保持住他们的兴趣,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奇心,设计形式多样的、有趣味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寓教学与游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让孩子们始终在心情愉快地情况下练习。其次,要在孩子们产生厌倦情绪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可以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人刻苦学习,努力读书的故事,让孩子们慢慢养成刻苦学习的习惯。

2 依靠教师人格影响,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学生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高尚的师德在某种意义上表现为教师对学生一往情深的爱,这种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的具体化。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师爱,就会“亲其师”,并且“信其道”;教师有了这种爱,在教学中就能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期望,就能注意、尊重和赏识每一个学生,就可能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的罗森塔尔效应。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良好道德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格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在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培养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德育的示范性,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学生往往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发展其性格,从教师的

3 充分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

当今的课堂教学开始注重德育的渗透,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也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这是每位数学教师的责任。如,在一年级“认识人民币”教学后,我设计“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交流的能力。又如,教学“比例尺”时,课前我向学生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科研、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通过简明扼要的介绍,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产生学好知识的欲望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4 善于联系生活实际,摄取有关信息,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一门联系性极强的学科,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摄取有关德育信息,及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家庭:学生生活的场所,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每天都在家庭中上演,只不过学生处在一种无意的状态中。在学习数学前,学生不是一张白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现象已经进入到他们的生活领域成为他们的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如教学《比大小》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回想生活中的情景,厨房中,大碗小碗,大盆小盆等物体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比大小这一内容其实发生在昨天家中的事,这样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学得主动,学得高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知道最了解这些东西的是妈妈,让学生知道父母最辛苦,让他们懂得感恩。在这种联系生活实际中学习,不仅渗透了德育教育,更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自己生活中。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注重渗透德育。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方法,做到自然妥帖,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数学课的德育教育远远不止这些,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善于捕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形成教育和必需的培养,必然会逐步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上一篇:关注语文课堂中的导语艺术 下一篇:教师如何上好初中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