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新求发展

时间:2022-06-25 04:46:35

争创新求发展

2013年11月11日,我们一行五人,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受广州市南沙区教育局推荐选派,到“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之一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以下简称“八十中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挂职学习。

两周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现将这两周挂职学习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结合黄阁中学正在实施的“课程领导力”规划方面的实际,畅谈学习心得。

一、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在挂职学习期间,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总书记为什么选择与八十中学师生共度第27个教师节?其具体原因我们无法猜测。但是,两个星期以来,我们在八十中学的所见所闻。尤其是11月14日,“神十”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来到八十中学与师生见面,聂海胜作完励志报告后的互动环节,从学生提问的踊跃与水平看,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八十中学的特别:校长的智慧、学生的活力、教师的幸福……而这些,都源自八十中学的“志存高远、追求卓越”办学理念与目标。

二、谋求发展,创造变化

田树林校长说:“我的最大成就感,是我们的教师在变、学生在变。”

现在教育界也流行一句话:一流教师创造变化,二流教师顺应变化,三流教师被动变化,四流教师顽固不化。我们要做几流教师?这取决于我们自己。

数学特级教师吴万辉主任告诉我们:北京八十中学“校本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从学生需要出发,规划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外的课程,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二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拓展、加工或者整合,从而校本化实施,如对必选以外的其他选修模块和一些地方课程的校本化,这样八十中学要100%的开齐选修Ⅰ的全部课程;三是对具有学校特色并形成品牌优势的“学生社团”等。对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与评价等工作系统规范地进行课程设计。

三、学以致用,规划课程

(一)深入开展课程改革的地域背景

黄阁中学处在国家新区――南沙区的中部核心地区,南沙临港现代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南沙新区着力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临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区域科技先进发达,都给我校教育教学和师生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使我们学校的课程改革具备相当的条件。我校的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之极,令人兴奋!由此,我们的教育教学特色定位是“科技教育”。

(二)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编制目标

1. 满足学生“科技学习、创新能力”发展需求,为学生充分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这是我们校本课程的愿景。

2. 让课程走向学生的生活天地,把课程文本知识转化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社会生活、学生世界的呈现方式,与学生的学习联系起来产生多元的互动。

3. 把握区域教育资源(南沙科技现代化、水乡环境生态)的开发与使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和体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

(三)课程实施的反思与提升

第一,南沙新区的科技现代化产业的大规模迅速的发展,将为我们的科技特色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间、更多的领域以及更为丰富的资源。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充实与提高我们的科技教育校本课程质量。

第二,对于地处部级南沙新区的黄阁中学来说,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一定特长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开发国家核心学科(语、数、英、政等)的延伸学习“拓展类校本课程”,为学生的学业发展与身心成长提供选择性课程。

第三,课堂教学改革(新课改理念、基本模式与学科变式、各个学习环节的程序、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管理与发展性评价等)是落实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关键部分。黄阁中学将进一步以“自主探究、品质课堂”为主题打造“自主、灵动、思辨”的高品质课堂教学,进一步提升学校校长教师的课程领导力。

上一篇:浸润生活施德无痕 下一篇:唐诗宋词的美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