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物理学习兴趣途径的研究

时间:2022-06-24 04:47:28

培养高中物理学习兴趣途径的研究

内容摘要:浓厚的兴趣是人们刻苦钻研、善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本文从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等方面分析刺激、保持、稳定、发展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途径或策略

关键词:物理 刺激 保持 稳定 发展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善于攻关的强大动力。杨振宁博士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它能使集中精力去获取知识,是学习活动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物理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能学好。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二、及时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在物理学习中,如果学生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若反复多次,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则会建立固定的联系,也就会形成越学越有兴趣,越有兴趣越想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些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便能够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遇到困难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帮助,当学生解决了面临的问题后,便获得了成功的满足。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刻刻抓住学生的成功处给予适时鼓励,如巧妙地运用语言激励,对一般学生可用书写认真,解法巧妙,见解独到,对已获得成功的基础较好的学生可进一步用言语刺激,你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有更好的办法吗?切忌给学生反复失败的刺激,这样才能兴趣持久。

三、贯彻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界的现象、生产技术中的问题、生活经验中的事实等各个方面与物理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把教学与生活问题、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不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产,认识世界,源源不断地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又通过所学的知识解释分析物理现象,使学生觉得生活中充满着物理,物理就在他们的生活中,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从而保持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到实际中去,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结构上的疑点,如讲授了匀速圆周运动以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高速公路转弯处为什么外高内低,学习了动量定理以后,应引导学生解释从高处跳下为什么要做下蹲动作。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讲授家庭用电后,可以布置学生实际调查自己家里的用电情况,并计算选用的保险丝规格,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到学有所用,进一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从而保持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物理学科的优势,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原理、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物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兴趣出自好奇---好奇出于意想不到---意想不到源于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实验及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案例是再现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径。学生不爱学习,喜欢调皮是普遍现象,但是对新鲜事物、奇特的东西有一种非常好奇的心理特点,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执著精神和强烈的探秘需求,多数学生对物理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用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做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言而喻。还可以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学生演示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观察仪器的构造,体会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得出物理规律、原理、公式,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消除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使学生想学、善学、易学、乐学。成立物理实验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搭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讨论问题的平台,也是发展物理兴趣的好形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理教育手段的变革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中,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和不易实现的物理实验,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动画模拟,化微观为宏观,化静为动,化大为小,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合理的物理表象。如在平抛运动教学中,利用动画将它分解成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运动,使之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抽象、建模提供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学习情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不仅填补了中学物理实验的空白,优化了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五、讲究语言艺术,注重语言的直观性、生动性

语言是教师赖以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信息媒介,是师生教与学的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朱雄教授在《物理教育展望》中指出未来中学物理教师能力评价标准之一是合格中学物理教师一般应具备形象生动、又富于逻辑的表达能力。语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表象,促进学生的想象。

直观形象的教学语言最常用的是比喻法和模型化。如在讲解质量和惯性的关系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时,就要尽可能地增大它的质量,当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就要尽可能地减小它的质量的理解,可以结合体育运动现象充分说明,身材优美、婷婷玉立的模特不可能充当拳击运动员或柔道运动员;而体态丰盈、略有臃肿的拳击运动员不可能充当短跑运动员或体操运动员,最起码不算是一名优秀的选手。如说到原子核和原子的大小,若只是简单介绍原子核的大小大约在10-14m以下,原子半径大约是10-10m,学生的印象是肤浅的,如果把原子比作直径等于100m的大球,那么原子核只相当于直径为1cm的一个小球。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联想的余地,既降低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难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经验表明,教师组织教学时注重语言的直观形象性,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的和启发学生的智力,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阎承利,教学最优化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26-27), (146―147),(166-167), (263)

2. 刘晓明、王丽荣,新课程与教师心理素质[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

3. 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4. 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362―367),(386―389)

5. 叶谰、白益民、陶志琼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

6. 周军著,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

7.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253)

8.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9

9. 王逢贤,学与教的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10.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第432页

11.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上一篇:浅谈历史SOLO分类评价法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