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须有度、有效

时间:2022-06-24 07:37:07

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须有度、有效

网络具有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学生通过上网,激活着自己的思想,找到兴趣、爱好和心理上的满足,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学生大多敢尝试,易冲动,当看到不健康的网站或暴力游戏时,往往会抱着好奇心去试探,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沉溺其中。加上父母工作忙,感情交流出现了盲区,自己学习压力又大,精神长期紧张。当他们想用网络游戏中虚拟的人物来释放压力时,就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一旦学生沉溺于网上自由聊天或网络互动游戏之后,往往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兴趣丧失,还可能影响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产生精神障碍和情绪异常等心理问题和疾病。

对于学生网络心理障碍现象,我们不应过于忧虑甚至采取强制反对的态度,而要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允许他们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引导有方,处之有度,才能行之有效

1.关注和把脉学生的心理状态。当代学生是在一个和平、稳定而又快速发展的环境中成长的。从家庭环境来看,他们基本上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相对丰富。但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不少父母平时忙于工作,无暇与子女交流、谈心,部分家长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导致学生内心孤独、精神世界空虚。网络的出现正好为这些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和环境。但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和无节制、少道德性却进一步加剧学生与社会的隔离,引发学生的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扭曲和背离。这就要求学校和家庭从他们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出发,尊重他们的心理感受,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

2.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学校不能因网络的消极影响而让学生“与网隔绝”,而应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和网络。在学校,可以通过防火墙过滤、防毒软件等方法,来遏制网上泛滥的垃圾信息。积极创建网络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打字比赛、小报制作、电子贺卡、网页制作、局域网内的聊天等等,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网络环境。帮助他们学会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引导学生把网络当成一种工具,用它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而不能沉迷网络游戏、聊天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及网络道德方面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在网上如何选择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让网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3.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网络教学。学生喜欢上网,我们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道德法制教育。积极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让他们学会文明上网,浏览健康网页。开展网络活动课,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以主体或受体身份参与进去,利用互联网收集信息。如:在学习环境问题时,可以指导学生从网上下载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文章,积累小报素材,撰写环保小论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学校预先下载丰富的、优质的网络资源,来开展有益的网络活动。同时利用网络拓宽我们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教师开通个人博客,也可以用聊天工具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了解学生的心声。

4.正确引导学生的求知方向。作为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的求知方向。从他们心理特点出发,支持和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增强其自控力。学校要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利用假期举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网上读书活动、社会调查活动和各种特色电脑培训班,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积极让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视线从网络虚拟社区转移到现实社会中,让网络不再成为一个陷阱,而是学习的一个好地方。

5.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辅导。要充分利用好学校心理辅导室,在学生有网络依赖情结或有迷恋网络的意识时,能对他们进行意志力的培养和成功教育,使他们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样我们可以建立校园心理辅导网站,将学生的不良心理与同伴一起讨论、解惑,这样就会逐渐减少学生对虚拟网络的迷恋。而对于那些痴迷于游戏和聊天的学生则应高度重视,一方面可以发挥校园网络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帮助他们摆脱对网络的依赖;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困惑,走出迷惘。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上一篇:探究中学语文诵读模式的构建 下一篇: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对教师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