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三元:精、气、神

时间:2022-06-24 07:06:55

【前言】养生三元:精、气、神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中医学的蕊点:精气神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出现的。精与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生命结构的总体功能信息。精为物,是实的。气,为人身之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力量源泉,元气禀受于先天,滋养于后天,植根双肾间。机体的强弱取决...

养生三元:精、气、神

精、气、神,原是道教内丹学术语。其概念源于先秦哲学与医学。《周易・系辞上》称:“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为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就能了解“鬼神”的真实状态。“精气神”理论是易学的基础理论,易学的所有知识都是在精气神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易学将物质分为精、气、神三类,精又名精气,气又名行气,神又名元气。气生精,精生气,精生神。聚津成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阐明了精气神三物相互转化的机理和条件。

先秦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还有“精神”的阐述。《庄子-列御寇》中说“至人”的生活状态,即使用了“精神”一词。‘精神’指人的“心志”。战国以来的“医家”,已在著述中使用“精气”或“精神”的概念。如《素问》里的“阴”,指的就是蕴藏“精气”的脏腑,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组织。脏腑必须平和,而组织则坚固而不泄漏。如果脏腑与组织不能配合,则精气耗散,人不能生存。后经过道教吸收,将“精神”与‘慵气’结合,重组形成“精、气、神”。

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精”,《周易・系辞下》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并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先天之精,与生俱来,又叫“元精”,是本原的精华。后天之精,指的是男人。“气”,中国哲学概念,是指一种极其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质。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就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的气,故称“元气”;后天之气,是呼吸之气,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人的生存必不可少。“神”,是宗教及神话中所幻想的主宰世界的、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识的身存在。《周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似乎有些“奇异莫测,异乎寻常”的玄怪景象。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先天之神,叫“元神”,是人本能的慧质。后天之神,为“识神”,是认知而来。老子在《道德经》里称:“为学日益”,讲的是通过“识神”作用来增加知识;还称“为道日损”,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使人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这样,让“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得以补益,生命焕发永恒魅力。

古籍《黄帝内经》载述:“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空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中庸》讲:“天元之寿,精气不耗者得之。地元之寿,起居有常者得之。^元之寿,饮食有度者得之。“元代道教养生家飞撰于《三元延寿参赞书》,成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全书养生术5卷,唐兀解作序。该书认为,人之寿命分天元六十、地元六十、人元六十,三元共一百八十岁,不知保养则日益减少。如精气不固则天元之寿暗损,谋为过度则地元之寿暗损,饮食不节则人元之寿暗损。故在保养同时还宜避忌,以使精神内壮。明学家胡文焕撰《内修要诀・养生要语》云:“元气实,不思食;元神会,不思睡;元精足,不思欲。三元全,陆地仙。”人体“三元”充足,则能长久保持身体强壮、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延年益寿。“三元”亏虚,则会出现精神疲倦、腰膝酸软、容颜憔悴、齿落发白、抵抗力差、减退,未老先衰。

古代气功非常重视人体内的精、气、神。称日、月、星为“天上三宝”,水、火、风为“地上三宝”,而精、气、神为“人身三宝”。修练气功的目的,如《勿药之诠》所言:“采身中之药也;身中之药者,精、气、神也”,“真人心合于气,气台于神,神合于无,故呼气。独立守神,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精属有形,气属无形,神由精气昕化生,为生命之主宰。气功就是修炼人体内的精、气、神,主要通过调心练意使心存正念而排除杂念,意静则神不外耗,心肾相交、水火共济,则精气得养,精充气足则神更旺。如此用“人身三宝”养生,积精全神,却病抗衰。修炼气功可以不断调动和充盈人体元气,推进和激发脏腑气血功能,扶正驱邪,强壮体质。此为气功之真髓。

中医学的蕊点:精气神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出现的。精与气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生命结构的总体功能信息。精为物,是实的。气,为人身之元气,是生命活动的力量源泉,元气禀受于先天,滋养于后天,植根双肾间。机体的强弱取决于个体元气的盛衰,元气充沛则脏腑气血功能健旺,身心健康;若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则元气虚损,难以抗御外邪侵犯而发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是生命活动的主宰。神也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等。神生于先天精气,养于后天水谷精气。人体生命活动变化和脏腑精气盛衰,可通过神表露出来,“得神者昌,失神者亡”。通过调心练神,使机体处于最优状态。充分发挥人体各种潜能,直接激发和提高养生保健效应,使形神健全,增加生命活力。只有精气神充盈,人的生命活动才可以在健康状态下正常运行。这也是传统养生理论的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精。广义讲,为脏腑之精;狭义 讲,指生殖之精。精是构成人体最原始的物质,又是维持人体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存在于细胞之中,不断地新陈代谢。因此,精可以理解为推动人体内脏活动的原动力;气,可释为运行原动力的能量,以求得生命活动。神,则统领气,掌握能量的分布和效应。

人的精气神,如是身心保健的老生常谈,亦是 人尽皆知的养生之道。因为,人就活个“精气神”。人的“精气神”十足,自然处于健康的最佳状态。可是由于人们对它的认识、理解和践行,存在千差万别,于是身体状况、生活质量、寿命时限,也就千变万化了。

欲调理好人的“精、气、神”,需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传统食疗有“三元汤”,即大枣、莲子、桂圆煮成的汤食。三味合用,具有温补气血、养心安神之功效,有益于提升人的“精、气、神”。制作方法是:先将莲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然后与洗净的大枣一起同放锅内煎煮,最后放入桂圆肉,待煮至质软汤浓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匀,温凉后即可食之。―般每次以大枣3~10枚、莲子9~15克、桂圆肉6~12克为宜,酌情而定。

上一篇:抑郁症的判断标准 下一篇:家庭宠物已成为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