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生本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2-06-23 10:53:12

英语生本课教学反思

“生本”似一股涌潮不断充斥着我们的大脑,我们的心灵,我们的行为,不断充斥着我们头脑中已经长期建构并赖以生存的教学观念。什么是生本,带着几分困惑和疑问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对生本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也开始尝试在英语课上进行生本教学。今天,就自己最近生本教学的思考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还都处在摸索的层面。在探索的过程中,我还是有了一定的认识,前置性学习首先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课外的充分研究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具深入,课内的交流更具宽泛。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就内容构筑层面我认为应该是“少而精”;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就教师设计层面应该是“开放并具有价值”。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英语教学中,在设计前置性作业的时候要考虑的细一点,进行深入的思考,特别是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设计。并逐渐引导更多的孩子乐于去做,不把它作为一种负担,而作为一种表现自己的机会。

二、小组的建设。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尽管他具有学习的能动性,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仍然受其知识水平、客观条件的影响,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一定范围内是有限的,而非无限的。于是课堂就需要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甚至有时还需要教师的适时点拨。作为“生本课堂”下的小组建设便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在英语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小组交流汇报能力,让他们的汇报更加明确,同时展开互动。如:“大家好,下面我来说我的……。我的过程讲完了,大家还有什么补充、问题吗?谢谢大家的意见。”在汇报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的姿态,让他们大大方方的去表演。同时重视小组长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的开放。

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勿庸至疑,我们需要开放的课堂。今天我们重提开放诚然是对过去我们习惯性地用一个个小问题去牵着学生走,甚至是强迫学生按照教师自己预先设计的线路走而言的。而本质的问题是教师预先规划的线路、程序是不是站在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考虑?于是课堂的学习没有活力,没有张力,没有生命力便接踵而来。我们需要“生本的课堂”便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站在“生本课堂”的视角下,我想说的是:“生本课堂”的本质不是小组建设,也不是“前置性作业”,“生本课堂”的本质应该是“开放”。 “开放”落实在具体课堂上首先应该表现在问题或者话题的开放上。精心设计问题或话题,应该是教师设计教学程序必然要思考的问题。有了问题或话题的开放,自然就有了交流与探索的开放。把英语课堂放手给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权利,让学生可以来管理和调控学生。特别是小组在汇报的时候,我们现在的很多情况是当一个小组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的成员不能认真的倾听。可以放手让汇报的小组自己来维持和管理课堂秩序,让学生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加分和减分。还可以加一个小小的流程:“请大家坐好,下面由我们小组来汇报…….”

四、教师课堂角色的把握。

有人说:“生本课堂”来了以后,教师在课堂上已经变得无所事事了,听听学生交流交流就够了,既轻松又简单。如果站在这样的角度来解读“生本的课堂”,我想是浅薄的,更是无知的。其实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力、张力、生命力反而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辛勤的研究性的劳动。教师需要思考哪些具有开放且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充分的探索与研究,这或可以表现在前置性作业设计中或也可表现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思考课堂如何组织学生交流,以什么样的方式交流。教师需要思考当学生遭遇到困难时,如何拨开孩子眼中的迷雾。

最后,我认为应该多去观看一些名师的课堂实录,不但要学习他们的课堂,也要学习他们的教态、语言组织、表达,努力从各方面去完美自己,做一个真正让学生喜欢你的教师。我们应该有走好生本教育课堂改革的信心,走进学生的心里,唤起每个人学习的欲望,焕发每个人的生命色彩,期待我和学生都有更大的变化。

上一篇:也谈小学生早恋 下一篇:浅议中等职业教育中基础会计教学中的问题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