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究

时间:2022-06-23 09:06:33

高等教育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究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和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的坚强支撑。高职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如何在加强实践的同时,加强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高等职业教育理应重视实施创新教育。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社会实践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基础

如果要培养出创新人才,首先要让学生充分了解目前实际工作应用的状况,学校和建筑企业联合,先让学生对建筑企业有个充分的了解,并能有意识的发现和探寻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不是以往的一味的简单学习和模仿,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过程。

如果不能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是空洞的创新培养,因此,联合企业实践,能够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首先具有创新意识,也是高校教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必要保证。

研究单位的进一步实习和熟悉解决问题的过程

与建筑设计单位进行横向联系,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和研究单位解决不同的问题,在研究单位现有的研究科目中,参与并学习其研究的过程和经验,并能够在自己的论文中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并且能与实际结合,这样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很容易受到企业的重视和欢迎,并在工作以后,很快地得到单位的重视,发展预期良好。

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和专家学者相联系,知道我国在创新方面的现状和研究阶段。我校聘任了多名社会和企业界的著名学者和专家为兼职教授,经常性在学校开办各种讲座,让学生了解目前的前沿科学和新项目的实践,并使人才培养与企业及社会各部门的需求紧密联系,让知名的工商界人士参与策划与组织教学辅导工作。适应社会实际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人才培训形式,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结合实际的前沿建筑情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成功意识

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让学生了解目前的实际建筑应用的状况,并且能够有意识的将前沿的建筑应用结合到具体的工作实践当中去。例如:在教学中引人“鸟巢”的设计授课,将目前我国及世界的研究现状加以介绍,在教学中,详细讲解其具体的理论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先进的经验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比如建造写字楼或者矿山建筑能否将其中的一部分知识应用起来。

在创新人才培养上,还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启发学生的主体和内因意识,增强大学生自我成才的觉悟。坚持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成才环境。使大学生们在一个健康的环境和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品行。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名人和优秀学者的讲座,使大学生们学有榜样,行有楷模。总之,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对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教育、科研经费和教师的能力、意识上下功夫

与我国热火朝天的经济建设需求,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相比,我国高校目前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仍不能满足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需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氛围有待形成,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和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师资力量不够强,缺乏世界一流大师,教师的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有限的资源分配不公,国际化水平低,要求我们还要在教育、科研经费的投入以及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上大下工夫。

坚持工科院校的年轻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保证锻炼提高的一贯做法,加快产学研结合攻关的步伐,加大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到国际一流学科学习或合作科研的力度,将科研成果更快地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将更多的创新性科研经费投入到教师研究当中,并让学生潜心研究、积极参与,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得高校一方面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又为国家及社会培养了一批可以实际应用的优秀人才,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延续性。因此,高校应当力争在不长的时间内提高高校师资水平,为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论及建议

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将搭建成为一个政府支持、金融界介入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这对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高校的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将积极支持促进其各项工作,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合作,引导和鼓励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好产学研结合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作出积极的贡献。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和严峻的挑战。我国的高等教育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努力成为一个高等教育强国,必须将学校的发展融入到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之中,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之路。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的可就业性探讨 下一篇: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就业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