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业分类分层教学探究

时间:2022-06-23 03:24:11

高中语文作业分类分层教学探究

新课程下的作业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业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业理应被纳入自主学习的范围,与课堂教学一起加以调整和改革,引入新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创造新的作业设计理念,使作业成为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自我探究、自我提升,自我评价以及师生、生生良性互动的过程。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作业设计、作业布置、存在不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个性差异,施行同一方式、同一内容、同等数量的作业布置策略,导致学生完成作业时出现一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对作业比较厌烦,完成作业效率不够高;“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拖拉作业、抄袭作业、逃避作业的严重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在课改精神的引领下,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意义,转变作业设计理念,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形式、层次上进行优化设计, 我们应当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评价时多关注过程及方法,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发展个性、发挥潜能的重要平台。

一、实行分类作业,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师益友。传统作业类型单一、机械,内容上以巩固性作业为主,重复性强,常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积极性不高,已不能完全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因此,设计丰富新颖的作业内容,形成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从而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乃至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行分类作业则不失为一项有益的探索。

1.立足于创新,设计趣味型作业。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知识,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教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有了强烈的兴趣,他就会处处思考,不怕困难,并且坚韧不拔地去解决困难。作业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愿意做作业,喜欢做作业,并相信自己能做好作业,老师应当开阔视野,将那些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加以改造,使其有一定的主题性和情境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内容,将作业融于游戏、绘画、调查、制作、表演之中,甚至放手请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选择作业,自主定量,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作业内容设计得新颖、有趣,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案例一] 学完戏剧单元,与学生通过讨论,布置的作业是: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课外自由组成剧组,自己准备服装和道具,进行课本剧表演比赛。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这样,把作业处理成表演的形式,不仅有趣,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语文知识,熟悉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体悟作品内涵,发展语文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这样,通过角色表演活动,引导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身的财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应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2.立足于探究,设计实践型作业。常言道,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的学得好、能力高。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型作业能成为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并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加强生活体悟、表达、缩短文字与情感的距离,浅化难点,学用结合。使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理解、解决各种问题。

[案例二] 《前方》是新教材上的一篇新课文,下面是教学时的作业设想和大致步骤。

作业设想:学习后,学生了解到新闻图片是各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作业布置上如何才能富有新意?不妨从实践出发,针对热门话题,引导学生以文本为基础制定和选择专题进行研究,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作业的目标立足于对学生个性潜能的开发,立足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化,立足于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本次作业中,可以联系自己掌握的历史、地理、生物学科与人文的知识,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社会实践(环保),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作业步骤:全班组建图片收集委员会,共分三大组:环境图片组、人物典故组、社会新闻图片组,明确研究范围。

(1)环境图片组:图片所关注的环境内涵,根据科学发展观对环境的爱护;

(2)人物典故组:图片人物的肖像、神情解说,典故所揭示人物的精神意义;

(3)社会新闻图片组:图片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重点解读,揭示时代关注的重心。

这样富有实践型的作业设计,打破了以往机械的作业模式,学生利用课文提供的信息,并结合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通力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形成课内课外互动的模式。在这次作业过程中,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活动,从而使作业过程和作业结果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因此,实践型的作业设计,作为一种教学学习策略,就是一种自主性学习。学生学到的文本知识,只有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亲身参加实践活动,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运用知识,把知识转变为技能,形成能力,从而增加语文知识,增长语文才干。

3.立足于拓展,设计开放型作业。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多元、综合学习的机会。

[案例三] 语文新教材有《赤壁赋》,是高中学生第一次学习如此难的文言文,我以作业的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作业形式:

从这则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或针对性最强)的一、二句进行解读(字义、句义、文义),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在没有任何资料帮助的前提下,凭自己的直接经验解读,理解句子含义,并形成书面答案。

第二步:查阅你所能找到的一切资料,对涉及到的有关内容进行甄选、辨别,做好笔记。并在综合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解读你所选的一则内容,形成书面答案。

第三步:对比第二步和第一步结果,分析你的解读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启发,形成书面答案。

第四步:这则内容对你来讲,还有哪些疑难点,请作好准备,以便上课讨论、交流。

第五步:请你提供参考书目,包括作者。

然后,学生上交作业,教师批阅后,把作业按所选内容进行分组,小组讨论后推荐人选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点评讲解。

因此教学中设计开放型的作业活动,可使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多层面、多空间的挖掘相应的教育资源,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从而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解决的途径。在这次作业过程中,学生们不仅是大量地占有相关信息,而且从自己的个性特点出发,不断筛选、拓展与作业紧密联系的信息的选择能力也会日臻完善。

4.立足于想象,设计探究型作业。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学生都懂得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而语文能力差的学生往往缺乏阅读兴趣,这时如果设计一些探究型作业,或许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案例四]如在学了《祝福》、《窦娥冤》之后,可以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祥林嫂和窦娥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古代的宗法制度和节烈观念:

如寒假期间,布置这样的探究性作业:

1)感受春节文化

A.搜集精彩春联

B.你的家乡春节时有哪些习俗?你如何看待这些习俗?

C.访问你的父辈或祖辈,对比今昔过年的不同。

2)评一种街头文化

A.从语言修辞的角度评析各种店名。

B.从店面装饰、店堂布置的角度探究店主的文化品位和普通市民的消费心理。

C.从街头人们的吃穿行发现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提供研究的时间、空间,把学生们的眼光引向知识的海洋,启迪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因此,作业设计要善于挖掘教材知识的潜在功能,通过延伸、演变、想象,让学生在迷惑、好奇的情境中进行探索,使学生从传统模仿习题中转化到对知识的研究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实行分层作业,激发学生自主参与。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的主张,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学生在性格特征、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量力而行,设计分层次作业,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着手,致力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设计分层次作业,符合因材施教原则,有利促进学生素质的个性化发展。近年来,我在分层次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方面作了些探索。

(1)立足于差异,提供自选作业。所谓因材施教应该包括作业布置的层次性,要注意照顾到三方面的学生: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新知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以后,尝试思考和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以后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保证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把精力放在理解和运用知识上,也能让他们在体会成功喜悦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信心。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的差异,我采用设计多梯度的作业,区分作业的难度和数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

[案例五] 布置每课词语运用练习时,我和同学一起设计的“自助餐”作业是:

A.运用提供的词语,写一篇短文,要求立意正确,语言流畅,词语运用正确。

B.在了解词语意思后根据课文进行仿句,要求词语运用正确。

C.抄写文章中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或解释这些词语。

这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

同时,随着思考的深入,我觉得作业布置不应只是教师的“专利”,立足于互补,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作业题目,可以是师生命题、同桌互选、学生自选等多种形式,这样更能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业布置的互动性还应体现在师生之间,有时教师也可以与学生一同做作业,在真实的情境里实现师生的“同心、同行、同乐”,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体会师生共同建构新知识的乐趣。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 ,又兼顾差生的接受能力。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从而提高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

2.立足于自主,提供量化作业。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因此,在作业实现由依赖性学习的形式,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反馈 ,自我调整,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案例六] 从新生进校开始,我便着手开展每位学生每学期自主积累20首诗词和点评10篇美文的量化作业活动。诗词赏析:每位学生每学期找两首自己最喜欢的诗词进行赏析,形成书面稿件,然后每天由一位学生利用课前五分钟,带领同学们赏析、背诵。要求:①写讲解的同学于课间把这首诗抄在黑板上或直接进行投影,其他学生抄在笔记本上。②进行赏析,内容包括:介绍作者和背景,讲解疑难词并串讲全诗,分析本诗使自己喜欢的原因(内容、情感、艺术特色);③带着大家朗读和背诵。

美文点评:每位学生每学期挑选至少10篇短小精练的文章进行点评。高一年级时,学生自读能力较低,故动员学生一起参与挑选文章,要求摘抄精彩片断,或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词语,在旁边适当点评,写明自己喜欢的原因。高二年级时,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增加,欣赏水平有了提高,要求自己挑选文章,不仅划出好词好句,作好旁批、眉批等,还要写出200字以上的评析文章或读后感。

这样,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阅读赏析的量化作业活动,扩展了阅读空间,增加了阅读量,积累了语言文学素材,并在自主阅读、自我感悟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同时,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读品质。

当然,量化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的,如一个单元的课文学完后,可以布置一个复习整理的量化作业,并提供内容板块,包括生字(字音、字义)、词语(意义、用法)、诗文背默、语法运用、阅读理解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和能力所及的程度,自主整理完成每块内容,重在查漏补缺,自我提高。

因此,无论是分类作业,还是分层作业,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形式来完成;使作业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的园地。

总之,语文作业应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多种多样的形式。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应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新知识”的主动学习的过程。语文作业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建德市寿昌中学)

上一篇: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初探 下一篇:信息技术在优化初中科学教学中角色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