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学数学

时间:2022-06-23 11:48:58

怎样学数学

数学是多功能学科,逻辑性、系统性都很强,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应该有比较科学的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可以说“功夫不负有心人”“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就会事倍功半。学习有效果,就会越学越有兴趣;学习成绩总是提不高,就会慢慢丧失信心。是否掌握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败的关键。特别是刚跨入新学习阶段的前一段时期内,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和学习节奏的加快,更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使之适应新阶段的学习要求。否则就会掉队,就会落后,我们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掌握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一、作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主动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就是战场,学习就是战争,不能打无准备的仗。如果经二天有数学课,第一天就要进行充分准备。一方面要通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看看哪些是懂得的,是自己学过的知识;哪些是不懂的,是要通过老师讲解才能理解的新知识。把不懂的部分标注清楚,进行初步思考,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另一方面还要把教材后边的习题初做一遍,把不会做的题做上符号,一起带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就会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掌握听课的主动性,提高听课效益,还能培养自学能力。

二、专心听课,做好课堂笔记

听课要提前进入状态。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正式上课铃未响,老师未到课前之前,就做好上课的一切准备,等待老师的到来,不要指望老师训在讲台上等大家慢慢翻箱倒柜,找这找那。老师进入教室,就应该带着预习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专心听讲,还要掌握老师讲课的规律,围绕教师讲课重点,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老师指出的问题。特别是课堂练习和课堂作业,要争取回答迅速、准确。

三、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复习时,要再次阅读教材。回忆当天所学的内容,追忆老师讲课的过程,再现课堂所学的知识,读懂老师已讲的例题,理解记忆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当天及时复习,能够减少知识遗忘,易于巩固和记忆,经常复习能使知识系统化,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只有系统化了的知识,才有利于运用,才有利于实现从知识到技能过渡,才有利于掌握更新的知识,复习要有计划,既要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又要及时进行阶段复习。

四、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及时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学完一个课题或是一个章节,就要及时进行小结,小结就是把每课题,第一章节的有关知识进行梳理,通过比较异同和寻找相互联系,提炼出实质性的东西。例如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把它们用简明的文字概括起来或用图表表示出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以上五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每一个环节的落实过程的程度如何,都直接关系到下一环节的进展和效果。一定要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经常进行阶段小结。每天放学回家,应先复习当天功课,次完成当天作业,后预习第二天功课。这三件事,一件也不能少。否则就不能保证第二天有高质量的听课效果。

学习数学的方法如此,学习其它科目的方法大体也一样。

上一篇: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 下一篇:情境激趣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