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城镇化:质量先行

时间:2022-06-22 04:26:09

理性看待城镇化:质量先行

摘要:在我国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当前的城镇化进程是否健康,能否不贬值地实现我们的初衷,是值得我们深思和谨慎对待的。我国城镇化发展20多年来所暴露出的问题在向我们强烈地表达着一个声音:质量先行。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

1997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扩大内需成为我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被纳入了“十五计划”,成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战略;“十一五规划”强调“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城镇化进程是否稳妥,是否健康,城镇化质量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一、城镇化的意义

城镇化是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聚集,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从而使城市数量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并伴随着城市物质文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的过程。总的来说,城镇化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

城镇通过聚集和辐射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同时,在此过程中又不断完善自己的聚集和辐射功能,使城镇对周边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城镇利用其在劳动技术、资金、交通运输、通信设施、人力资源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的优势,吸引生产经营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区域内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增长点。同时,城镇的资金、技术等又会不断向周边地区辐射,影响着周边地区。不仅如此,城镇的文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等逐渐向周边地区渗透,使周边地区的生产效率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文明观念提高。而城镇化的过程正是形成和不断完善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这种辐射又引起更大规模的聚集,从而形成“聚集-辐射-新的聚集”这一良性循环。

二、我国当前城镇化的状况:速度很快,而质量不足

城镇化质量的内涵是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教文卫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城市管理等。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正处于中期的高速发展时期:根据周一星的修补方案,在1982~199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0.89个百分点,1990~200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0.79个百分点,1982~2000年间的平均速度是0.835个百分点。到2004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经达到了41.7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保持了非常高的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我们在城镇化质量上却做得不像城镇化速度建设那样出色。比如,国内外同样规模的城镇,我们国家的城镇在经济实力、科研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带动经济增长的能力、制度完善程度等方面都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的城镇化还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质量低下问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城乡差距仍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尚未解决,又可能产生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小城镇发展缺乏活力,有城而无市;城市的综合实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社会预警应急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近年来对城镇化质量认识不足、同时过于重视城镇化速度是分不开的。其中土地问题是我国城镇化的一个大问题,我们对其在下文进行简要说明。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建设用地也在快速增长。1990~2000年,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年增长水平为1022km2,2001年,城市建设用地增加2079km2,2002年城市建设用地增加2640km2。2001年和2002年的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和征用土地分别是1991~2000年平均水平的2倍和2.5倍。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圈划开发区,在2001年,这种现象进入了一种无序状态,在2002年,则进入了严重无序状态。

未来十几年内,我国城镇建设用地量仍会大量增加,所以在土地资源紧张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谨慎考虑土地的集约使用和合理开发。

三、城镇化质量对城镇化速度有拉动作用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我们应着眼于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质量提升了,城镇化的速度自然会稳定地增长。城镇化的速度方面包括城镇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的增加。

城镇化质量的内容中,就业岗位的增加意味着提供了更多更稳定的工作机会,这对人口向城镇流动是最具吸引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可以降低人民在城镇中生活风险,对人口的吸引力也不言而喻;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管理是保障人民生活质量的和重要方面,同时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可以对资本和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此外,政策制度的合理性在解除人口流动限制的同时也可增加城市的吸引力。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加快人口向城镇流动,增加城镇人口。

同时,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可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可以促进城镇数量的增加。此外,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可培养大量社会急需人才,对城镇化建设也起着巨大作用。

四、城镇化的评价

对城镇化的评价,我们的标准应当更加“关注”质量方面。我们选用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化率来衡量城镇化的发展。

上述只能对城镇化的总体发展水平进行描述,而若对一个区域的城镇化质量情况或甚至考查一个城镇的发展情况,由于城镇化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因素,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评价经济增长的问题上,要看经济增长是否有活力,是否具有支柱产业,是否具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还是集约型的,是否建立在能源的巨大消耗上;城镇经济是否具备特色,是否具备吸引力等等。在居民生活水平问题上,环境保护工作和体系是否具有完善和完备,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备,是否有合理的规划;是否较好解决了土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改善,城市文化是否具有,精神文明建设是否适度,教育、社会保障、城市预警应急系统是否完善等等。

五、城镇化发展的对策

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05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指出,“各地区应当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不要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总理的这段关于经济增长的论述对城镇化也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必须把城镇化质量放在首位,努力提高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完善社会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城镇现代化的管理,使我国的城镇化的质量真正提高,进而使城镇化持续稳步提高,增加城镇甚至我们国家的抗御风云变幻的世界带给我们的各种风险的能力和把握历史和世界提供为我们的机遇的能力。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以质量为本。一个区域的城镇化发展,必须要同时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方面”的发展,诸如支柱产业、土地问题、城市规划管理问题、环境问题、人文问题等;二是城镇化的“非城镇方面”――农业及农民问题,其中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城镇方面

城镇方面的发展必须从城镇发展的各个方面予以综合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在整体上,随着交通、通信等事业的进步和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工业企业可以通过资本的转移,减轻其对原属市的土地的巨大依赖,使城市保持高效率和合适的规模,避免了我国当前大部分城市摊大饼式的无限膨胀和土地的低效利用(不仅仅可以解决土地问题,资本的转移对于缓解城市的空间压力、人口压力,进而管理压力、环境压力、能源压力等都有巨大的作用);同时随着资本的转移,技术、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要素也随之转移至周边地区,这样为周边地区解决了最关键的经济增长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城市的资本、技术等重要的生产要素,辐射到周边地区,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随着这种资本的转移,作为区域的各级政府,应该注意其本身市镇的文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制度政策、人文文化等等。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避免铺张浪费,避免重复建设,同时要注意设施的完善和实用,切忌大搞形象工程。

环境方面,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以前的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要靠能源和资源的巨大消耗,同时又严重破坏了环境,而这样,我们必须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去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人文环境是人民生活的一种侧面影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但我们仍可以对其进行引导,为其创造一个可以良性发展的条件。例如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在注重实用的同时还要注意特色的塑造,并且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管理,不断塑造人文气息,展示城市内涵和独特的魅力。

我们城镇化的各个方面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制度政策上的,首先确立开明的政策尤为重要,开放才能发展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对于各种政策的落实以及工作的开展,都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尤其对土地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一定不可有一丝懈怠。一切制度政策的建立都应本着“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一切服务人民”的原则。

(二)农业方面

在处理农业及农民问题时,我们首先应增加对农业及农民的投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并在政策上引导农业的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鉴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其劳动生产率与户均耕地数量是直接相关的,如果农业生产不成规模,劳动生产率是无法真正提高的,这便涉及到了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对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内应提高其机械化程度和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位;外应扩大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本质上讲就是增加农产品的需求人数,即增加城镇人口数。

这便涉及到了城镇建设能否真正容纳进城农民,这种容纳程度体现在就业岗位、社会保障、教育事业等等,城镇化质量的方方面面都与其息息相关。所以,还应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本,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解决农民进城后在城镇的生存问题,避免沦为城市贫民。此外,还应在进入城镇这个环节上实行相应的政策,以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比如,近来从公安部获悉,全国已有河北等11个省市建立了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即不再有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之分。且不说此举在其他方面的利弊,它毕竟取消了农民进城的限制。当然,我们还需要一些更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来降低农民的生存成本,提高农民收入,为农民的生活提供方便,帮助他们更快地融入城镇,进而解决城镇化中的农民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质量的提高要注意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要素流动等方面在推动城镇化发展中的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在城市发展的布局规划、土地的合理使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有意识地进行管理,并且对城镇化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避免发达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走过的许多弯路。我们可以通过政策上的调整和必要的国家干预使以市场调节为主体的城镇化沿着更健康更快捷的道路进行,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孔凡文,许世卫.论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J].城市问题,2005(5).

3、周一星.对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30).

4、王慎刚,夏明月.城镇化中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

5、朱磊,石铁矛.城镇化:其概念与发展――兼谈中德城镇化和城镇建设的比较[J].城镇化研究,2007(1).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

上一篇:农地流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艰难性分析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