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第4期

时间:2022-06-21 03:48:26

评价 第4期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比较落后或行为习惯有待提高的学生。这些孩子的智力一般都很正常,有些甚至很聪明,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或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逐渐产生了厌学、违纪等叛逆行为。《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困生的转化中,我们要利用正面的评价来激励、鼓舞他们,摆脱禁锢学生的怪圈,使评价成为一剂有效的催化剂。

一、学困生自评,提高意识

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在以发展提高为目的的评价中,学困生既是评价对象,又是评价主体。在教学中,应合理应用学困生自评,使学困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让学困生自评首先应使学困生明确评价的意义在于客观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成功与不足,促进自己今后更好地发展。其次是要学困生掌握评价的方法,学会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提高具体情景中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在小学中高年级,就可以让学困生每人设计一本记录自己表现的统计表,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作业情况”“教师抽查情况”“课堂课后记事”三个小栏目,设计中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互相帮助设计。设计好后,学困生对照评价表逐项进行自评,再通过同学互评,进行对照与反思;进而推广到单元测试的评价中,逐步提高学困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自评有助于调动其内在动机,提高学困生的自主意识,建立良好的反思与总结习惯,有利于其终生发展。

二、无级评价, 建立自信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指出:“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而不仅是选择。”对学困生的学业进行评价,是为了诊断学困生的学习质量和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为学困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提供正确的信息,为学困生的发展服务,为教师的教学调控服务。因此,我们要提倡“无级评价”。

第一,取消用分数或等级来评价学困生的做法,代之以“达到””稍欠”“须努力”等暗示性的评价语言,使学困生能从各个项目的判断中得到启发,明确自己的薄弱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既要引导学困生横向比较,又要引导学困生纵向比较,即自己和自己比,现在和过去比,启发学困生回顾过去,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日本对小学生使用的评价“等级”也并不是我们通常使用的“优、良、及格、不及格”,而是采用表示学生努力情况的词语,如“满意”“基本满意”“需要努力”等。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是必然的,我们不应该简单地用优劣来评价学生发展中的这种差异。

第二,以己之长补己这短。“无级评价法”的做法之一就是让学生的特长能在评价中有一席之地,既然是“无级”的,就可打破年级、学科的限制,鼓励学生在某一方面“冒尖”。

第三,为学困生提供多次机会,只要学困生自己愿意,可以反复申请进行评价,直到学困生自己觉得满意为止。当学困生欲言又止时,多给学困生一些时间,不要急于说“要不要请同学帮帮你”,而应鼓励学困生:“慢慢想,慢慢说,你可以的!”让学困生充分相信自己。

三、鼓励评价,增强自信

“鼓励评价”多见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但也常常被运用于学生的阶段性、总结性的评价之中。可采用以下几种鼓励评价方式:

口头评价:最常用的评价形式之一。教师不应该吝啬对学困生的赞扬,懂得并适时地欣赏自己的学生是教师的高明之处。对一时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的鼓励也许是他闯过难关的“助推剂”,对于可塑性很大的小学生而言,更应以鼓励为主。

体态评价:即学困生答对了问题,教师就走到学困生的面前,面带微笑地摸一摸学困生的脑袋;学困生的课堂练习完成后,可摸一摸自己的鼻子、耳朵或脸蛋,以示愉快;同组同学共同完成了任务就彼此握一握手,以示鼓励。

从评价的指向分,可以是教师对学生,也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甚至可以是学生自己对自己。比如,面对问题,能够暗示自己“我能行”“我可以试一试”等。再如,让小组学生互相问一问,“这节课我棒吗”“这节课我表现怎么样”等,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增强彼此的自信心。

即时评价:是对学生的某 一表现当场作出的评价,如果学生的表现突出,或此项意见有独创性,或此番表述对大家很有启发,或揭示了重要的规律,此时,为了取得长效评价的效果,教师可用赏识的语言,以采用“……的方法”“……的意见”的命名,使之得到很大的鼓励,使大家都留下很深的印象。

赏识是人不断奋进的动力,它能帮孩子找回自信,树立信心,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呀,赏识就如一缕阳光,照亮了孩子的心田,孩子因它而灿烂,每位教师都应让平凡的教室撒满赏识的阳光,让孩子在赞许的雨露中绽放笑脸。

四、学困生档案,爱上评价

“学困生档案”能帮助学困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帮助积累学习时发生的点点滴滴,使学困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渴望得到好的评价。

“学困生档案”可以有“三表”即“学困生成长档案表”“学困生反省表”“家长反馈意见表”。“学困生成长档案表”记录着学困生自己学习进步情况和各方面获得的成绩,表后附着说明这些情况的原始材料,如自己喜欢的作品、自己满意的测试卷与成绩等;“学困生反省表”是学困生定期对自己前段的收获与不足写下的反思情况;“家长反馈意见表”是根据孩子的进步表现情况写出的反馈意见,及时与老师沟通信息,一般每月一次。也可以有“两卡”即“赞赏卡”和“评价卡”。“赞赏卡”记录着课内外老师与同学对自己赞赏的话语,一般由赞赏人记录,也可自己写出;“评价卡”记录着自己、同伴、老师对自己学习与表现的评价情况。通过定期翻阅档案袋里的材料,对自己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更加激起了学困生的自信,步步走向成功。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形式,使学困生养成积累每天所得的习惯,促进学困生的学习。

我们只有让学困生喜欢评价,才能使学困生喜欢课堂,才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地评价学困生,真正做到爱心呵护、真心赏识、耐心指导学困生,真正使评价成为使学困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上一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能力的策略 下一篇:浅谈音乐课的幼小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