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有效性:不懈的追求

时间:2022-06-21 09:03:36

语文教学有效性:不懈的追求

摘 要: 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教师的不懈追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本文作者结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中的实践,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有效性 教育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这种指导思想,我们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了我们教学的不懈追求。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这引起了我们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深度思考,通过寻求最佳的教学品质、教学行为和教学技能,以及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中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思考。

一、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提醒我们不仅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而且要注意良好的班风、学风的建立。中国有句古话:“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事物的影响。同样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对学生来说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做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会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学习的有效性会反作用于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形成,从而形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带的这个班级两年前是个重组班级,刚开始时学生因为老师是新的,所以对自己放松了要求,班级纪律很差,学习习惯懒散,课前没有准备,课堂不认真听讲,经常有不做作业,甚至叫他们把作业补做好也不去完成等现象。班级就像一盘散沙,学生没有集体观念、团体精神,课堂学习效果很差。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下功夫狠抓班风、学风。从拔河比赛中渗透团体精神,从广播操比赛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从卫生检查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学生心中有了团体、班级,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班风越来越好,学生的思想就转到学习竞赛中了,课堂听课效率大大提高,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一年时间本班的语文成绩越居年级第一,学生对学习更有信心,更有动力,形成了班风促学风、学风带班风的良性循环。

二、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

“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教学的很重要的理念。在现有的教材基础上传统教学是“教教材”,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课程三维目标的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该走的一条坚定不移的道路。叶圣陶先生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课程资源的整合运用打破了原有各门课程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了各门课程之间的沟通和互补,发挥了课程资源的更大功能。关注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认真落实“用教材教”的策略,提倡把语文书读活读厚。

在教学完五年级下册《水》时,我就本课内容安排了一课时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水的词语、诗句、篇章、名言警句等,在课堂上交流学习积累。学生搜集到的词语有水滴石穿、水到渠成、水落石出、水中捞月、水泄不通、山清水秀、烟波浩淼、山高水长、川流不息……诗句有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维的《青溪》:“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篇章有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名言警句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学生课外搜集的量大得惊人,一节课的时间没有办法把搜集的和自身的感悟全部展示出来,在自我展示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习信心得到了充分的激励,学习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培养。在这样的课堂教学安排中,学生不仅仅从课文中知道了水的珍贵,更从课外中体会到水资源的匮乏,水的美,水的精神品质,水的教育意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书被读厚了、读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文素养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关注课堂生成

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真正的教育要使人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教育成功的程度即是它所引起的学生不可预期的行为结果增加的程度。叶澜教授认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早在1997年,她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指出,要“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课堂生成是个什么概念?我把它表述为:“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以达成;同时,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得以为教学的继续互动和目标的再生服务。”我们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生成性资源,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如教学三年级《赶海》一课时,当学生领悟透赶海的乐趣后,进入了第四自然段(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的学习。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情境,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闭眼,听老师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随着文字内容展开想象,然后说说“面对此时的大海,你想说什么?”学生们说了各自的感悟,这时有一个学生要用诗句表达自己的感悟:“落霞与海鸥齐飞,海水共长天一色!”我一阵激动,你看他引用得多好,改动得多好,吟诵得多好,说明前面《少年王勃》一课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经典名句他领悟透了其内涵,同时又能乐于独立思考,敢想敢说,敢于对经典名句改动,从而把别人的知识创造性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师及时抓住这一点想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对名句修改,用在恰当之处,不是更能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吗?我让全班学生谈谈自己的改法。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确定改成:“落霞与群鸥齐飞,碧水共长天一色!”“海鸥”改成“群鸥”是因为大海让海鸥生活幸福,自由自在,一定会有很多海鸥生活在大海边,同时,从书中的插图我们可以看出海鸥确实很多,所以用“群”字更能表现海鸥的数量多,能看出大海养育了很多动物,是动物们的故乡。“海水”改成“碧水”是因为学生认为蓝蓝的海水一望无边,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群海鸥在晚餐后展翅在空中轻盈地飞翔,似乎是在散步,灿烂的晚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样的景色更美。可见,他们已经领会到了大海的美,热爱大海的那份感情更真实、更热烈了。吟诵一遍所改诗句后,我对大家说:“你们看,我们班有这么多小诗人,原来作诗也不难,我们也会作诗了!”大家都开心地笑了,在我的鼓励下,在接下来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四、提倡多种渠道加强积累

评判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我们通常会以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一挥而就来衡量。满腹经纶、下笔成文是语言积累丰富,出口成章、一挥而就则是语文能力强。《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感悟。”它强调加强学生的语文亲身实践,更关注学生的语文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还针对语文学科注重课堂教学,忽视课外阅读的现象,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重阅读,重积累”的学科特点。从阅读的面和数量来看,《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上提出了明确地要求:第一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要求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在阅读方面,《语文课程标准》作出了前所未有的量化要求,其意义非同一般。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开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语文学习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之间是相互补充的。我们应通过引导学生超越课本,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促进语文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教学二年级的《小动物过冬》,谈到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时,有一个学生说出了自己看到的课外知识:蛇是冷血动物,它的体温会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以冬眠的形式过冬。全班学生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这位同学,这个学生有了一丝自豪,激发了学习积累的兴趣,别的学生也受到了激励,他们对课外知识获取的积极性更高了。可见,课外积累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可以是一种广阔的积累。写景的优美篇章,写动物的有趣片段,历史背景,人文景观,地理知识,现代信息,人文关怀……都是课外积累的对象,只有学生了解得多,知识面宽广,对学习充满热情,学习积累能力强,才能激发学语文的兴趣,促进学语文的有效性,提高用语文的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途径方法很多,只要教师在加强自身素养的提升,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等方面完善自身,就能找出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知识海洋中畅游。

上一篇:让学生乐在作文中 下一篇:利用语文课堂教学提升女生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