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外流引发中国经济牛熊之辩

时间:2022-06-20 04:35:16

资本外流引发中国经济牛熊之辩

中国外汇储备连续四个季度出现下降,引发新一轮关于资本外流的警告。对那些认为经济增长放缓加剧,同时来自债务负担加重和投资浪费的风险正推动中国滑向金融危机的人来说,每一个新的数据点背后都隐藏着资本外逃的幽灵。他们警告称,资本外流将从国内经济抽走流动性,加大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融资难度。

对那些比较乐观的分析师来说,适度资本外流表明中国在放宽资本管制,放弃痴迷于积累外汇储备的重商主义。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为中国国内的流动性担忧,因为中国央行有很多新的机制可以扩大货币供应量,取代一度由外资流入创造的流动性。

现在,随着美联储准备提高利率、中国股市出现大幅下跌,资本流动趋势显得愈发重要。“资本流出增加的趋势,反映了放开对外投资的政策措施,也反映了国内缺乏稳定的投资机会。股价波动和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也是助长流出的短期理由,”IMF中国部前负责人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表示。

中国外汇储备在2014年6月底触及3.99万亿美元的史上最高峰之后,已经减少了2990亿美元。分析师们大多同意,中国经历了规模空前的资本流出。但他们对于资本流出的规模、原因及其对经济构成的风险各执己见。

摩根大通前驻伦敦的几名策略师估计,过去五个季度的资本流出总额达到5200亿美元。“相对于以往的资本外流,中国此轮资本外流更持久和严重。”

然而,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婉转地反驳了同事们的估计,他提出了几条理由,以证明上述估算数据偏高。理由之一是中国外汇储备在央行和私营部门之间的转移。直到不久前,中国央行持有中国几乎所有外汇作为官方储备,而银行、企业和家庭持有极少外汇。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央行干预汇市。在干预力度最大的时期,央行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每月买入数亿美元。而中国的银行和企业乐意把美元交给央行,因为在2005年-2013年期间,他们获利于缓慢但稳定的人民币升值。

这种情况在去年发生变化,去年人民币出现逾20年来首次显著的全年贬值。如今,很多收到美元付款的中国出口企业选择持有美元,而不是兑换成人民币。经济学家表示,虽然这些美元不再扩大央行金库,但仍然在中国境内,因此不应被视为“流出”。

经济学家们预计中国将继续出现温和的资本外流,但大多数分析师认为没有理由感到恐慌。他们指出,中国仍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资本外流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国政府刻意的政策选择,而不是恐慌的投资者在寻求退出。(吴佳柏)

上一篇:“好孕之路”艰辛但通向幸福 下一篇:论文字载体刷新对文学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