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励志”口号折射教育功利化现实

时间:2022-09-27 05:58:44

极端“励志”口号折射教育功利化现实

每临高考前,学校、家长尤其是学生便进入“临战”状态。为让孩子能考出好成绩,在冲刺阶段再使一把劲,学校使出浑身解数,频出奇招,又是“誓师”,又是“宣战”;举红旗,挂标语等等,不一而足。如媒体报道,广西某高中的“励志”口号就是典型一例。乍看上去,喊出这种极端化的“励志”口号,似乎是学校教育观念存在问题所致,然细思之,个中原委,并不简单。

笔者以为,极端高考“励志”口号正是教育功利化在现实中的折射。而这种功利化,表现在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等各个方面。

首先,社会对教育部门业绩的评价、对学校办学实绩的评价,大多以升学率为唯一标准。以我省为例,每年高考结束,各路媒体甚至学校自己都会大张旗鼓宣传高考结果,报出某校考生入列全省前五十名或一百名者有多少,某校培养出全省高考“状元”等等。这实际是给学校排名,哪所学校进入前五十或前一百名的人数越多,哪所学校在社会上的声望就越高,相应地,这所学校就会成为家长们追捧的目标。市、县地方行政领导也会有意无意以升学率的升降衡量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工作业绩。更有甚者,给教育局定指标,派任务。如若达不到指标、完不成任务,相关人员会面临批评或处罚。

其次,在社会舆论、在上级部门有形无形的压力下,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评价,也是唯高考成绩论、唯“一本”、“二本”上线人数论。每年高考结束,都要给学校排排队。高考上线人数增长快的学校,自然会受到表扬;增长较慢或有倒退的学校,有可能受到惩戒。

第三,在这种大环境下,学校当然只能以追求“一本”、“二本”上线率为目标。公开或不公开地设“重点班”是学校较普遍采用的手段之一,因为重点班的学生受到“特别照顾”,上“一本”、“二本”线的概率会大些。学校还会按照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排名靠前的学生会成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得到更多的“照顾”。高考上线率高的带班老师和任课教师,同样会受到学校的奖励。

第四,如今,大多数家长把教育孩子的目标简化为上大学、上重点大学。想上好大学,就要上好高中;想上好高中,就得上好初中;想上好初中,就得上好小学;想上好小学,就得上好幼儿园。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各种怪现象层出不穷,择校现象屡禁不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日趋严重,校外辅导班火爆异常……其背后,都有家长焦灼的心态、疲倦的身影。

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实施,高考改革方案已经,千军万马挤高考独木桥的状况正在悄然改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把眼光放长远些,应着眼于孩子终身发展。各位家长也应认识到,孩子考试成绩高和其未来事业成就之间不存在正比关系。因此,要及早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的原则及导入方式 下一篇: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