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树立积极的职业教育观

时间:2022-06-20 12:50:48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树立积极的职业教育观

【摘 要】职业教育改革正在进行,但若仍然沿用传统的职业教育观念,那么只能在原地转圈。所以,进行职业教育改革,首先要树立能适应教育对象的积极的教育观。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学 职业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0-0177-01

一 传统教育观在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不适应

1.单一智能人才观的评价倾向,导致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并未强调学生智能类型的差异,而是偏向于逻辑、数理智能以及语言智能因素的培养。中考就是把语言和数理智能以外智能类型的学生挡在了普通高中的门外,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这些类型的学生,他们的优势智能类型潜力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得以充分的挖掘。

2.教师对职业学校学生缺乏认同感,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的尊重

由于职校学生一直被认为不是学习能力低就是道德素质低,致使有的教师在看到他们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心烦”了。导致教育态度的生硬,面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容易产生全盘否定的教育心理,这不利于与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灵沟通,也不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和个性。同时,不良的教育教学情绪也会压制学生合理的心理需求,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学生为了寻求情绪的释放,攻击性或破坏性的行为随之产生。

3.在教学中重视抽象思维的教学过程,忽视形象思维的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老师对授课过程的控制能力,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内在需求,学生不能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下充分体会和尝试着学习。

二 积极的教育教学策略

1.重视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在“行动导向”中进行。让学生在行动中引起反思,在“行动中求知”。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情境”,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自己主动地用“行为”去认识问题,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和组织。允许学生犯错误,在不断的犯错与修正中学到知识,不断得到进步。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静”的学习状态,进入到主动学习知识的“动”的状态。

2.教育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

如针对视觉――空间型学习风格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视觉化环境,利用图像、图片、色彩和视频等形象化的教学工具,其作用是刺激学生的视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教育内容在学生的关注下得以传授;对具有肢体运动智能类型的学生,运用身体和触动的感知学习会更加有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联想,使用触摸、手工活动、运动等方式,进行自我感知。如在打磨刀具时,提醒学生体验磨刀石或砂轮的作用力或冲击力,感受双手所承受的压力,在感受中,掌握正确的磨刀方式,形成直接的磨刀经验。

3.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策略,其最根本之处在于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理解了学生的“外向”表现,才会对这种表现给予尊重式的引导,才不会产生厌恶甚至对立的情绪。如有学生不分场合地“爱说爱笑”“多嘴多舌”,从气质类型上看属于“多血质”,在优势智能类型上属于人际交往型。唯有老师了解这一“事实”存在,才能采取一种宽容的教育态度去纠正学生的不良的人际交往行为,而不至于采用一种遏制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4.合理期望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转了一圈,然后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并且告诉他们的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来到这所中学,他发现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真的成为班上的佼佼者。罗森塔尔教授这时对他们的老师说,自己对这几个学生一点也不了解,这让老师们非常不解。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期望”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因此对他圈出的那几名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在教学过程中像对待优秀的学生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非常必要,这对学生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起着非常重要的动力作用。所以,对于学生,教育的期望要适当,不要用教师的“理所当然”来认为学生“应该怎样”,要时时关注学生的进步、表现,给予适当的期望。

观念决定人行为的方向,观念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行为的结果,作为一名教育者,一定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深入了解教育对象,使教育对策能够号准学生的脉搏,对症下药。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效应 下一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