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高中音乐班教学迫在眉睫

时间:2022-06-20 04:16:03

改革高中音乐班教学迫在眉睫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家长注重孩子的艺术素质的培养,而这些孩子中的佼佼者走到了艺术专业升学的道路上来。面对日益增长的艺术生队伍,一些艺术特色中学都进行了扩大招生,增加艺术班级的数量,并扩充了班级容量。所有这些举动,给原来传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带来了挑战,尤其是音乐生数量的增加和音乐专业种类的增多都给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改革传统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音乐专业教学是高成本的艺术教学。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业教学设施和设备的投入,如专业教室、排练厅、琴房以及各种价格不菲的乐器等;二是专业师资队伍配置的投入,因为音乐专业教学需要小班教学、小组教学甚至师生一对一授课,如果比照音乐大中专院校的师资设置和师生比例,需要增加很大数量而且是不同专业的音乐教师。但是,在现行教育收费制度下,中学的收费标准又远远低于大中专院校,学校难以承受大量的师资开支,这样以来,面对专业学生数量多和专业教师少的矛盾,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大帮哄,只管上课而不求效率的现象,很难保证学生在最关键的高中阶段专业学习的延续。因为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学生在课业负担较轻的情况下有时间和精力到校外进行专业课学习,并且以学习专项技能为主,专业学习相对轻松和单一。而升入高中后,他们不仅需要完成繁重的文化课学习任务,还要抽出很多精力去学习乐理和视唱练耳等专业科目,这就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以便能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与此同时,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校专业教师的作用,全面掌握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使音乐学生的学习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综上所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合理地安排学生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并适当地调整其学习形式。针对大多数艺术特色高中音乐班的实际情况,应适当增加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并适量增加音乐理论课和音乐素养课教师的数量,使声乐、键盘和舞蹈等专业的教师从音乐理论课或音乐素养课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对以这三大专业为主的大部分音乐生进行小组课或一对一小课教学,使学生在本校正常的八小时时间里得到更多的免费指导。这不但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而且能有效避免学生在正常上学时间到校外上小课的现象,同时也方便学校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有条不紊地安排对音乐生的教育教学,改变原来教学模式下学生因在本学校得不到足够的专业小课指导,而主要依赖去校外学习的现象,改变原有专业活动大课形同虚设,秩序混乱的现状。

除了有效开发本校优势教师资源外,我认为,还应在教师聘用、专业课教学时间和地点上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比如,一所艺术特色高中在本校专业教师编制短缺的情况下,很难对音乐生到校外上专业课的现象进行控制。针对这一问题,最有效的解决途径就是引进外援,变学生到校外找老师学习为请名师进校授课。学校可以在与家长沟通并得到认可的前提下,统一收取课时费,以此来聘请校外的资深专业教师到学校进行授课,利用每天的八小时时间为每个学生统筹安排专业小课的学习时间,使学生、教师、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都相对地固定下来,从而方便了学校对学生的文化和专业学习进行统一管理。

另外,扩大招生还造成了音乐班容量过大以及学生音乐基础参差不齐的现状,这也给视唱练耳课和乐理课的教学带来了不利因素。针对这些教学弊端,应该把音乐大班分成两个快慢小班来进行教学,利用周六日的时间开设培优补差班,对尖子学生和差生进行单独辅导。这能使尖子生获得更多的营养,为他们考取名牌艺术院校增添成功的砝码,也使专业水准稍弱的学生能够迎头赶上,获得更多的自信。

上一篇:听“传说”看“高低” 下一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出台新剧目计划